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利交易類型

套利活動是國際間在進行外匯交易時的又一常見做法,其實質是利用兩國利率之差與兩國貨幣掉期率不一致的機會來獲利。在外匯業務活動中,特別大的跨國公司通過遠期交易來進行套取利息的活動,是相當普遍的。由於套利活動的原理是"利息率平價理論",因此,我們應先了解"利息率平價理論",但為避免重複,我們在此僅闡明其做法。
套利活動根據其是否對外匯風險進行防範,而分為"不拋補的套利"和"拋補的套利"
l.不拋補的套利(uncovered Interest rate arbitrage) 所謂不拋補的套利,主要是利用兩國市場的利息率差異,把短期資金從利率較低的市場調到利率較高的市場進行投資,以謀取利息差額收入。 例如,若美國三個月的國庫券利率為8%,而英國三個月期的短期國庫券利率為10%,如三個月後英鎊對美元的匯率不發生變化,則投資者在出售美國國庫券後,將所得的資金從美國調往倫敦購買英國國庫券,就可以穩獲2%的利差收入。具體計算如下: 設一人在紐約擁有100萬美元資產,如投資於美國國庫券(三個月期),利率為8%,本利共為108萬美元。但此時若他進行套利,則獲利便可增加。如即期市場匯率為£1= $2.00,則他在即期市場賣出100萬美元,獲50萬英鎊。他將50萬英鎊調往倫敦並投資於三月期英國國庫券,三個月後可獲利 55萬英鎊〔50×(l+10%)〕。這時,若美元對英鎊匯率沒有發生變化,那么,他將在倫敦投資的收益 55萬英鎊換成美元則為110萬美元,比他不進行套利交易多賺2萬美元。
2.拋補的套利 指套利者在把資金從甲地調往乙地以獲取較高利息的同時,還通過在外匯市場上賣出遠期的乙國貨幣以防範風險。 援引上例,套利者不將100萬美元投資於美同國庫券以謀取8%的利息收入,而是在即期市場上將這筆美元賣出以換得英鎊,隨後將錢調往倫敦投資於利率10%的英國三個月短期國庫券,由此他在三個月後可獲得55萬英鎊。 在這同時,套利者馬上在遠期外匯市場上訂立契約,賣出三個月的55萬英鎊以買進美元。為簡便計算,仍設匯率為£1=$2.00,這樣三個月後他可穩獲110萬美元收入。 投資者之所以要在將英鎊調入倫敦的同時,在外匯遠期市場上售出英鎊,購買美元,其原因是防止美元升值。如上例所述,如套利者不進行"拋補"(即在即期賣出的同時,遠期買進,或相反),則當他投資於英國三個月國庫券後獲得55萬英鎊時,若美元與英鎊匯率變為£1=.90,則55萬英鎊只能合為104.5萬美元,而套利者本來投資於美國國庫券卻可得108萬美元,結果由於美元升值他虧損了3.5萬美元。 一般說來,在浮動匯率體系下,匯率在三個月內不發生變化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套利者在進行會利的同時,又進行拋補,才是既防範匯率風險,又可獲得利息收入的安全之策。

套利交易基礎知識

一、定義
在外匯市場,存在一種交易方法,是全世界最流行的交易方法之一,經常可以在外匯報導中聽到它,日元被認為是這種交易盛行的罪魁禍首,這類交易被稱為套息交易。套息交易首先是借入一個低息貨幣,然後用借來的資金買入一個高息貨幣,當然套息交易肯定要借用槓桿進行,這樣才能極大的提高收益水平。套息交易廣義來講就是套取兩種資產之間的息差。
二、運作過程
在外匯市場,貨幣是以貨幣對的形式進行交易的,如果投資者買入USD∕CHF,那么實際上是在買入美元同事賣出瑞士法郎,賣出的貨幣需要支付利息,買進的貨幣可以得到利息。套息交易的特別之處在於利息的支付根據頭寸在每個交易日進行。技術上來講,所有的頭寸在市場結束的時刻都要了結。如果持有一個留到第二天的頭寸是不可能的。交易商結束投資者的頭寸然後再幫投資者開例頭寸,接著他們向投資者支付或者收取過夜利息,這個利息就是兩種貨幣之間的息差。這就是持有一個頭寸到第二天支付的成本,也就是展期費用。息差交易的運作過程實際上就是買入一個貨幣對,並且持有一年或其他時間,將獲得正的息差,如貨幣對升值,則還有價差收益。
打個比方,一位投資者入金10000美金,買入一組可以帶來5%息差的貨幣對,使用100倍槓桿,可以用10000控制1000000價值的貨幣對,每年可收到這么多價值的5%的利息,如果貨幣對漲了,還有價差收益。
三、交易風險
所有的交易都是有風險的,AETOS美匯國際炒外匯套息交易也不例外,所以在進行交易之前,必須評估所面臨的最大風險,做最壞的打算。進行每一筆套息交易時,必須注意限制風險,設定止損。
四、交易準則
尋找一個利息差異大的貨幣對
尋找一個貨幣對處在一個明顯的趨勢中,這樣既可以獲得利息,也可以防止貨幣對貶值,並且可以掙取價差。
息差交易也是在特定環境下的交易形式,因為任何事情都會發生變化的,利率和息差也會有變化。

種類

跨期套利是套利交易中最普遍的一種,是利用同一商品但不同交割月份之間正常價格差距出現異常變化時進行對沖而獲利的,又可分為牛市套利(bullspread)和熊市套利(bearspread兩種形式。例如在進行金屬牛市套利時,交易所買入近期交割月份的金屬契約,同時賣出遠期交割月份的金屬契約,希望近期契約價格上漲幅度大於遠期契約價格的上帳幅度;而熊市套利則相反,即賣出近期交割月份契約,買入遠期交割月份契約,並期望遠期契約價格下跌幅度小於近期契約的價格下跌幅度。
跨市套利是在不同交易所之間的套利交易行為。當同一期貨商品契約在兩個或更多的交易所進行交易時,由於區域間的地理差別,各商品契約間存在一定的價差關係。例如倫敦金屬交易所(LME)與上海期貨交易所(SHFE)都進行陰極銅的期貨交易,每年兩個市場間會出現幾次價差超出正常範圍的情況,這為交易者的跨市套利提供了機會。例如當LME銅價低於SHFE時,交易者可以在買入LME銅契約的同時,賣出SHFE的銅契約,待兩個市場價格關係恢復正常時再將買賣契約對沖平倉並從中獲利,反之亦然。在做跨市套利時應注意影響各市場價格差的幾個因素,如運費、關稅、匯率等。
跨商品套利指的是利用兩種不同的、但相關聯商品之間的價差進行交易。這兩種商品之間具有相互替代性或受同一供求因素制約。跨商品套利的交易形式是同時買進和賣出相同交割月份但不同種類的商品期貨契約。例如金屬之間、農產品之間、金屬與能源之間等都可以進行套利交易。
交易者之所以進行套利交易,主要是因為套利的風險較低,套利交易可以為避免始料未及的或因價格劇烈波動而引起的損失提供某種保護,但套利的盈利能力也較直接交易小。套利的主要作用一是幫助扭曲的市場價格回復到正常水平,二是增強市場的流動性。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