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武則天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圖書信息

作 者:吳江 著 何君 編
叢 書 名:實事求是說帝王
出 版 社:中國長安出版社
ISBN:9787801755506
出版時間:2009-04-01
版 次:1
頁 數:230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傳記 > 歷代帝王

編輯推薦

她聰慧敏俐,相面先生就驚嘆於她的龍睛鳳頸、方額廣頤。她膽識超人,權力就是制服所有烈馬最好的武器。她心如鐵石,殘忍與聰明、瘋狂與冷靜,在她身上得到了驚人的統一。她就是中華帝國歷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帝——武則天。本書為你講述的就是這位女皇帝傳奇的一生。

內容簡介

這是一個偉大的帝國。公元前221年是這個帝國的元年,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十三位彪炳史冊、震鑠中外的最傑出帝王改變了中華帝國的歷史軌跡,演繹著偉大的輝煌人生。他們應該,也必須有實事求是的歷史地位,他們是浪花淘不去的史詩英雄。讓我們拂去歷史的塵埃,還原文字背後這些鮮活的帝王,感悟一個古老帝國的輝煌與滄桑。

目錄

第一章 皇后之路
第一節 才女入宮
第二節 如意娘
第三節 嫵媚惑主
第四節 血腥宮廷
第五節 廢王立武
第二章 走向天后
第一節 整肅外朝
第二節 母儀天下
第三節 姓氏錄
第四節 遷 都
第五節 息兵富民
第六節 二聖臨朝
第七節 天后專權
第三章 變 局
第一節 天皇之死
第二節 臨朝稱制
第三節 廢帝殺子
第四章 斗 爭
第一節 徐敬業反
第二節 裴炎之獄
第三節 打擊宗室
第四節 武氏家族
第五章 則天皇帝
第一節 女 皇
第二節 神道設教
第三節 用人有術
第四節 控 權
第五節 酷 吏
第六章 還李歸唐
第一節 誰是天子兒
第二節 李武並貴
第三節 面首惹禍
第四節 女皇末路

精彩書摘

太宗為什麼推許徐氏而冷落武則天?恐怕是由於武則天所流露出的一種兇悍之氣。史文所載她對待烈馬的態度,便證明了這點。武則天頭腦清晰、治事有方,在宮中專管太宗皇帝的衣庫,自然非常幹練稱職。從武則天的作為上,太宗皇帝已經看出來,女人如此,確屬可怕。
太宗皇帝並不喜愛英明果斷的女人,他喜愛的女人要溫柔,要和順,要綽約多姿、嬌媚娛人,卻不必練達能幹。所以武則天身為皇帝近侍,入皇宮十幾年,仍然居才人之位。從14歲至26歲,正是性慾旺盛期,身邊又只有一個不愛她、比她大26歲的唐太宗。她只得在拘束限制之下過日子,侷促若轅下之駒。就此而論她的確是失敗的!
武則天雄心萬丈,卻大才難展,百事拂意,但她是不會認命的。她頭腦非常冷靜,抑鬱不達之情,決不形諸聲色。她把滿腹的情慾深藏起來,但平時還是一如既往地盡她的職責,小心侍奉皇上,幹練盡責,一絲不苟。她對宴請朝廷命婦的各種禮節已是相當熟練,決不會出錯。宴樂的組織也天衣無縫,她撰寫的歌詞古樸典雅,仿效《詩經》,配合宮廷樂曲,演唱起來酣暢淋漓。宮裡的各種祭祀活動,她也了如指掌。而她的興趣還是“聽政”,這種對處理朝政的關注,已經成為她的一種癖好。在“聽政”當中,武則天雖不能身體力行,但同樣得到了磨鍊。漸漸地,朝廷上例行的公事,她似乎很懂,對周圍的情形,也很了解。
令武則天在政治上加速成熟的是唐太宗晚年幾次立廢太子的事件。在這些複雜險惡的宮廷政治鬥爭中,武則天更明確了要為自己謀劃未來。
長孫皇后給太宗生了三個兒子,即李承乾、李泰、李治。長孫皇后死後,太宗對三個兒子都很疼愛。但儲君只有一個,而且按封建禮法,立嫡立長,這是避免宮廷之爭、國家得以穩定安寧的皇位繼承法。太宗自己雖以次子而有天下,但對這種禮法還是遵守的,何況太子承乾起初還令他滿意,李泰已封魏王,李治已封晉王,職分已明。但隨著時間的變化,一場奪嗣之爭終還是沒能避免。
晉王李治與太宗的性格相去甚遠,他生性仁慈懦弱。因此三子中太宗還是對太子和魏王李泰較為偏愛。爭奪儲位就是發生在這兩個兒子之間。
太子承乾少時聰慧敏捷,受到太宗的喜愛,因此被著力培養。在為高祖守孝的日子裡,他讓太子處理一些一般性的政務,自己在後掌舵,以鍛鍊太子處理朝政的能力。此後太宗每有出外,就令太子監國。但承乾年齡大了,卻越來越墮落,喜好聲色遊獵。在太宗面前一套,背著太宗又是一套。每在朝堂之上,說的都是忠孝仁義,言之諄諄,退到東宮就狎昵放蕩,不務正業。教導和輔佐太子的大臣孔穎達、于志寧、張玄素都是一代碩儒,他們對太子屢有勸諫。太子當面恭敬悔過,以博賢名,背後卻暗中派人暗算他們。太子的這些行徑傳到了太宗耳朵里,太宗對他大失所望。
魏王李泰是一個很有心計的人,又很有文采。他想通過立賢德之名來博父皇之寵,以離間的手段謀太子之位。因此他禮尊下士,對太宗也恭敬孝順。太宗對李泰的言行有好感,特地在魏王府設定文學館,讓他與有才學的人交往。每月給他的花銷比給太子的還多。還讓他居住武德殿,以示恩寵。
李承乾雖知李泰心懷叵測,卻仍不爭氣,做出種種無賴行徑。他讓家奴近百人學突厥語,穿突厥人服裝,跳突厥舞,學突厥人的樣子分設帳篷,盜取民間馬牛羊,烹煮大吃一頓。一次,他假裝突厥可汗死去,讓部下圍著死人跳舞,然後又突然一躍而起,嚇唬他們,連左右的人都說他是個瘋子。又有一次他對周圍的人說:“我當天子後要隨心所欲地行事,誰敢勸諫,我就殺死他,殺他個五百人,誰還敢勸諫呢?”他的種種表現顯示他根本沒有能力做太宗的後繼者。魏王李泰進一步將駙馬都尉柴令武、房遺愛等收至門下,讓他們網羅心腹,結交朝中大臣,加快了逼儲的步伐。李承乾得知更害怕了,派人暗殺魏王不成,就派人假稱魏王門客到玄武門上書,假造魏王種種罪行。太宗派人追查,結果卻是子虛烏有。
數計不成,太子的一腔怒火競撒向父皇,網羅一幫對太宗有怨言的人,如太宗庶弟漢王李元昌、大將侯君集等,喝血酒盟誓,謀奪兵權。
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太宗的第五個兒子齊王祜謀反。太子聽說,開玩笑地說:“齊王佑也想反嗎?怎么不和我連謀呢?我宮西牆到大內不過二十步遠,隨時就可至,比齊王近便多了。”誰知他的部下有人參與了齊王造反,被捕後就把太子謀反的事抖了出來。太宗派長孫無忌、房玄齡等幾位大臣會同刑部核查,查出太子確有謀反言行。太宗大怒,把太子李承乾貶為庶人,殺漢王李元昌、侯君集等同黨。
太子倒了,該立誰呢?在太宗心中,李泰個性和才幹都與自己接近,按長幼次序,也應該是立李泰。但是,朝中就太子人選的意見卻分為兩派。一派是以宰相劉洎、岑文本為代表的山東和南方的庶族地主,他們主張立李泰;另一派是以長孫無忌為代表的關隴集團,他們支持立李治。李泰處事很有魄力,但注重手段,當權後有可能打擊關隴集團。李治處事卻又太過仁弱,可能導致大權旁落。
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太宗最終決定立晉王李治為太子。他攜李治至兩儀殿,派人召來長孫無忌、房玄齡、李勛、褚遂良四位心腹大臣,說起立嗣事。長孫無忌勸太宗道:“立儲事大,陛下想立誰,不妨早做定奪,免得拖下去壞事。”太宗說:“我已想立晉王李治,恐眾臣不擁戴。”無忌忙說:“臣奉詔,誰若不同意,請殺掉他。”太宗乃對李治說:“你舅父擁護你當太子,你應當拜謝他。”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最沒有可能做皇帝的李治,當上了太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