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類

奶類

奶類是指鮮奶以及所有以奶為主要原料製成的產品的總稱,包括原料奶、巴氏消毒奶、超高溫滅菌奶(簡稱UHA奶)、優酪乳、奶粉、煉乳、黃油、冰淇淋、雪糕、乾酪等產品。

基本信息

營養成分

1
奶類除不含膳食纖維外,幾乎含有人體需要的各種營養素。奶類的含水量為86%~90%,是一般食物中含水量最高的一種。因此,它的營養素含量與其他食物比較時,相對較低。
奶類的蛋白質含量為2%~4%。牛奶和羊奶含蛋白質較高,達3.5%~4.0%。蛋白質的組成,以酪蛋白為主,其次為乳白蛋白和乳球蛋白,此外還有血清白蛋白、免疫球蛋白以及酶等。
脂肪含量為3%~4%,馬奶含量較低,僅為1.1%。奶中脂肪顆粒小,呈高度分散狀態,消化率高。奶類尚含有少量亞油酸及卵磷脂。
奶類中糖類含量為4%~6%,其中主要是乳糖。乳糖有調節胃酸,促進胃腸蠕動和消化腺分泌的作用,還能助長乳酸桿菌的繁殖,並抑制腐敗菌的生長。因此,可改善幼兒腸道細菌叢的分布狀況。
礦物質在奶類中含量也較豐富,如等。每升牛奶可提供1200mg鈣,吸收利用率也很高,但是鐵含量很少。奶類中尚含有等多種微量元素。此外,奶中的成鹼元素(如鈣、鉀、鈉等)多於成酸元素(氯、硫、磷),因此奶類與蔬菜和水果一樣,屬於鹼性食品,有助於維持體內酸鹼平衡。
奶類中含有己知的各種維生素,尤以維生素A及維生素B2最為突出,奶中維生素因飼養條件、季節和加工方式不同而各有差異。如在牛棚中飼養,每升中含維生素A和胡蘿蔔素分別為377U和0.089mg;而在牧場放牧時,分別增至1266U和0.237mg;在有青飼料季節,奶類中胡蘿蔔素與維生素C含量較高,夏季日照多,維生素D含量也較高。

營養特點

1
奶類蛋白質的生理價值僅次於蛋類為85,也是一種優質蛋白,其中賴氨酸和蛋氨酸含量比較高,能補充穀類蛋白質胺基酸組成的不足,提高其營養價值。
奶類中膽固醇含量不多,而且奶中含有乳清酸,能降低血清膽固醇,故膽固醇過高的冠心病患者喝牛奶時,不必過分擔心。據實驗,飲用牛、羊奶,不但不會增高膽固醇反而會降低。非洲的馬賽民族,渴了不喝水,而是喝鮮牛奶,每人每日要喝幾升奶,其血脂含量並不高。
奶類所含糖類為乳糖,這對嬰幼兒來說,比較適合,但對某些沒有飲用牛奶習慣的成年人則不易接受,某些成年人食用了一定量的牛奶食品後,肚子又痛又脹,往往還伴有腹瀉。為什麼會出現這些症狀呢?原因是這些人小腸內乳糖酶的活性太低。乳糖酶是幫助乳糖消化的,如果乳糖酶不足或缺乏,奶中的乳糖不能被消化吸收,就會在結腸被細菌酵解而產生氣體,導致腹部脹氣、腹痛和腹瀉。哺乳動物剛出生時,乳糖酶活性一般都很高,隨著年齡的增長,該酶的活性越來越低,到成年後,活性已降到很低的水平了,所以嬰幼兒不耐受乳糖的人很少,而成人常年不喝牛奶者容易發生。因此,如果平時很少喝牛奶,在某些重要時刻來臨前(如學生聯考)不宜喝牛奶,以免因乳糖不耐受導致腹瀉發生,而造成不良後果。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