安源組

黑、灰砂質泥岩、炭質泥岩夾煤層,富含植物化石,如中華叉羽葉、羽毛側羽葉、中國篦羽葉等;②三家沖段。 砂礫岩,局部含可採煤層,含植物化石,如羽毛側羽葉、近等側羽葉、帶羊齒、蕉羽葉等;④三丘田段。 粉砂質岩石,富含瓣鰓類化石,如近長褶頂蛤、瀏陽三角齒蛤等。

安源組
原稱“安源煤系”。晚三迭世。最初命地點在中國江西萍鄉市安源鎮,故名。分布於江西、湖南一帶。按岩性和化石自下而上可分為四個段:①紫家沖含煤段。黑、灰砂質泥岩、炭質泥岩夾煤層,富含植物化石,如中華叉羽葉、羽毛側羽葉、中國篦羽葉等;②三家沖段。灰黑泥岩,風化後呈球狀,富含瓣鰓類化石,如瀏陽擬貝莢蛤、近卵江西蛤等;③愛坡里段。砂礫岩,局部含可採煤層,含植物化石,如羽毛側羽葉、近等側羽葉、帶羊齒、蕉羽葉等;④三丘田段。粉砂質岩石,富含瓣鰓類化石,如近長褶頂蛤、瀏陽三角齒蛤等。總厚125—500米。本組與下伏地層呈不整合接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