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毓修

孫毓修是商務印書館早年的一位高級編輯,“中國童話的開山祖師”這一稱號是茅盾對他主編的《童話》叢書的歷史評價。

孫毓修

  孫毓修,字星如,一字恂如,號留庵,自署小淥天主人,清同治十年(1871年)六月二十九日生,無錫城郊孫巷人。

簡介

幼得庭訓,擅作駢體文,後就讀於江陰南菁書院。曾隨師繆荃孫學習版本目錄學。清光緒二十——年(1895年)中秀才。但他認為“科舉已成弩末,神州多故,非開逕自行.決不足以問世。”光緒二十八年春,在蘇州從美國牧師賴昂女士學英文。經與國文反覆比較揣摩,懂得中與外有異文而無異理,他將學習心得寫成《中英文字比較論》l卷。 光緒三十三年進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譯所,任高級編輯,編輯中國小教科書。宣統元年(1909年),在國文部主編《童話》叢書。同年三月,他參照《泰西五十軼 事》等西歐童話傳說,編寫《無貓國》、《大拇指》等兒童讀物。這一年,他還寫了長達2萬餘字的《圖書館》一文,倡導圖書館應“注重平民教育,進行圖書普及工作,以啟迪民智,喚起民眾”,連載於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教育雜誌》上,是一篇較早而系統地研究公共圖書館的文章。後來他陸續主編童話達102種,其中由他自己編寫的有77種,從而使兒童文學成為獨立的圖書類目。他的作品富有生活情趣,語言優美,圖文並茂,深受當時少年兒童的喜愛。著名作家茅盾、張天翼、趙景深、陳伯吹等,都曾身受感染。茅盾稱他為 “中國童話的開山祖師”。孫毓修還先後主編出版《少年雜誌》、《少年叢書》。《少年叢書》以淺近的文言,逐本介紹中外名人的傳略和軼事。這些讀物“記事簡明,議論正大,閱之足以增長見識,堅定志氣”,深受讀者歡迎,有些名人傳記一版再版。19l3年他寫的《歐美小說叢談》,也是較早的一部簡明歐美文學史。他所譯卡本脫的《歐洲遊記》開闊了讀者的視野;另一本《謙本圖旅行記》被教育界採用為地理教科書。他編寫的《夢遊:未來世界》抒發了對祖國前途的幢憬。 孫毓修篤好版本目錄學,著有《永樂大典考》4卷、《事略》2卷,翻譯美國漢學家卡特所著《中國雕版源流考》等。民國4年起,在商務印書館涵芬樓從事善本古籍的蒐集和鑑定。民國8年主持影印《四部叢刊》,先後出版了《四部叢刊初編》、《四部叢刊續編》、《四部叢刊三編》。為了蒐集善本,3年中往來於南京江南圖書館及常熟鐵琴銅劍樓不下10餘次。撰成《江南閱書記》1卷,詳敘本末,以資考證。他還是個藏書家,收藏珍本數萬卷。他將收集所及,撰成《重印四部叢刊書錄》。 1922年1月22日逝世,終年51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