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興米粉餅

始興米粉餅,製作方法簡單,材料簡單,餅香純美觀,是當地普遍存在的一種民間食物

分布位置

主要分布在韶關始興馬市鎮、太平鎮等地方。米粉餅分布廣泛,在始興個地方皆可找到,是當地民間的一種普遍存在的客家文化食物

製作材料

黃糖、米粉

製作方法

先是將黏米浸泡洗過,濾乾,放入鍋里炒脆,然後磨成米粉。做餅時,將米粉置於盆中,傾入糖漿攪和均勻,遂成餅料。再將餅料填滿於精心雕刻成金魚、蝴蝶或佛像等各種吉祥圖案的餅印裡面,之後用棒槌來回反覆滾壓結實,用竹片刮平,再用木錘往印子邊沿輕輕敲幾下,餅鬆動了,倒入竹篩上,一篩滿了,就置於內有炭火盆的籮筐上烘乾。待餅烘乾熟了,便收集放入不透風的陶埕子裡。要吃,隨時可取。米粉餅耐貯存,久貯不會走味變質。

米粉餅來歷

據說,始興人製作米粉餅的習俗與他們日出而作、日入而歸,勤勞生產、勤儉持家有關。原來他們為了節省勞作時間,多幹些活兒,中午往往不回家吃飯,於是發明了這種易做且攜帶方便的米粉餅作乾糧應 付中餐,就是小孩子餓了,也可拿來充飢。如今, 米粉餅已不僅僅作乾糧用了。每年的農曆臘月,始興鄉下家家戶戶都會做些米粉餅,用於過年品嘗和待客、送禮之用。新春佳節之際,親戚朋友來了,用米粉餅款待,表示待客親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