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撫仙湖]

康熙十七年(1678年),又在孤山上重建瀛海寺。 中華民國時期,因有土匪在孤山盤踞,江川縣府於1931年3月10日,將孤山所有建築盡行燒毀。 1993年10月,建成了從小馬溝至孤山的海底電纜工程。

孤山,又名“瀛海山”、“環玉山”,位於中國雲南省撫仙湖江川縣水域內,是撫仙湖中唯一的一座天然島嶼。面積82畝,離湖岸最近處約900米。元、明時期,島上廟宇有八殿、五閣、三亭、一堂、一庵、一塔。塔為銅塔,基寬5丈,高9丈,13層,結構奇巧精妙,為當時滇東、滇中勝跡。有“巍然形勝冠南州”使得“騷人墨客停留著不可勝記”之說。清代順治五年(1648年),島上建築盡毀於戰亂。康熙十七年(1678年),又在孤山上重建瀛海寺。中華民國時期,因有土匪在孤山盤踞,江川縣府於1931年3月10日,將孤山所有建築盡行燒毀。1950年原民國時期的華寧縣維新鎮(今江川伏家營)鎮長金紹雲聚眾暴動,曾在孤山據險固守。[1]1979年7月,孤山被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研究所徵用作為猿猴養殖場。1987年11月,與生物研究所協商,達成協定,歸還江川。1989年投資修建闢為旅遊景點。[2]江川縣先後投入700餘萬元,先行綠化,繼之修建亭、台、樓、閣、水榭,成為今貌。1993年10月,建成了從小馬溝至孤山的海底電纜工程。[3]現孤山風景區為撫仙湖畔重要的旅遊景點,江川縣計畫打造以孤山風景區為核心的“古滇國文化園”。[4]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