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了病,媽媽怎么辦

《孩子生了病,媽媽怎么辦》是第一本全國三甲醫院專業兒科醫生寫給中國媽媽帶孩子看病以及讓孩子少生病權威指南作者既是一名兒科醫生,又是一名孩子的媽媽,生活與工作相互感知,愛孩子,更懂家長!《孩子生了病,媽媽怎么辦》不僅僅是指導媽媽給孩子治病防病,也是一本心理教育書。作者將多年來雙重身份的心得體會告訴眾多的父母,讓他們既順利地給孩子治了病,又在治病過程中得到額外的收穫,同時也讓孩子受到生動的教育。中國優生科學協會、著名教育心理學家鄭委、中南大學鄧向雷醫生、北京清華醫院第一附屬醫院鄭東旖等多位名家推薦,入口網站搜狐母嬰推薦閱讀、懷孕育兒大型育兒網站社區的寶寶樹、第一親子消費門戶_育兒網的親貝網、育兒社區網站—專注兒童成長的貝瓦網聯合支持。《孩子生了病,媽媽怎么辦》共分為五章,主要內容包括:孩子生了病,家長怎么做;讓孩子少生病的智慧;做孩子的保護神——孩子常見疾病的防治法等。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孩子生了病,媽媽怎么辦》由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劉海燕,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兒科主治醫師,臨床工作16年。1997年畢業於西安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獲學士學位。後留院工作至今。專業方向,兒童呼吸過敏性疾病。師從西安交大附屬二院兒科著名的兒童呼吸專家侯偉教授以及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兒科呼吸專家許鵬飛兩位教授。近十年來,海燕醫生除了完成本職工作以外,利用業餘時間通過網路向家長講述醫療、護理、心理等方面的知識,深受家長的喜歡。如今她在搜狐(兒科醫生眼中的世界)的訪問量已過230萬,39健康微博冬粉量80萬,好大夫線上個人主頁訪問諮詢量90萬。我是一名三甲醫院的兒科醫生,也是一個13歲孩子的媽媽。兩種身份結合在一起,便有了比一般家長更多更深的感知。2004年,當部落格剛在網路出現的時候,愛好寫作的我便在網路開博了,我在業餘時間向家長講述醫療、護理、心理等方面的知識,深受家長的喜歡。如今我在搜狐(兒科醫生眼中的世界)的訪問量已過230萬。我把我多年的經驗做了系統的歸納總結以及更新,希望能幫助家長們比較全面系統地了解一些帶孩子看病的知識,我想,這樣做會彌補一些我們兒科醫生平時工作中的不足。孩子因我們而來,不是為我們而來。我感謝孩子們,是他們的存在,讓我們一起健康成長。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醫乃仁術,醫生心靈都有這個“仁”,這顆仁核就是生命賦予我們醫生
心中的那顆不忍之心呀!作為一個醫生,要時時把這顆不忍之心拂亮,不能讓物慾世界裡的一些世俗塵埃蒙蔽了。海燕醫生用自己的慈愛和寬容寫就每天行醫問藥的臨床生活,在她的醫事世界,生命賦予她的那顆不忍之仁心照亮著一個又一個與她有緣的患者。
中南大學湘雅醫學教育中心 鄧向雷
她是一名兒科醫生,比之別的醫生來說,我看到她又有了多一層的人生體悟:除了感受孩子本身的病苦之外,她還會感受到孩子的父母心裡的那份痛苦。在救治孩子身體上的病痛之餘,還希望幫助孩子的父母解除心裡的苦痛;通過告訴父母們基本的醫學常識和實用的心理技巧,讓他們掌握堅實有力的科學武器和心靈武器,來陪著孩子們一起走出病痛之苦——我想,這就是海燕堅持8年的部落格寫作,並能成就今天這樣一本書的最大初衷所在吧。
北京著名教育專家 鄭 委
海燕醫生的書把治療患兒的治療與親職教育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這是很有必要的。極力推薦為寶寶健康成長而“頭痛”的父母閱讀此書,從此不再
“頭痛”。
心靈諮詢師 劉小寧
一名醫生在專業知識過硬的前提下,只有以慈悲為懷,才能使他的病人
真正地強健起來。我想每一位找海燕醫生的父母,都會有一種踏實的心情,而讀到這本書的父母,相信你們也會感受到這種心情的。
中國優生科學協會推薦
這本書的作者海燕既是臨床經驗豐富的兒科專家,又是一位貼心媽媽,將常用的醫學常識和親職教育結合起來,真正關愛孩子身體心理健康。
權威育兒網站《親貝網》特別推薦

名人推薦

一個忙碌的醫生,在看病治療等醫事之後,還能把那雙敬業的手和那顆嚮往雅致自由的心相結合,給大家和病友們一份真實醫療生活的分享,這只是一個理由——海燕愛生活,海燕愛病人!
——中南大學湘雅醫學教育中心 鄧向雷
海燕醫生,是一位極富愛心與善心的好醫生,有好文筆又有好醫術。書中記錄的一個個真實故事,讓人感動、給人啟迪。這本書,值得天下父母認認真真地讀。
——好友潘峰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孩子生了病,家長怎么做
面對疾病,家長是孩子的堅強後盾
別用健康換成績
孩子生病了,家人更應團結
孩子生病後,要幫他轉移注意力
貼心可以當藥使
讓孩子做自己
教孩子如何認識“死亡”
有時候,關愛比藥物更有效
諮詢網路醫生,更要相信身邊的醫生
有病不宜亂投醫
第二章 讓孩子少生病的智慧
花生、瓜子等乾果最容易嗆進孩子的氣管
吐奶,是寶寶在抗議
給寶寶斷奶的訣竅
睡前喝奶的孩子愛生病
寶貝不會爬,抱的太多了
諱疾忌醫,可能要了孩子的命
孩子黃疸不是大問題
換個奶喝,把濕疹“吃”掉
小寶寶吐沫沫怎么回事
從寶寶的尿中可以發現什麼問題
發現腦癱的蛛絲馬跡
早產兒好養
小心牽孩子的手
如何引導怕打針的孩子
如何減輕寶貝進入醫院的恐懼
如何讓孩子在幼稚園少生病
第三章 做孩子的保護神——孩子常見疾病防治法
不糾正孩子咬筆帽習慣的嚴重後果
7歲以下的孩子不能單獨留在家裡或在戶外玩耍
少給孩子吃野生菌類食物
別給孩子理光頭
乳牙為啥要拔
“小調皮”受了小外傷怎么辦
孩子不愛吃飯,媽媽最頭疼
適當的感冒不是壞事
剛感冒,不要急著給孩子輸液
給孩子輸液儘量不要離開醫院
如何減輕父母的“恐熱症”
警惕孩子被濫用激素
孩子發熱,該給孩子用哪種退熱藥
孩子長期發熱有可能是藥物熱
孩子發熱怎么“扛”過來
孩子高熱驚厥怎么辦
孩子咳嗽怎么辦
扁桃體老化膿,需要割掉嗎
孩子喉炎為啥老犯
孩子的哮喘為啥控制不好
孩子的呼嚕是怎樣治好的
孩子的“喘息”怎么治
孩子得了肺炎需要頻繁換抗生素嗎
孩子為什麼會得過敏性鼻炎
如何識別孩子是否有過敏體質
治療孩子過敏性紫癜,飲食很重要
孩子腹瀉脫水,幾毛錢的口服補液鹽就能解決
孩子上吐下瀉,媽媽怎么辦
秋季孩子拉肚子怎么辦
孩子腹瀉,教你幾招
小小開塞露,解決大問題
EB病毒感染,重在預防
孩子患了抽動症應該怎么治
小兒癲癇,並沒有想像的可怕
孩子為什麼“長嘆氣”
孩子為什麼會得心肌炎
孩子患“紅眼”怎么辦
教你看疹識病
如何幫助患了糖尿病的孩子
孩子發熱,教你幾招
性教育的最大障礙來自家長
第四章 孩子怎樣吃藥效果才好
孩子不想吃藥怎么辦
給寶寶餵藥的十個“不要”
抗生素不能與哪些中藥為伍
兒童常用藥,儲存有“七怕”
兒童用藥的7個“不宜”
給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購買合適的藥物劑型
孩子有病,要按時間吃藥
兒科常用哪些抗過敏口服藥
孩子腸胃不好,常用哪些藥
該不該給孩子用免疫增強藥
該給孩子用哪種退熱藥
家長們該如何使用抗生素
利巴韋林,別濫用
周日補鐵,效果更佳
妍妍的“支原體感染”終於好了
第五章 兒科醫生給家長的心裡話
兒科醫生當媽媽
孩子長期咳嗽,要小心哪些病
患兒家屬的理解,能緩解醫生的緊張情緒
治病還需治心
不要輕易給孩子開弱智證明
爸爸一句話,頂媽媽十句話
醫生和家屬一樣為孩子著急
不讓患兒家屬絕望
醫生是很容易被感動的
不要不理會醫生的建議
請不要因著急而喪失理智
醫生要經常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
命運有時候不一定像安排的那樣
讓孩子擁有慈悲心
孩子照著家長這張鏡子在學樣
醫患之間太需要溝通了
做孩子智慧的家長
不要忽視了幼兒急疹
後記:好媽媽也是好醫生

後記

十四年前的一天,我去西安醫科大學附屬二院兒科報到。
走進主任辦公室,兒科主任李瑞林教授對我說:“海燕,從今天開始,你就是一名兒科醫生了。可是現在的你還不是一名真正的兒科醫生,只有你結了婚,生了孩子以後,你才是一名真正的兒科醫生……”
那時候,剛剛大學畢業的我,還沒有對象。聽主任這樣說,感覺非常不好意思,當時的感覺就是想找個地縫鑽進去,那個感覺怪異啊。
隨著時光的流逝,我從一名年輕氣盛的醫生修煉到有一定經驗的主治醫師,從一個妙齡少女到為人妻和為人母,漸漸明白了主任當初那些話的真正含義。~名兒科醫生,光靠在他人孩子那裡積累經驗是遠遠不夠的。只有親自經歷了養育孩子的過程,才能夠把書本上的知識真正地融會貫通。更重要的是,這樣的醫生才能夠體會到患兒家屬的心情,體驗到養育孩子的艱苦。
感謝兒科黃紹平主任和侯偉教授,是他們讓我在兒科中找到了適合自己發展的專業。感謝所有的老師和同事,是他們的教導和陪伴,讓我從一名學生成長為~名合格的兒科醫生。感謝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的許鵬飛教授,是他幫助我在自己的專業方面有了全新的突破。感謝我的父母,是他們賦予了我生命,讓我有機會體驗到人間的喜怒哀樂。感謝我的愛人,他對我的醫療事業給予了有力的支持。感謝我的兒子,是他讓我學會了換位思考。感謝我的患者朋友們,是他們讓我明白了一個真正的醫生應該為患者做什麼。
如今的我,是一個13歲孩子的媽媽,一個16年工齡的兒科醫生,一個在網路寫作9年的草根名博。無論是現實生活還是虛擬網路,我得到了大家的支持,我快樂而充實地活著。因為有這么多朋友的支持,我才能夠有勇氣把我思我想寫出來。我願做一名信差,把我知道的一切傳遞到四方。
我想告訴朋友們,我們不是天生的父母,優秀的父母一定是終身學習的父母,也一定是陪伴自己的孩子成長的父母。我相信,只要不斷地學習,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孩子的好兒科醫生。

序言

在不經意中,一個特定的時空,網路是可以穿過面孔無間道地進入有緣人的心靈的,與海燕醫生的認識就是源於這樣一種純粹的偶然。忘記了具體的年月和日期,只記得那是部落格剛興起之時,一群具有先鋒意識且特立獨行的人,在一個叫敏思的部落格社區,自由地表達著人性多維的思想;在紛繁的信息里,也許是醫者共有的仁心所透露出來的文字都帶有一種人性特有的味道,正是這種味道,在茫茫網海,我們成了思想有交集的朋友。自由表達、寬厚包容的思敏不知何因不久就不自由了,我們就一起來到了搜狐健康部落格,開始了專業化的健康部落格生活,也是在這裡感知到了海燕醫生,像一隻在心之海用善良的翅膀飛翔的海燕,她是一個站在兒童患者感受的處境用愛心詮釋醫乃仁術的白衣使者。
做好一名讓小患者喜愛的兒科臨床大夫是一件很難很難的差使,特別是在當今醫患關係不佳的社會環境,除了醫技要精湛外,最重要最核心的是要擁有一顆慈愛寬容的心;只有當寬容慈愛融進了工作中的,醫生面對患者時才能透發著一種平淡溫暖的笑容。常在海燕醫生的日誌里讀到臨床工作中的醫事紀實和教學趣談,就明白海燕醫生生活在一個醫生和文人交匯的境界。一個忙碌的醫生,在看病治療等醫事之後,還能把那雙敬業的手和那顆嚮往雅致自由的心相結合,給大家和病友們一份真實醫療生活的分享,這隻有一個理由——海燕愛生活,海燕愛病人!
今年七月,她告知說出版社約她寫一本關於父母對小孩健康教育方面的書,我說這是很好的事情,是一個網路名醫從網路虛擬社區走進現實人群的必由之路。能告知更多的父母教育小孩遠離疾病健康成長的方法,那才是真正的仁術呀!看門診,給急病患者控制了急性症狀,是醫生的要務:行住院,讓患者病症得到有效的治療並康復,是醫術的證明;讓病友預防疾病和接受健康教育,是一名臨床醫生心靈境界升華的大慈悲!
醫乃仁術,醫生心靈都有這個“仁”,這顆仁核就是生命賦予我們醫生心中的那顆不忍之心呀!作為一個醫生,要時時把這顆不忍之心拂亮,不能讓物慾世界裡的一些世俗塵埃蒙蔽了。海燕醫生用自己的慈愛和寬容寫就每天行醫問藥的臨床生活,在她的醫事世界,生命賦予她的那顆不忍之仁心照亮著一個又一個與她有緣的患者。
修心無人見,行善有天知;行醫就是修心行善的精進。當仁術之光瀰漫我們醫生每個細胞的靈魂空間,我們就成了傳說中真正的白衣天使了!
我深信緣分,雖然不曾與海燕醫生謀面,但知其仁術,曉其文墨,聞其聲韻;今撰短文,權當做為海燕醫生從一個小醫生修煉成一名大醫家歷程中的見證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