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曼一世[奧斯曼帝國的創建者]

奧斯曼一世[奧斯曼帝國的創建者]
奧斯曼一世[奧斯曼帝國的創建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奧斯曼土耳其語: عثمان بن أرطغل, 現代土耳其語:Sultan I. Osman,1258年-1326年,1280—1326年在位,以下括弧中均為現代土耳其語。),奧斯曼帝國的創立者和第一位埃米爾。他開始時是從父親俄圖格雷處繼承了貝伊加齊的稱號。但後來他的統一和征服活動使他成為一個大帝國的奠基人。奧斯曼也許是歷史上名聲最響的帝王了,他的名字成為土耳其帝國的國號延續了600多年,這個龐大的帝國地跨亞非歐三大洲,扼住大陸交通的咽喉,曾長期是世界上最強大,最繁榮的帝國之一。

主要功績

奧斯曼一世奧斯曼一世

奧斯曼是一個傑出的軍事家和組織者,在他領導下奧斯曼國家不斷發展壯大。他成功的原因除了個人出色的才能之外,還有以下幾點:1、他高舉聖戰的大旗,以神的名義,將宗教的和半宗教的團體凝聚在自己旗下,匯集成一股強大的力量;2、他對聖戰中立功的人慷慨地賜予土地,從而贏得人心;3、他胸懷廣闊,除了土耳其人之外,還接納了大量其他民族的穆斯林戰士,甚至能容納非穆斯林。

幸運的婚姻提高威望

奧斯曼以其才能和氣度得到德高望重的伊斯蘭教蘇菲派長老謝赫的賞識,娶了謝赫的女兒馬勒哈。這場幸運的婚姻大大幫助了奧斯曼的霸業,因為謝赫的聲望,更多的穆斯林戰士投奔到奧斯曼旗下。謝赫在奧斯曼即位之時,曾向他贈送了寶劍“勝利之劍”,此劍後來成了奧斯曼帝國歷代君主即位時受贈的聖物。

擴張到拜占庭帝國

奧斯曼一直避免向他的前宗主國羅姆蘇丹國開刀,羅姆蘇丹國滅亡之後,由於國力尚不夠強大,出於策略,他又承認統治波斯的伊兒汗國為宗主國,曾代表小亞細亞各公國向這個蒙古朝廷納貢。奧斯曼擴張的主要目標是異教徒的拜占庭帝國。千年古國拜占庭此時已如身患痼疾的老人,它的軍隊主要是僱傭軍,又不再有東征的十字軍給它支援,在真主名下團結一致的奧斯曼人攻擊下節節敗退。

通向歐洲之夢

奧斯曼先後占領的拜占庭城市有厄斯基色希爾、萊夫凱、卡加希薩爾、伊內格勒和耶尼謝希爾等地。他因為在1301年在巴法埃農戰役中擊敗拜占庭軍隊,而贏得了“貝伊”的稱號。他占領小亞細亞西北部的美朗諾爾城之後,將該城改名為卡加希薩爾,並遷都於此,作為進一步前進的據點。

接著,奧斯曼將目標指向了拜占庭帝國在小亞細亞最後的據點——布魯沙,只要拿下了布魯沙,通向歐洲的馬爾馬拉海峽便展現在眼前。這場圍攻戰進行得非常艱苦,前後持續了9年之久。在即將破城之時,奧斯曼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

對拜占庭的作戰

奧斯曼一世從一繼位就有明確的目標,他要做的就是要把本民族從部落變成一個國家,使西遷的突厥人成為拜占庭平起平坐的民族。而這最重要的就是要打敗拜占庭帝國,另一方面則體現在和土庫曼人保持良好的外交的關係。

奧斯曼一世制定了一系列的軍事計畫,他首先在自己勢力的邊境上設定了三個公國,這三個公國分別面對黑海、尼米梅地亞和尼西亞,三個公國的首領分別由一位烏茨貝伊擔任,他們的職責是不斷的搶掠的拜占庭的財物,削弱其實力。接著奧斯曼親率軍隊從多里萊烏梅(Dorylaeum,今天土耳其共和國的埃斯謝希爾。)進入弗里吉亞北部的荒原,穿越此處的關隘後,抵達富饒的比提尼亞平原,在此與拜占庭的領主決戰。奧斯曼是出色的戰略家,他並沒有完全從正面戰場打擊敵人,而是首先通過財富收買了一部分意志不堅定的領土,再利用聯姻獲得另一部分領主的支持,最後那些既不能收買,也不願意聯姻的領土,他才對其發動直接的戰爭,將他們消滅。

1300年,塞爾柱帝國徹底崩潰,奧斯曼更無後顧之憂,他發動了規模更大的擴張戰爭,很快取得了一個重要的城市:耶尼謝希爾(Yenishir)。奧斯曼將此城定為首都,奧斯曼公國成立,從此開始了這支突厥人從遊牧民族向定居民族轉化的歷史進程。

戰略性的擴張

立國之後,奧斯曼繼續擴張領土,這並非盲目的,他有個明確的目標,就是最終拿下拜占庭在安納托利亞最重要的城市布爾薩! 奧斯曼一世時期奧斯曼帝國的疆域

當時的安納托利亞的情況比較混亂,由於塞爾柱帝國的滅亡,很多部落成為獨立的國家,他們的動向將決定著安納托利亞的霸主之爭,不過來自蒙古人伊爾汗國的威脅,遏制了這些國家的發展,並強迫他們成為附庸。奧斯曼亦向伊爾汗國稱臣,作出和這些國家共事一主的樣子,以得到他們的支持,或者說讓他們在自己和拜占庭之間保持著中立。奧斯曼的外交策略是完全正確的,因為這可以讓他肆無忌憚的繼續對拜占庭用兵。至1308年,他的勢力已經大幅擴張,幾乎占領了安納托利亞的西北部。其中最重要的是從伊內格爾(Ineg?l)到薩卡里亞河的這片土地,他切斷了布爾薩與尼西亞的聯繫,使布爾薩在陸地上失去了出口。不過君士坦丁堡仍然可以從海路向布爾薩提供物資援助。

圍攻布爾薩

布爾薩位於烏盧達山(Uludag)山腳,易守難攻。奧斯曼認為不宜強兵硬戰,而必須切斷該城與君士坦丁堡的聯繫,使其最終無糧投降。所以奧斯曼的軍隊,發動了對穆達尼亞港的進攻,並獲得勝利。君士坦丁堡再也不能向布爾薩輸出物資,此時是1321年。

布爾薩在絕路之上,仍然堅持著,被圍三年後,也就是1324年,奧斯曼去世,其子奧爾汗(Orhan,也作烏爾汗)繼位!奧爾汗繼續圍攻布爾薩,1326年,布爾薩投降,奧斯曼人進駐,定為新的首都,這對於這個民族來說是件非常重要的事,因為其意味著奧斯曼成為了一個真正的國家實體,它擁有了確定的領土與邊疆、政府和定居的居民。美國著名歷史學教斯坦福先生在這裡寫道:“占據布爾薩,奧斯曼人最後的遊牧紐帶斷裂了。”

身後

1326年,奧斯曼給他兒子烏爾汗留下了“要公正、仁慈、珍視學者、保護人民”的遺囑之後,就撒手人寰了。烏爾汗攻占了布魯沙,並遷都至此,將奧斯曼的遺體葬於此城,布魯沙從此成為奧斯曼人的聖城。烏爾汗在位時期,奧斯曼國家繼續發展壯大。奧斯曼帝國從創始人奧斯曼到第10代蘇丹蘇萊曼大帝,300多年間一直保持上升趨勢(中間雖曾被帖木兒打敗過,但強勢不改),他的後繼者中烏爾汗、穆拉德一世、穆罕默德二世、謝里姆一世、蘇萊曼一世都是不世出的優秀統帥,使帝國的領土如氣球一樣越吹越大,直至滅了千年古國拜占庭,傲視三大洲。

征服與統治

1299年,奧斯曼一世宣布他的國家為一個獨立公國。1301年就進攻已經衰落的拜占庭帝國,占領了拜占庭統治搖搖欲墜的拜占庭小亞細亞大部分。蠶食了像以弗所的拜占庭在小亞細亞的要塞。並於1317年進攻靠近拜占庭國都君士坦丁堡的重鎮而防備更嚴的布魯沙,拜占庭軍一直頑強抵抗。直到最後喪失了招架之力,拜占庭於1326年(即圍攻布魯沙第10年)放棄抵抗,宣布投降。但奧斯曼一世已身染重病。還沒來得及遷都布魯沙就於不久後去世了。他的子孫後代遷都布魯沙後將奧斯曼一世葬於布魯沙城中的清真寺。繼任的奧爾漢則繼續進攻拜占庭帝國,對外擴張。很快便占領尼西亞和拜占庭在小亞細亞所有地區。

帝國時間表

01奧斯曼一世(Osman I) 1280——1324

02奧爾汗(Orkhan) 1324——1359

03穆拉德一世(Murat I) 1360——1389

04巴耶塞特一世(Bayezid I) 1389——1402

大空位期(Interregnum) 1402——1413

05穆罕默德一世(Mehmet I) 1413——1421

06穆拉德二世(Murat II) 1421——1444)(1446——1451復位)

07穆罕默德二世(Mehmet II) 1444——1446(1451——1481復位)

08巴耶塞特二世(Bayezid II) 1481——1512

09賽利姆一世(哈里發) 1512——1520;1517年任哈里發之位

10蘇萊曼一世(Süleyman I) 1520——1566

11塞利姆二世(Selim II) 1566——1574

12穆拉德三世(Murat III) 1574——1595

13穆罕默德三世(Mehmet III) 1595——1603

14艾哈邁德一世(Ahmetd I) 1603——1617

15穆斯塔法一世(Mustafa I) 1617——1618(1622——1623復位)

16奧斯曼二世(Osman II) 1618——1622

17穆拉德四世(Murat IV) 1623——1640

18易卜拉欣一世(Ibrahim) 1640——1648

19穆罕默德四世(Mehmet IV) 1648——1687

20蘇萊曼二世(Süleyman II) 1687——1691

21艾哈邁德二世(Ahmetd II) 1691——1695

22穆斯塔法二世(Mustafa II) 1695——1703

23艾哈邁德三世(Ahmetd III) 1703——1730

24馬哈茂德一世(Mahmud I) 1730——1754

25奧斯曼三世(Osman III) 1754——1757

26穆斯塔法三世(Mustafa III) 1757——1774

27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Abd al-Hamid I) 1774——1789

28塞利姆三世(Selim III) 1789——1807

29穆斯塔法四世(Mustafa IV) 1807——1808

30馬哈茂德二世(Mahmud II) 1808——1839

31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Abd al-Mejid) 1839——1861

32阿布杜勒阿齊茲(Abd al-Aziz) 1861——1876

33穆拉德五世(Murat V) 1876

34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Abd al-Hamid II)1876——1909

35穆罕默德五世(Mehmet V) 1909——1918

36穆罕默德六世(Mehmet VI) 1918——1922【奧斯曼帝國最後一位蘇丹】

配圖

奧斯曼一世奧斯曼一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