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楊麗萍主創舞劇]

孔雀[楊麗萍主創舞劇]

舞劇《孔雀》的故事圍繞生命和愛這兩個永恆的主題展開,用舞台形式演繹人類共同的情懷,向觀眾傳遞著藝術家個人成長過程中對藝術和生命的思考和感悟。劇中的“孔雀”,是鳥,也是人,是有情世界的芸芸眾生。

演出信息

總導演、編導:楊麗萍

美術總監/服裝造型:葉錦添

副總編導:高成明

總策劃:王焱武

編導:念雲華、李鴻鈞

音樂總監:黃薈

視覺總監/平面設計:王涵

燈光設計:馮國基

領銜主演:楊麗萍、王迪、陳謝維、小彩旗、蝦嘎

主演:楊伍、岩金

2012年演出

演出地點:國家大劇院歌劇院

演出時間:2012年10月24日-2012年10月27日

2013年演出

時間:2013-09-21 ~ 2013-09-30

地點:保利劇院

劇情簡介

舞劇《孔雀》由著名舞蹈藝術家楊麗萍為總編導,雲南楊麗萍藝術發展有限公司出品,並力邀奧斯卡“最佳美術設計”獎得主、著名視覺藝術家葉錦添,以及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音響效果設計者金少剛,與楊麗萍搭檔組成超強陣容。

舞劇《孔雀》的故事圍繞生命和愛這兩個永恆的主題展開,用舞台形式演繹人類共同的情懷,向觀眾傳遞著藝術家個人成長過程中對藝術和生命的思考和感悟。劇中的“孔雀”,是鳥,也是人,是有情世界的芸芸眾生。

舞劇《孔雀》匯集了楊麗萍四十年舞蹈藝術的精粹和一代舞神傳奇藝術生涯的提煉匯結,是一代舞神窮盡半生功力,對生命的終極叩問。楊麗萍表示:“孔雀是會讓人感覺奇妙的舞劇,它講述了一個關於自然、生命、成長、人性和愛的故事,以及生命與天地自然的相互融通。它在我身體裡涌動、流淌,有感而發地表現出來。”

《孔雀》全劇分為春、夏、秋、冬四個篇章,透過舞台藝術形式呈現了一次對世界的善意探索,以及對生命和人性的追問,投射出生活和藝術交融的人文情懷。劇中的每個角色代表了人性里不同的層面——光明和覺知,奉獻和犧牲,恐懼和貪執,這些都是人類生命里的共性。人性的弱點一次次在舞台角色痛苦複雜的糾結中暴露,但奉獻和愛最終讓劇中人在四季輪迴中找到了生命的答案。這是關於孔雀的故事,更是關於人性的寓言。

關於楊麗萍

孔雀早已成為楊麗萍的舞台化身,早在1979年她就跳過舞劇《孔雀公主》,如果說當年的《孔雀公主》更多的是在演繹古老神話,而如今的《孔雀》則更像一個現代人的寓言;如果說以前的《雀之靈》,以及在2012年春晚轟動一時的《雀之戀》只是作為單個舞蹈作品展示了極致的美,那么《孔雀》作為敘事完整的舞劇所表達的,則是生命的哲學;如果說大型原生態歌舞集《雲南映象》和大型衍生態作品《雲南的響聲》是楊麗萍上一個創作階段著力於民族文化挖掘和傳承的力作,那么《孔雀》則走出了地域和民族,直抵人類共通的靈魂家園。 楊麗萍對孔雀的鐘愛可見一斑,在雲南藝術劇院每晚20:00演出的《雲南映象》里,也有孔雀的影子,楊麗萍第一次把她的獨舞和群舞有機地編排在一起,並結合了新穎的舞蹈編排造型及聲、光、效,使整段舞蹈充滿著恬靜和靈性及和諧的生命意識。

舞劇《孔雀》是楊麗萍於2012年推出的一部舞蹈作品,該劇改編自二十五年前楊麗萍自編自導的成名作《雀之靈》,而舞劇《孔雀》也將是楊麗萍舞台表演生涯的收官之作。楊麗萍與金海岸合作推出舞劇《孔雀》之後,自己將從台前退居幕後工作,正如她自己所說,舞台生涯始於孔雀也終於孔雀。

楊麗萍對孔雀一直情有獨鍾。早在1979年,她就跳過舞劇《孔雀公主》,成名作獨舞《雀之靈》也是孔雀題材。楊麗萍稱,當年的《孔雀公主》更多的是在演繹神話,舞劇《孔雀》更強調創新和技藝,改變自《雀之靈》,卻決不是《雀之靈》的簡單放大。據楊麗萍介紹,她將在《孔雀》里擔綱一部分演出,另外還有眾多明星舞蹈演員參演,跳獨舞的有七八個人,音樂創作由知名音樂人三寶負責。

此外,《孔雀》不會有任何客群上的界限,老少男女、外國人都應該能接受。西方舞蹈的代表作就是“天鵝”,能代表東方美的就是“孔雀”。

而與《雲南映象》和《雲南的響聲》相比,舞劇《孔雀》雖然仍是原生態歌舞,但表達的理念卻大不相同,《雲南映象》是反映雲南民族風情,而《孔雀》具有人類共同的人性和生命意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