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季良

1928年初與劉伯承等赴蘇聯,被分配入紅軍高級射擊學校學習。 曾出席中共紅四軍第七次代表大會,被選為前敵委員會委員。 9月出席中共紅四軍第八次代表大會,繼續被選為前敵委員會委員。

字季良。四川永川(今重慶永川)人。其父曾在1911年辛亥革命後,率領民眾推翻永川縣滿清政府,被推選任第一屆民選縣長。幼時隨父遷居成都,受過中等教育。
1918年前後考取官費赴德國留學,入柏林大學電機工程系學習。

1922年後與旅德的章伯鈞等結識。曾在比利時加入第三國際,成為共產黨員,參加旅歐革命活動。

1924年前後回國到成都,應川軍將領楊森之聘任其軍部參謀,同時任成都電話局局長。後隨楊部到四川萬縣。

1926年秋起協助朱德在楊森部隊從事兵運工作,先是發動了反對帝國主義的“萬縣事變”,又策動楊部一個團參加國民革命軍,遭楊森通緝而前往南昌。

1927年初轉至武漢,同年夏在漢陽國民革命軍某師負責籌組政治部。大革命失敗後,8月參加南昌起義,在起義軍中做政治工作。隨軍南下失敗後轉至上海。
1928年初與劉伯承等赴蘇聯,被分配入紅軍高級射擊學校學習。

1929年初結業回國到上海,被黨中央指派為中央特派員,攜帶中共六大檔案和中央2月7日給紅四軍前委的信(即“中央二月來信”)前往紅四軍指導工作。3月間他經漳州、廈門、龍巖、連城,於4月初到達瑞金。參加紅四軍前委會議,參與制訂“爭取江西,同時兼及閩西、浙西”的正確行動計畫,隨軍轉戰贛南鞏固擴大革命根據地。

5月紅四軍重新恢復軍委,他擔任中共紅四軍軍委書記兼政治部主任。5月21日曾與朱德、毛澤東寫信給閩西地方武裝領導人,隨即協助朱毛率紅四軍第二次進軍閩西,三打龍巖城,鞏固擴大閩西革命根據地。由於對紅軍特點認識不足,曾機械宣傳搬用蘇聯紅軍的建軍原則和制度。

6月下旬被調任紅四軍第二縱隊司令員,不久率部參加出擊閩中,連打兩仗,接連獲勝。曾出席中共紅四軍第七次代表大會,被選為前敵委員會委員。9月出席中共紅四軍第八次代表大會,繼續被選為前敵委員會委員。

9月21日率部參加攻打上杭城,他指揮二縱隊勇猛突入城內,是役全殲國民黨省防軍2000餘人。10月下旬奉命隨軍出擊廣東東江地區。

24日率二縱隊在永定與廣東大埔交界的石下壩擊潰敵軍兩個營,在指揮戰鬥中不幸身負重傷,不久犧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