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蚌埠市

安徽蚌埠市

蚌埠,簡稱蚌,別稱珠城。是安徽省地級市,安徽省第一個設市的地級市(公元1947年元旦)。下設蚌山區、禹會區、淮上區、龍子湖區四個市轄區,管轄懷遠縣、固鎮縣、五河縣三個縣。民國時期曾是安徽軍政府駐地和鳳陽縣政府駐地。 蚌埠,總面積5952平方公里,總人口376萬多,境內山水相連,四季分明。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史載蚌埠“古乃採珠之地”,故素有“珍珠城”的美譽。 蚌埠,地處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淮河中游,京滬鐵路和淮南鐵路交匯點,同時也是京滬高鐵和京福高鐵的交匯點。 蚌埠是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淮河流域中心城市、皖北地區中心城市、安徽省旅遊中心城市。素有禹會諸侯地,淮上明珠城之稱。 2018年5月,安徽省人民政府發布,2017年蚌埠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59096元,同比名義增長率9.4%。

歷史沿革

蚌埠

史前時期,今(含市區及所轄懷遠、五河、固鎮三縣,下同)地域為淮夷族聚居區。傳說大禹治水南下淮泗,路過今禹會區境內塗山娶塗山氏女為妻,並生啟(公元前21世紀,啟建立夏朝,為華夏第一代帝王)。

春秋戰國時期,今蚌埠曾分別為徐方、魯、宋、吳、越、楚等國邑地。

秦朝時期,秦王朝建立後實行郡縣制,今淮河南岸地域屬九江郡曲陽、鍾離等縣分領;今淮河北岸懷遠、蚌埠、固鎮、五河地域為泗水郡蘄、徐等縣分領。

南宋時期,至南宋寶祐五年(1257年),分鐘離縣(今鳳陽縣)置懷遠軍和荊山縣,轄今懷遠縣及蚌埠市區西部、固鎮縣一部,今蚌埠市區東部屬濠州鍾離縣;南宋鹹淳七年(1271年)始置淮安軍及五河縣。南宋、金對峙時期,今固鎮縣先為宿州蘄縣、靈璧縣及泗州虹縣分領,後為宿州、靈璧、荊山、五河等縣分領。

元朝時期,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撤銷懷遠軍,改荊山縣為懷遠縣屬濠州(治今鳳陽),今蚌埠市區西屬濠州懷遠縣,東屬濠州鍾離縣;今固鎮縣為宿州及宿州靈璧縣、泗州五河、濠州懷遠縣分領。

明朝時期,明洪武年間,鍾離縣先後改為中立縣、臨淮縣,增設鳳陽縣;今蚌埠市區西屬鳳陽府懷遠縣,東屬鳳陽府鳳陽縣;今固鎮縣分屬鳳陽府宿州及鳳陽府懷遠縣、鳳陽府宿州靈璧縣、鳳陽府泗州五河縣、鳳陽府鳳陽縣。濠州先更名臨濠府後更名鳳陽府,全境均屬鳳陽府。

清朝時期,清沿襲明制全境屬鳳陽府,雍正年間泗州脫離鳳陽府,五河縣屬泗州,其餘均屬鳳陽府。其中鳳陽縣主簿衙門駐小蚌埠鎮,清同治二年(1863年),劃鳳陽縣馬村溝以西、懷遠縣席家溝以東、靈璧縣後樓為蚌埠獨立行政區,置三縣司,直屬安徽省鳳陽府。

民國時期,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廢鳳陽府,懷遠縣、五河縣直屬安徽省,1914年全境屬安徽省淮泗道(治鳳陽縣)。同時廢蚌埠三縣司,今蚌埠市淮河以北劃屬靈璧縣,淮河以南劃屬鳳陽縣;今固鎮縣仍為宿縣、靈璧、鳳陽、五河、懷遠等縣分領。

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正式廢道,鳳陽縣、懷遠縣、靈璧縣、五河縣先後直屬安徽省。1929年初,蚌埠成立市政籌備處,翌年撤銷,仍屬鳳陽縣。1932年,懷遠縣、鳳陽縣先後改屬安徽省第四區、第四專區,五河縣先後改屬第七區、第六專區。淪陷時期,1938年鳳陽縣城由府城遷至蚌埠,同時蚌埠又為安徽省會(當時名為鳳陽縣蚌埠鎮)抗日戰爭勝利後,懷遠縣改屬安徽省第十專區,鳳陽縣先後改屬安徽省第九專區、第五專區,五河縣屬安徽省第四專區。

1946年11月,蚌埠成立市政籌備處,1947年1月1日,蚌埠正式設市,脫離鳳陽縣(府城又重新作為鳳陽縣城),轄原屬鳳陽縣的淮河以南部分地區和淮河以北小蚌埠地區,直屬安徽省,為安徽省第一個設市的城市。

1949年1月20日,蚌埠解放。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後,蚌埠市、懷遠縣、五河縣屬皖北行署,今固鎮縣分屬宿縣、五河、靈璧、懷遠4個縣。1952年4月,蚌埠市直屬安徽省;上述4縣改屬安徽省宿縣專區,1956年1月改屬蚌埠專區,1961年4月仍屬宿縣專區。

1964年10月,析宿縣、懷遠縣、五河縣、靈璧縣各一部分地區置固鎮縣,屬宿縣專區。1971年宿縣專區改為地區。1983年7月,懷遠縣、五河縣、固鎮縣由宿縣地區劃屬蚌埠市至今。

行政區劃

蚌埠市行政區劃列表
蚌埠市全域
名稱面積(平方公里)人口郵政區碼市轄區
蚌埠市5952376.25萬23300043
市轄區
名稱面積(平方公里)人口郵政區碼區人民政府駐地
蚌山區8428萬233000東海大道
龍子湖區161.6824.3萬233030解放路
禹會區22027.6萬233010塗山路
淮上區41226.8萬233020淮上大道
名稱面積(平方公里)人口郵政區碼縣人民政府駐地
懷遠縣2212127萬233400榴城鎮
五河縣1428.566.7萬233300城關鎮
固鎮縣136364萬233700城關鎮

現任領導

市委書記:汪瑩純

市長:王誠

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郭鵬

地理環境

位置

蚌埠

市(含轄縣)位於安徽省北部,北緯32°43′至33°30′,東經116°45′至118°04′,北與宿州市、濉溪縣、靈璧縣、泗縣接壤,南與淮南市、鳳陽縣相連,東與明光市和江蘇省泗洪縣毗鄰,西與蒙城縣、鳳台縣搭界。津浦鐵路從境區中部縱貫南北,淮河自西向東流過境南,轄區大部分處於淮北平原南端。蚌埠市區位於北緯33°01′至32°49′,東經117°31′至117°11′,北部與固鎮縣、五河縣交界,東部、南部與鳳陽縣毗鄰,西部與懷遠縣相連。

氣候

蚌埠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與南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的過渡帶,季風顯著,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光照充足,年日照時數平均2167.5小時,平均氣溫15.1°C,平均年降水量905.4毫米,平均無霜期217天。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截至2007年底,已發現礦產地276處,礦產23種(含亞種),其中能源礦產1種(煤),金屬礦產7種(鐵、岩金、砂金、銅、鉛、鋅、銀),非金屬礦產13種,水氣礦產2種(地下水、礦泉水)。

生物資源

蚌埠地處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帶及熱帶落葉闊葉與常綠闊葉混交林帶過渡的地帶,主要植被屬暖溫帶落葉闊葉林,也稱為夏綠林。蚌埠人工林單一,純林多,混交林少,一般為黑松、馬尾松與刺槐、麻櫟的混交。在沿淮灘河堤岸邊,營造有防護林帶;村莊周圍多林木茂密。市區道路兩旁以楊樹、梧桐、雪松、中槐為主;市郊公路邊已普遍綠化,除楊樹外,還有柳樹、泡桐、刺槐等樹種。

蚌埠野生的動物、昆蟲主要有:野兔、野雞、獾、刺蝟、黃鼬、豹貓、玉米螟、菜青蟲、大豆食心蟲、甘薯天蛾、地老虎、蠐螬、虻、尺蠖等。

人口

蚌埠在新石器時期即有人類活動的蹤跡。至民國23年(1934年),居民2.51萬戶,人口10.52萬人。民國36年建市,人口達20餘萬。1955年人口超過30萬,1966年超過40萬,1978年升達50萬,至1985年已有61.26萬人,其中郊區農業人口20.88萬人。蚌埠人口以漢族為主,還有14個少數民族。

2012年蚌埠全市人口出生率為17.68‰,比上年上升2.20個千分點;死亡率8.07‰,上升3.23個千分點;自然增長率為9.61‰,下降1.31個千分點。年末戶籍人口367.81萬人,比上年增加2.36萬人;常住人口318.30萬人,比上年增加0.70萬人。城鎮化率48.3%,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

2017年全年人口出生率為16.94‰,死亡率10.69‰,自然增長率為6.2‰。年末戶籍人口381.25萬人,比上年增加1.73萬人;其中男性197.54萬人,占總人口的51.8%,女性183.71萬人,占總人口的48.2%。性別比(以女性人口為100)為100:107.5。常住人口337.67萬人,比上年增加4.57萬人。城鎮化率55.31%,比上年提高1.57個百分點。

經濟

統籌空間、規模、產業三大結構,實施規劃引領行動,實現規劃全域覆蓋,提高城市工作的全局性。

貫徹“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三角城市群、中原經濟區等國家戰略,對接全國城鎮體系規劃,落實安徽省主體功能區規劃,依據安徽省城鎮體系規劃,明確空間總體布局,最佳化國土開發格局,加強分區分類指導,促進城市、產業協同發展,發揮規劃的戰略引領和綜合協調作用,全面提升中心城市能級,形成“兩圈兩帶一群”發展格局。力爭合肥、蕪湖、蚌埠市納入國家區域中心城市,爭取黃山市納入全國特色中心城市。

綜述

蚌埠擁有機械、化工、醫藥、電子、建材等行業齊備的工業體系,市轄三縣均為全國商品糧大縣。

2014年蚌埠市地區生產總值1108.44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44.18億元。

2015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80億元,連續18個季度高於全省,其中一、二、三產增加值分別增長4.2%、11.5%、12%。財政收入228億元,其中地方收入119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468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70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68元、11625元。

2017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GDP)[2]1550.6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1%。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05.33億元,增長4.2%;第二產業增加值681.3億元,增長9.6%;第三產業增加值664.03億元,增長10.1%。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4.2:44.3:41.5調整為13.2:43.9:42.9。人均GDP46233元(折合6847美元),比上年增加4378元。

第一產業

1952年,蚌埠農業總產值2220萬元,比1949年上升3.5%,1957年產值達2945萬元。

1985年,農村社會總產值當年價達25254萬元,其中,農林牧副漁業產值6974萬元,占27.61%;工業產值8439萬元,占33.42%;建築業產值2834萬元,占11.22%;運輸業產值2803萬元,占11.1%;商業服務業產值4204萬元,占16.65%。

2013年,蚌埠糧食總產達263.6萬噸,實現十連增。蚌埠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獲批設立,首家農業院士工作站、國家級生物有機肥創製重點實驗室落戶蚌埠。新增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4家、農民專業合作社560個、家庭農場152個。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46.66萬畝,新增有效灌溉面積8.7萬畝。

2015年,糧食總產286.6萬噸,實現“十二連豐”,增長4.02%、居全省第2。五河現代牧業液態奶二期項目竣工投產,固鎮億隻肉雞項目新增養殖規模4000萬隻,新增懷遠百萬頭美味豬現代養殖等3個種養加一體化項目。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區1個、產業化示範區2個,新建市級現代農業示範區10個。土地流轉面積達206萬畝,流轉率49%。新增有效灌溉面積9萬畝。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29.5萬畝,連續17年實現耕地占補平衡。

第二產業

清末,蚌埠即有個體手工業。民國8年(1919年)起,以機器方式生產的近代工業開始出現,到1949年底,全市工業年總產值(按1980年不變價計算,下同)1816萬元。

1985年,蚌埠全市有工業企業601戶,全部工業總產值達229806萬元,形成了以輕型工業為主,包括食品、紡織、造紙、印刷、機械、冶金、電子、化工、醫藥、建材等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

1949年至1985年,鄉以上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總額48.85億元,上繳利稅為45.06億元,是同期全民工業投入9.07億元的5倍。

2013年,蚌埠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2戶,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80億元,增長15.3%。高新區成功創建國家級(矽基)新材料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蚌埠銅陵現代產業園一期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完成。全市工業化率達45%。

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超過1000戶,實現增加值670億元。發明專利授權量660件,

第三產業

蚌埠獲批全省首家全國電子商務與物流快遞協同發展試點城市,蚌山區入選省級電子商務示範區,經開區、蚌山區電商產業園和懷遠縣電商孵化園投入運營。徽商物流園、普洛斯倉儲等項目加快推進,杭州費舍爾、高遠物流等知名物流企業成功落戶。中通、圓通總部項目入駐蚌埠市,實現快遞業務收入2.8億元、增長90%,分別居全省第3、第1。鵬欣水游城、金大地銀泰城等項目進展加快,萬達二期、百大名品中心建成運營。淨增限額以上商貿企業40戶、規上服務業企業10戶。蚌埠(皖北)保稅物流中心封關運營,當年業務量突破1億美元,並成功引入首家跨境電商服務平台。實現進出口總額22.9億美元,增長10.1%。花鼓燈嘉年華夜遊項目、谷陽城遺址公園一期建成開放,旅遊總收入增長15%。

社會

文化

2013年,蚌埠成功舉辦禹會村遺址與淮河流域文明研討會;34000平方米的新博物館已完成土建,即將進入展陳施工;推進音樂廳、新文化館規劃;全市建成55個鄉鎮文化站、1090個農家書屋和54個公共電子閱覽室,構建了市、縣(區)、鄉(鎮)、村四級公共文化服務網路,打造了“城市一刻鐘、農村半小時”文化服務圈;全市組織文藝演出150多場;市博物館免費接待觀眾近12萬人次;市圖書館接待讀者35萬人次;禹會遺址、湯和墓、雙墩遺址、雙墩春秋墓、教會建築舊址、垓下遺址、化明堂嚴氏墓等7處文物單位獲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並啟動規劃保護工作。湖上升明月、大明文化產業園未來將笑迎五湖四海客,2015年蚌埠已被定義為皖北文化產業中心。

衛生

2013年公共衛生服務能力顯著提高。全市農民參合率102%(部分轉為城市戶口的失地農民繼續參加新農合),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人口覆蓋率達100%。每萬人擁有床位數43.63床,每萬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數42.52人。

蚌埠醫院一覽表
醫院名稱級別所在地備註
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省級三級甲等蚌埠公立/特色(腫瘤)
蚌埠市第三人民醫院三級甲等蚌埠公立/綜合
解放軍123醫院三級甲等蚌埠公立/綜合
蚌埠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三級甲等蚌埠公立/綜合
蚌埠醫學院附屬安民醫院二級乙等蚌埠公立/特色(精神疾病)
蚌埠市第一人民醫院三級乙等蚌埠公立/綜合
蚌埠市第二人民醫院二級甲等蚌埠公立/綜合
蚌埠市第四人民醫院二級乙等蚌埠公立/綜合
蚌埠市第五人民醫院二級乙等蚌埠公立/特色(傳染病、職業病)
蚌埠市中醫院二級甲等蚌埠公立/綜合
懷遠縣人民醫院二級甲等蚌埠公立/綜合
懷遠縣中醫院二級甲等蚌埠公立/綜合
固鎮縣人民醫院二級甲等蚌埠公立/綜合
五河縣人民醫院二級甲等蚌埠公立/綜合
五河縣中醫院二級甲等蚌埠公立/綜合

體育

2013年,蚌埠舉辦以溫馨蚌埠健身珠城為主題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動和民眾性體育比賽24次,直接參與人數達65140人。為165個村建設了農體健身工程,建成6個省級鄉鎮健身廣場,1個國家級健身廣場。在全省常規賽上,獲金牌47枚、銀牌41枚、銅牌62枚。全年培訓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429名,其中國家級3名,一級45名,二級141名,三級240名,蚌埠1981年被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確定為“20個足球城之一”。

科技

2013年全年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38家,創新型企業7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155家。新認定高新技術產品和重點新產品90項。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同比增長24.8%,達615.3億元。全市有國家重點(工程)實驗室3個,省級(含重點)實驗室14個。有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1家,其中國家級3家。有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個。

2013年,蚌埠全年專利申請量8506件,同比增長41.3%,專利授權量3409件,下降1.4%。共簽訂各類技術契約409項,技術市場契約交易額12.56億元,比上年增長28.0%。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2.91件,增長73.2%。全年共新建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家。

教育

至2013年全市共有普通高等教育學校5所;中等職業教育學校26所,其中普通中專10所,職業高中13所,成人中等專業學校3所;基礎教育學校1196所,其中,普通中學166所(高中36所,國中130所),國小730所,幼稚園294所,特殊教育學校5所,工讀學校1所。

至2013年全市普通高等學校專任教師2791人,在校學生5.99萬人,招生學生數1.66萬人,畢業生數1.52萬人。全市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1954人,普通中學專任教師11399人,其中,高中3585人,國中7814人。全市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在校學生6.00萬人;基礎教育學校在校學生49.76萬人,其中,普通中學在校學生17.20萬(高中在校學生6.13萬人,國中在校學生11.07萬人),國小在校學生22.11萬人。全市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99.99%,國中學齡人口入學率99.95%,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3.18%。

基礎教育

省示範國小
蚌埠第一實驗國小蚌埠第二實驗國小蚌埠第三實驗國小蚌埠新城實驗學校蚌埠慕遠學校
蚌埠鐵路第三國小蚌埠師範附屬國小蚌埠蚌山國小固鎮縣實驗國小五河縣實驗國小
懷遠縣第一實驗國小懷遠縣第二實驗國小懷遠縣第三實驗國小懷遠縣城關國小
省示範中學
蚌埠一中蚌埠二中蚌埠三中蚌埠四中蚌埠五中
蚌埠六中蚌埠九中蚌埠實驗學校蚌埠三十一中五河一中
懷遠一中懷遠二中懷遠縣第三中學懷遠縣包集中學固鎮一中
中等職業院校
院校名稱類別創辦時間備註
安徽蚌埠機電技師學院綜合1978
安徽糧食經濟技師學院綜合1958
安徽省第一輕工業學校綜合1979
安徽懷遠高等師範學校師範1952省級示範中職學校

高等教育

普通 本科院校
院校名稱創辦時間學校類型學校類別主管部門
安徽財經大學1959財經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安徽省人民政府
蚌埠醫學院1958醫藥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安徽省人民政府
安徽科技學院1950理工類綜合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安徽省人民政府
蚌埠學院1976理工公立本科安徽省人民政府
安徽財經大學商學院2003財經獨立學院安徽省教育廳
高職高專院校
院校名稱類別創辦時間備註
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工科2001國家級示範性軟體職業技術學院
蚌埠經濟技術職業學院經濟2007民辦專科
安徽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藝術籌建
蚌埠職業技術學院工科籌建
安徽工業工程職業學院工科籌建
軍事院校
院校名稱級別主管部門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裝甲兵學院蚌埠校區院本部副軍級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蚌埠校區院本部副軍級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事交通學院蚌埠校區院本部副軍級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士官學校正師級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

交通

綜述

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7〕11號

完善綜合交通樞紐空間布局。結合全國城鎮體系布局,加快建設蚌埠等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最佳化完善綜合交通樞紐布局,完善集疏運條件,提升樞紐一體化服務功能。

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

全面提升長春、瀋陽、石家莊、青島、濟南、南京、合肥、杭州、寧波、福州、海口、太原、長沙、南昌—九江、貴陽、南寧、蘭州、呼和浩特、銀川、西寧、拉薩、秦皇島—唐山、連雲港、徐州、湛江、大同等綜合交通樞紐功能,提升部分重要樞紐的國際服務功能。推進煙臺、濰坊、齊齊哈爾、吉林、營口、邯鄲、包頭、通遼、榆林、寶雞、泉州、喀什、庫爾勒、贛州、上饒、蚌埠、蕪湖、洛陽、商丘、無錫、溫州、金華—義烏、宜昌、襄陽、岳陽、懷化、瀘州—宜賓、攀枝花、酒泉—嘉峪關、格爾木、大理、曲靖、遵義、桂林、柳州、汕頭、三亞等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最佳化中轉設施和集疏運網路,促進各種運輸方式協調高效,擴大輻射範圍。

水路

蚌埠市地處淮河中下游,水路運輸優勢明顯,是安徽省重點建設的水路樞紐。作為千里淮河第一大港,蚌埠港為全國28個主要內河港口之一,年吞吐量上千萬噸。蚌埠港可四季通航江蘇、上海、浙江、江西等省市,還可以藉助已開放港口通達海外。

鐵路

蚌埠是華東鐵路運輸網的重要節點,京滬鐵路、淮南鐵路在蚌埠交匯,蚌埠南站為京滬高鐵七大中心樞紐站之一,同時京福高速鐵路自蚌埠南站引出。

蚌埠南站是京滬高速鐵路沿線七大客運站之一,站房規模20000平方米,道場共24股線路,設7處500米的長站台,可同時停靠13對列車。已通車的京滬高鐵、京福高鐵有115趟高速動車組列車停靠蚌埠南站。

蚌埠站是京滬線上的一等客站,從蚌埠站乘火車可直達國內25個省會城市(哈爾濱、長春、瀋陽、呼和浩特、烏魯木齊、拉薩、西寧、成都、西安、蘭州、銀川、太原、石家莊、濟南、鄭州、武漢、長沙、合肥、南京、南昌、廣州、杭州、福州、貴陽、昆明);3個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和近20個沿海沿疆城市(延吉、丹東、大連、秦皇島、葫蘆島、煙臺、東營、青島、日照、連雲港、嘉興、紹興、寧波、溫州、台州、寧德、廈門、東莞、深圳)。蚌埠南站乘坐高速動車組可以直達哈爾濱、長春、瀋陽、北京、天津、濟南、青島、鄭州、南京、徐州、上海、杭州、寧波、武漢、長沙、南昌、南寧、廣州、福州、貴陽、廈門、深州等多個省會城市及沿線重要城市。

主要車站
站名類別級別建成時間途經線備註
蚌埠站客、貨運站一等站1909年京滬鐵路、水蚌鐵路(淮南鐵路)
蚌埠南站客、貨運站一等站2011年京滬高鐵、京福高鐵合蚌客運專線京滬高鐵七大中心樞紐站之一
蚌埠東站貨運站一等站1909年京滬鐵路原名長淮衛站
固鎮站客、貨運站三等站1910年京滬鐵路
曹老集站貨運站三等站1909年三洋鐵路蚌埠北站
連城站貨運站四等站1942年京滬鐵路
任橋站貨運站四等站1910年京滬鐵路
新馬橋站貨運站四等站1909年京滬鐵路原名新橋站
徐家港站貨運站四等站1942年京滬鐵路
姜橋站貨運站四等站1944年水蚌鐵路(淮南鐵路)

公路

蚌埠境內有京台高速(G3)、寧洛高速G36)、蚌合高速(S17)、蚌五高速(在建)、徐明高速,蚌埠繞城高速(含高鐵連線線)(在建)。

備受矚目的蚌埠中環線已全線開工建設,城南段主車道已基本完工,即將進入輔道和非機動車道的施工,預計今年8月底全部交付通車。作為全市城市道路建設史上首個“環線”,中環線工程由西環、南環、東環(老山路)及北環(淝河路)組成,路線起自淮河北岸淮上區的窪沿,自北往南回到原點,沿途與淮河及水蚌鐵路、京滬鐵路等多條鐵路線交叉,工程體量大,施工條件複雜,全長59.2公里,總投資約64.8億元。項目建成後,對於拉開蚌埠市城市框架、促進城市組團間有機聯繫和資源互補、帶動沿線土地開發和利用、提高蚌埠城市化水平、緩解城區內交通壓力、改善區域交通出行環境、提升蚌埠市交通現代化形象、加速中部崛起進程具有重大意義。

蚌埠繞城高速公路是東側的蚌五高速、北部的寧洛高速、西部的京台高速、南側的蚌淮高速(鳳陽縣劉府至淮南市曹庵),構成蚌埠中心城區高速大外環。由北側的曹北大道、東側的沫鳳大道、南部蘆山大道以及西面的206國道構成都市區外環。中心城區形成“四橫三縱”的快速路格局(四橫:淮上快速路、淝河路、東海大道、南外環路;三縱:大慶路、解放路、老山路)。

航空

蚌埠有軍民兩用機場——仁和集機場,2014年開通民航支線。蚌埠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170公里,距合肥新橋國際機場110公里。蚌埠皖北國際機場(4C級)將於2015年第四季度在懷遠境內選址建設。

文化

蚌埠是花鼓燈、泗州戲、鳳陽花鼓戲的發源地。花鼓燈,有東方芭蕾美譽,流傳在懷遠、鳳台、鳳陽、潁上等地。泗州戲,又稱拉魂腔,與山東、江蘇、河南一帶的柳琴戲同出一源。鳳陽花鼓戲,又名衛調花鼓、衛調花鼓戲,發源於蚌埠市龍子湖區長淮衛鎮。蚌埠不僅是鳳陽花鼓戲的發源地,也是北派鳳陽花鼓戲的發源地,與鳳陽花鼓、花鼓燈並稱鳳陽三花。鳳陽花鼓,主要劇目有《鳳陽歌》、《王三姐趕集》、《孟姜女》等。

五河民歌:五河民歌只要流行與五河、鳳陽、蚌埠及周邊地區,五河民歌發源於五河縣小溪鎮(原屬鳳陽縣)代表曲目有《摘石榴》、《洗白衣》、《打菜苔》等。
市標-------《蚌埠之珠》:圖案以“中國蚌埠”英文開頭字母:C“和”B"與一顆奪目的珍珠組合造型,整體還似一個舞動的花鼓燈人形,結合紅色外圍,恰似一輪冉冉升騰的旭日。
《旱船舞》是集多種行船動作、表演、說唱、鑼鼓為一體的綜合性民間表演藝術。經過幾代民間藝人的不斷創新,豐富了旱船的表演形式,在本地民間藝術形式中占有主要的位置,它是淮河流域優秀的民間表演藝術之一。
端公腔是以說唱為主要構成部分的曲藝藝術形式,其中又夾雜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剪紙、雜技、武術等表演形式。端公腔源於道教,由悼念亡魂、驅鬼辟邪的祭祀的活動演變而成,開始只唱宣揚輪迴迷信的神鬼故事,後來受戲曲的影響,不斷增加一些娛人民間故事或流傳的戲文,逐漸變成了一種酬神賽會的表演形式。
《錢桿舞》主要分布在城關鎮舊縣社區及周邊村鎮,由於不斷的文化交流,流傳的地區也相應延伸,錢桿舞在鳳陽、泗縣及周邊縣、市也廣為流傳。
《臨北獅子舞》流傳於淮河岸邊五河縣臨北回族鄉,具有很強的地方特色。
泗州戲舊時稱拉魂腔,起源於江蘇梅州(即江蘇省東海縣),發展於安徽蚌埠,為安徽省四大劇種之一,劇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

特產

懷遠石榴:據傳從唐代已有栽培,到了清代懷遠石榴已見諸正史,皮薄、粒大、味甘甜,百粒重、可食率高、含糖量高,是其顯著特點。

懷遠白蓮坡貢米:白蓮坡貢米產於懷遠縣茆塘鄉(今白蓮坡鎮),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據傳乾隆皇帝下江南,途經茆塘找郢一帶,但見這裡無垠稻田中簇簇白蓮盛開,問一老者得知,此地乃“白蓮坡”,盛產優質大米,色香味美,煮之能挑三層皮。便令取之做粥,嘗之果然味美元比,龍顏大悅,御賜“白蓮坡貢米”,作為進貢皇宮的御米。據史料載:清御膳食譜的“八珍糕”第一位即是芡米。又一傳說至嘉慶年間,皇帝欽定的白蓮坡芡米為貢品,“白蓮坡貢米”由此名揚海內。

沱湖蟹:產於五河縣,屬於長江中華絨鰲蟹系,沱湖螃青背、白肚、黃毛、金爪,具有膏豐肉滿、味道鮮美、入口香甜、營養豐富的特點。

固鎮石雕茶壺:採用產於靈璧縣的磐石(又名八音石)等雕刻而成。其形體古樸淳厚,大小結構與紫砂壺無異。

蚌埠玉雕:系以各種玉石為原料的雕琢工藝品。主要產品有爐、瓶、人物、花卉、鳥獸等五大類、數百個品種,龍頂五環爐、玉雕球、天然瓶、仕女等最為名貴。

笛膜:又稱葦膜(蘆葦空心桿中的一層薄膜),條狀,約為20多公分。

旅遊

雙墩文化,坐落在蚌埠市淮河北岸的小蚌埠雙墩村的“雙墩遺址”,是安徽省境內發現的一處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是淮河文化的突出代表。
大禹治水聖地塗山,即位於今天的懷遠縣有4A級塗荊山風景區,塗山也是當年大禹治水時會諸侯之地,他在此娶塗山氏女為妻,並留下“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千古佳話,存有塗山廟、啟母石、禹會村、千年銀杏、聖泉、靈泉等勝跡。每年農曆3月28日前後3天為禹王廟會,遠近百姓紛紛前來祭祀朝拜,感戴大禹的治水功德,場面盛大。
蚌埠東20公里處的歷史文化名城鳳陽縣,為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家鄉,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中都皇故城及明皇陵,有國家4A級景區兩處狼巷迷谷和小崗村,國家3A級景區及著名景點明中都鼓樓、大龍興寺、韭山洞、臥牛湖、禪窟寺、鍾離國故城等。
在固鎮鏡內,有一處楚漢相爭鏖戰之處——垓下古戰場,留有霸王城、韓信點將台、虞姬墓等遺蹟。垓下古城的發現與發掘,被評為2009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在蚌埠東郊,有一片湖泊,相當於四個西湖的面積。相傳朱元璋兒童時代曾在這裡放牛,此湖後被人稱為龍子湖。
鳳台縣峽山峽、懷遠縣荊山峽、五河縣浮山峽為著名的淮河“三峽”,加之治淮工程中建造的淮河蚌埠閘,上橋水利樞紐工程等。
蚌埠“大明皇家遊樂世界,位於市東南郊龍子湖區的西蘆山內,距市區約10公里,項目總用地5500多畝。項目規劃期為2011年至2025年,總投資約25億多元。項目規劃目標為蚌埠市休閒娛樂新地標、皖北首個5A級旅遊景區。項目區重點建設綜合服務中心、皇家溫泉度假區、大明小鎮、皇家主題樂園等。
國家AAAA景區。位於蚌埠市西南部,總面積72公頃,是市內最大的公園。1973年始建,1983年正式開放。公園由和化陂湖(現更名張公湖)組成,湖中有半島。園西部有動物園;園北大門西側辟有兒童樂園,有“玩童”、“母子羊”、“春雨”等雕塑。
蚌埠花鼓燈嘉年華項目坐落於陶山腳下,西至朝陽南路,北鄰燕山路,南至黃山大道,一期占地830畝,總投資將達9.3億元人民幣。
湖上升明月位於蚌埠市美麗的龍子湖南部,是一個以修復重建450棟不同地區傳統民居建築為主的大型旅遊項目。民族特色鮮明,旅遊文化功能突出,市場運營潛力巨大。項目建設目標是創建國家5A級風景旅遊區。

據安徽日報訊息,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安徽省“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提出我省在規劃皖南示範區、合肥經濟圈、大別山和皖北四大旅遊板塊的同時,將建立合肥、蕪湖、黃山、蚌埠市四大旅遊中心城市。4個城市將發揮旅遊產業動力極、旅遊活力迸發極、旅遊線路放射極的極化作用,充分釋放其戰略潛能,在更大範圍內、更廣領域上帶動全省旅遊業的整體發展。

歷史人物

大禹之子,為塗山氏所生。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的建立者。
桓溫東晉譙國龍亢人(今屬懷遠)。政治家,文學家。
朱元璋明朝開國皇帝,元濠州鍾離人(今鳳陽),朱元璋幼年主要活動在鳳陽縣西部、蚌埠市區及五河縣西南部,其中龍子湖區長淮衛鎮則是朱元璋中都八衛之首,朱元璋御賜名長淮衛。
湯和明朝開國功臣,著名軍事家,元濠州鍾離人(今鳳陽),死後葬於蚌埠市龍子湖區雙龍山下。
常遇春常遇春(1329~1369),字伯仁,號燕衡,元濠州懷遠人(今懷遠)。1355年(至正十五年)投奔朱元璋。,掃平江南群雄,為朱元璋稱帝鋪平了道路,被加授中書省本章軍國重事,封鄂國公。
年羹堯字亮功,號雙峰,中國清朝軍事人物。原籍鳳陽府懷遠縣,後改隸漢軍鑲黃旗,同進士出身清代康熙、雍正年間人,進士出身,官至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還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顯爵集於一身。他運籌帷幄,馳騁疆場,曾配合各軍平定西藏亂事,率清軍平息青海羅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戰功。雍正二年(1724)入京時,得到雍正帝特殊寵遇,真可謂位極人臣。但翌年(1725年)十二月,風雲驟變,他被雍正帝削官奪爵,列大罪九十二條,於雍正四年(1726年)賜自盡。

當代

劉鳳鳴著名嗩吶藝術大師,鳳陽縣長淮衛人(今屬蚌埠市龍子湖區),代表曲目《百鳥朝鳳》。
程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袁貴仁固鎮人,現任教育部部長、黨組書記。
李毅著名足球運動員,人稱“李毅大帝”,以特技“蚌埠迴旋”著稱。
馮崇泰1965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7年9月參加工作,中央學校研究生畢業,工程師。
史玉柱1962年9月15日生於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商人、企業家。
蔣雯麗中國影視女演員,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會員。1993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
馮國佩著名花鼓燈藝術大師,馮派花鼓燈創始人,2012年榮獲中國舞蹈藝術終生成就獎。
崔新琴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現為北京電影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1975年開始拍電影,先後在《希望》《鋪路人》《燈》中擔任重要角色。1978年考入電影學院表演系師資班,畢業後留校任教。
蘇禹1993出生於安徽省蚌埠市,作家,代表作《新世》
馬思純1995年,馬思純參演了個人的首部電影《三個人的冬天》。2000年,馬思純參演了個人的首部電視劇《大宅門》。2007年,她因擔任饒雪漫小說《甜酸》的書模而被更多人認識。2008年,馬思純主演了愛情劇《戀人》。2011年,馬思純出演了都市劇《摩登新人類》。2012年,憑藉電影《歲月無聲》獲得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最佳新人獎。2013年,馬思純主演了言情劇《未婚妻》。2014年,馬思純憑藉青春片《左耳》贏得更多觀眾的肯定,並獲得第52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女配角提名。2015年,馬思純主演了懸愛劇《他來了請閉眼》;同年5月,馬思純出版了個人首本圖文隨筆集《如果有一件小事是重要的》。
祖海中國青年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文化部首屆青聯委員,中央國家機關青聯委員、全國青聯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全國預防愛滋病形象大使。
貢維特創作歌手,新晉導演,演員,愛心中國形象大使。是憑藉一首《不要在我寂寞的時候說愛我》一夜走紅的前T.R.Y組合的成員。 曾獲某雜誌評選的“最有價值新人”,這讓貢維特一躍成為風靡大陸的“元氣女聲”,她獨特的氣質和清新自然的演唱風格不得不讓歌迷著迷。
田祖恆生前曾是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著名電影藝術家,長期擔任上海電影製片廠導演。
馬文波新中國開國少將、原外交部副部長。
楊明1998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地球化學學家。
高泉著名法學家。原最高人民檢察院副院長、國務院法制辦副主任。
楊一民原中國足協副主席。
鄭莉美聲歌唱家。空政文工團歌唱演員。
唐韻成名作:電影《和你在一起》2002年底,中央電視台——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晚會和2003年中國新年音樂會,唐韻受到特別邀請,擔任首席小提琴手,他的激情演奏,讓億萬觀眾為之傾倒。
陳桂棣中國國家一級作家。
潘成稷筆名蒼山牧雲,字泓西,號九州。中國民主同盟四川省青年委員會副主任。生於皖北懷遠縣,祖籍徽州歙縣大阜。當代著名辭賦家,詩人,學者。1999年10月,創建新詩路世界華文聯盟。《天府詩苑》副主編,《當代辭賦》總編輯。世界華人少年作家協會、中國作家協會、中國散文學會、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辭賦駢文創作中心副主任。截止2010年8月創作辭賦作品568篇,其中刻碑42塊
彭家鵬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作曲指揮系。是中國歌劇舞劇院(交響樂團、歌劇團、民族樂團)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中國廣播民族樂團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澳門中樂團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中國東方交響樂團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武漢音樂學院特聘教授;烏克蘭國家交響樂團常任客席指揮、奧地利薩爾茨堡莫扎特交響樂團客席指揮、奧地利格拉茲交響樂團常任客席指揮、韓國釜山國立國樂管弦樂團客席指揮、捷克國家交響樂團客席指揮。
王慧2004年金威國際模特大賽中國賽區總決賽中十佳、在2004年第十屆中國模特之星大賽上獲最佳音樂獎;多次出演中國國際時裝周時裝發布會!
李婭中國體操隊主力。2002年全國體操冠軍賽平衡木冠軍。2003年體操世錦賽團體第四。2004年全國體操錦標賽高低槓冠軍。雅典體操賽高低槓比賽金牌。
崔海容任國家預防腐敗局副局長(專職,副部長級)。
劉同慶著名中醫腫瘤專家,“克癌7851”發明人,在國際醫學界率先發現銅元素具有抗癌功能,比墨西哥科學家的發現領先整整三十年。
田萬良知名文化策劃人,中國影響力傳媒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汶川地震小英雄林浩公益工作室負責人,四川影響力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第三屆國際桌球節暨第二屆國際礦冶文化旅遊節開幕式晚會《站在新起點》總策劃製作人,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電影《黃土情》合肥/蚌埠首映儀式策劃導演。曾於2003年受到美國前總統比爾柯林頓的接見。
吳代琳大辮子太極服創始人,香港國際武術節陳式太極拳比賽冠軍,太極劍亞軍。
張傲月988年生,海政文工團舞蹈演員。從小就離開家鄉前往北京戲校考學,學習舞蹈表演,2012年與李倩領舞春晚點題之作大型主題舞蹈《龍鳳呈祥》
趙鵬國足球運動員,司職中後衛,2013賽季加盟廣州恆大足球俱樂部。
李榮浩中國流行男歌手、音樂製作人、吉他手。2013年9月17日發行個人首張原創專輯《模特》,憑藉這張專輯提名第25屆金曲獎五項大獎並獲得最佳新人獎,實現了從製作人到歌手的轉型。2014年3月24日發行概念EP《作曲家》,獲得第二屆音悅v榜最佳音悅人;同年9月4日簽約華納唱片,11月28日正式發行第二張同名專輯《李榮浩》。2016年1月22日發行第三張專輯《有理想》。
張成林中國足球運動員,1987年1月20日出生,籍貫安徽蚌埠。現效力於貴州人和足球俱樂部國酒茅台隊,張成林是瀋陽金德培養出來的球員,場上位置後衛。2012賽季效力貴州人和出場27次,進球3個,助攻2個,隨貴州人和足球俱樂部國酒茅台隊獲得2012年中國足球協會超級聯賽殿軍,2012年中國足協杯亞軍,2013年中國足協杯冠軍。
韋世豪995年4月8日出生,安徽蚌埠人,出道於魯能足校,速度快且腳下技術出色,曾是魯能青年梯隊的主力射手。現效力於葡超的博阿維斯塔足球俱樂部,2015年入選中國國奧隊。
錢吉成是健美世界冠軍,在三亞傳遞北京奧運聖火。他是中國第一個健美世界冠軍。他說,要以更高、更快、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將中國人的健康體魄展現出來!作為健美世界冠軍,他要展示出中國火炬手健康、活潑、向上的風貌
陳游標祖籍安徽省五河縣,先後畢業於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大學,中國企業家、慈善家,中國致公黨黨員,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長。被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稱為“有良知、有感情、心繫災區的企業家”,當選全國抗震救災模範,被稱為“中國首善”。連續4年獲得中華慈善獎、全國抗震救災英雄模範、中國十大傑出志願者、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連續三年進入中國慈善家排行榜

城市榮譽

2017年11月,被評選表彰為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

2017年12月24日,蚌埠入選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2018年4月17日,蚌埠以95.76的全面小康指數排名2017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第85位。

2018年4月24日,獲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資格。

地方政策

2018年7月起,未安裝防盜晶片的電動車上路要對其進行檢查,車主要提供車輛發票或者相關證明,否則將暫扣車輛。

友好城市

城市省份城市省份/直轄市
淮安市江蘇省長寧區上海市
連雲港市江蘇省靜安區上海市
鎮江市江蘇省門頭溝區北京市
蘭州市甘肅省海口市海南省
西寧市青海省昭通市雲南省
石嘴山市寧夏回族自治區通遼市內蒙古自治區
泉州市福建省
城市國家城市國家
坦姆賽德市英國休斯頓市美國
貝加莫省義大利赤塔州俄羅斯
巴拉曼薩市巴西辛江市土耳其
韋恩郡美國克雷菲爾德市德國
攝津市日本伊普斯維奇市澳大利亞
2018年5月,安徽省人民政府發布,2017年蚌埠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59096元,同比名義增長率9.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