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格斯堡戰役

954年,匈牙利人又一次來到德意志王國,他們不是來逛街,這次的目的和以前一樣,是來打劫的。 一番惡戰,匈牙利軍不敵,敗下陣來。 為了徹底殲滅這支匈牙利軍,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奧托決定一鼓作氣,乘勝追擊。

簡介

公元955年8月 5萬名馬扎爾人的輕裝騎兵自匈牙利侵入巴伐利亞並包圍奧格斯堡,遭德意志主教突然反擊。第二天,德意志國王奧托一世率兵1萬到達戰場,與馬扎爾人城外交戰。馬扎爾人初戰告捷。後來,一向與奧托一世有隙的洛林公爵“紅鬍子”康拉德居然率援軍趕到。身披鎧甲的德國騎兵終於取勝。馬扎爾人傷亡慘重,倉皇向東逃竄,據說僅有數人生還。但康拉德不幸在得勝之時陣亡。

背景

大約833年,馬扎爾人(即匈牙利人)生活在頓河和第聶伯河之間的列維底亞,屬突厥可薩大帝國的保護之列。近850年,或860年時,被佩切涅格突厥人趕出列維底亞,進入阿特爾庫祖。大約在880年到達多瑙河三角洲。
當時,日耳曼尼亞的國王阿爾弗雷德在與大摩拉維亞國(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匈牙利西部)的斯拉夫王斯維雅托波爾克打仗,他決定像拜占庭一樣向匈牙利人求援。阿爾帕德匆忙趕來打敗了斯維雅托波爾克,後者在戰爭中消失(895年),大摩拉維亞國崩潰,匈牙利人占領和一直居住在以後以他們的名字命名的這一國家裡(899年)。
他們的部民們由此出發去劫掠歐洲。他們入侵義大利,兵鋒遠至帕維亞(900年)。在德國,他們打敗了最後一位加洛林王朝的國王、幼童路易斯(910年)。他們對洛林919年)發起攻擊,放火燒了帕維亞,越過阿爾卑斯山到達法蘭克王國勃艮第普羅旺斯924年)。緊接著是對香巴尼地區的阿蒂尼(926年)的攻擊,掠奪了蘭斯、桑斯、貝利(93年),洗劫洛林、香巴尼、勃艮第(954年)。阿提拉時代又來到了。而且似乎沒有盡頭。

戰役經過

954年,匈牙利人又一次來到德意志王國,他們不是來逛街,這次的目的和以前一樣,是來打劫的。
955年,囂張至極的匈牙利竟然派出萬餘騎兵侵入巴伐利亞、士瓦本,當地軍隊抵擋不住,被殺得潰不成軍,奧格斯堡被包圍了。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奧格斯堡戰役的序曲。(也稱作萊希費爾德戰役)
慶幸的是,此時的德意志王國已經不是捕鳥者亨利一世在位時可比了。亨利一世時期,國家並不統一,他只能依靠自己的領地和兵力對付匈牙利人。為了抵擋匈牙利人的入侵,在邊境地區修築了大量城堡,並訓練了一支精銳騎兵。一個意外的收穫是,這支騎兵幫助他兒子奧托大帝平定了德意志內亂,使那些目空一切的公爵們俯首稱臣,王權集中在了奧托手中,他可以動員足夠的兵力進行對抗。
正是這些前期工作,使得原本四分五裂的德意志王國空前壯大,也使得它能夠抵擋住這次匈牙利人發動的瘋狂侵襲。
會兵的命令立刻下發到各個公國,就連藩屬波希米亞也得到了相同的命令。不久,包括王室在內,巴伐利亞、波希米亞等八支軍隊集合在了一起。
奧托御駕親征,率領軍隊浩浩蕩蕩增援奧格斯堡。接近奧格斯堡時,卻接到了奧格斯堡失守的訊息。
奧格斯堡失守了,但是這並沒有影響奧托的信心,他繼續指揮軍隊殺向奧格斯堡,一定要奪回要塞,趕走匈牙利人。
955年8月10日,兩軍對陣。
匈牙利軍素以兇猛、剽悍著稱,但是自從入侵德意志以來,他們連續作戰,身心已經十分疲憊。此時又正值盛夏,烈日炎炎,匈牙利騎兵們口乾舌燥,他們下意識地用舌頭舔著乾裂的嘴唇,抬起頭看看太陽,被刺眼的陽光照得又低下了頭。他們本就累乏的身體在驕陽曝曬下,感覺更加沉重。
德軍中一些部隊都曾是匈牙利的手下敗將,可是奧托麾下的騎兵卻是精銳之極,在長期與匈牙利人作戰中,百般磨練,對敵軍相當熟悉,而且德軍的士氣不俗,誓有將敵人趕出國門之心,勝負在剛開始布陣的時候就已經初見分曉了。
一番惡戰,匈牙利軍不敵,敗下陣來。德軍大獲全勝,並且奪回了奧格斯堡。
這次失利只是匈牙利軍厄運的開始,更大的災難還在後面呢,死神已經開始撫摸他們的靈魂了。
匈牙利軍撤退了,可是他們還會捲土重來,這是五十年來他們的一貫作法,不定期、不分時間的想來就來,拿西歐當成超市、電影院了。
為了徹底殲滅這支匈牙利軍,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奧托決定一鼓作氣,乘勝追擊。那么下面的戰術該是什麼呢――切斷敵軍的退路。
第二天,當匈牙利軍撤退到距奧格斯堡約6公里的萊希河上游,正準備渡河的時候,他們發現德軍已經在河右岸布開了陣勢,刀槍耀眼,盔明甲亮,旌旗隨風撲嘍嘍作響。德軍士兵一個個目露凶光,為首的一人頭戴王冠,不是奧托,又是何人,他那炯炯放光的眼神似乎在說:“爾等還往哪裡逃?”
匈牙利統帥大吃一驚,情急之下,他違反常規地命令軍隊渡河強攻,企圖衝到右岸,撕開一道缺口。匈牙利騎兵一個個揮著馬刀,吶喊著沖入河中,馬蹄在水中舞著步子,濺起無數水花。
騎兵作戰靠的是機動性和衝擊力,可是河水抵消了這兩個優勢,衝到右岸的匈牙利騎兵面臨的只有兩個字――死亡。
嚴陣以待的德軍奮起抵抗,匈牙利騎兵損失慘重,在岸邊和河裡留下無數死屍,河水早已被染成紅色,載著屍體流向遠方。
匈牙利統帥急得團團轉,正面突擊看來是沒用了,那就從側翼偷襲吧。他派出一支部隊,迂迴渡河。
不久,這支騎兵落荒逃了回來。統帥瀉了氣,知道自己的計畫失敗了,德軍早就防著他這一手呢。他嘆了口氣,繼續指揮軍隊從正面進攻,怎么著也得殺出條血路,趕緊回家呀。
好一場廝殺,直殺到太陽落山,又從太陽落山殺至日上三竿,匈牙利軍始終沒能突破德軍的防線。
曹劌說過: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現在匈牙利軍的士氣該竭了,奧托怒吼一聲,率領軍隊由防守轉為了反攻。匈牙利軍哪能抵擋得住啊,迅速崩潰。
萬餘匈牙利騎兵幾乎被全部殲滅,奧托粉碎了匈牙利人西進的企圖,從此解除了東部邊陲的威脅,捍衛了德意志的完整,並使國土向東擴展。

影響

奧托自此以後名聲大噪,威望如日中天,使國家領土擴張,統治更為鞏固,其後他入侵,攻入義大利,將教皇握於掌中,並成功加冕為皇帝,建立了神聖羅馬帝國。
匈牙利人在奧格斯堡戰役失敗後,轉向定居生活,匈牙利王瓦伊克皈依了基督教,被命名為斯提芬,在聖斯提芬的統治下(997-1038年在位,他先稱大公,後稱國王),匈牙利人開始了新的事業。直到當時一直威脅著歐洲的匈牙利民族將成為它的可靠的保衛者,即“基督教之盾”,使歐洲免遭亞洲蠻族的攻擊;從13世紀的蒙古人入侵到17世紀的奧斯曼人的擴張,匈牙利人的生涯是堅持不懈的英勇和光榮的十字軍軍人的生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