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重生理學技術與進展

失重對血液系統的影響 失重對血液系統的影響 失重對免疫系統的影響

基本信息

書名:失重生理學基礎與進展
圖書編號:2461164
出版社:國防工業出版社(圖書發行部)(新時代出版社
定價:35.0
ISBN:711805000
作者:沈羨雲
出版日期:2007-08-01
版次:
開本:21cm
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篇 失重生理學基礎
第1章 概論
1.1 失重生理學的形成和發展
1.2 失重時人體生理系統變化的總起因
1.3 失重生理學研究的初步結論
1.4 失重適應期和再適應期
第2章 失重對神經系統的影響
2.1 失重時感覺功能的變化
2.2 失重時平衡一運動系統的變化
2.3 航天運動病
2.4 腦調節功能紊亂
2.5 失重對神經反射的影響
第3章 失重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
3.1 心臟
3.2 血管
3.3 心血管調節功能
第4章 失重對血液系統的影響
4.1 血量
4.2 紅細胞
4.3 血液流變性
4.4 血量下降的機理
第5章 失重對體液調節系統的影響
5.1 航天中的研究
5.2 失重和模擬失重時水和電解質的變化
5.3 失重對腎功能的影響
5.4 水鹽代謝紊亂的機理
5.5 失重水鹽代謝紊亂對機體的影響
第6章 失重對肌肉系統的影響
6.1 骨骼肌的結構、分類和功能
6.2 失重對骨骼肌的影響
6.3 引起失重肌萎縮的原因
6.4 失重時肌肉系統改變對機體的影響
第7章 失重對骨骼系統的影響
7.1 失重對骨質代謝的影響
7.2 失重時骨丟失機理
7.3 失重骨丟失的危害
第8章 失重對免疫系統的影響
8.1 免疫器官
8.2 非特異性免疫功能
8.3 細胞免疫功能
8.4 體液免疫功能
8.5 航天免疫功能變化的機理
8.6 對機體的影響
第9章 失重效應的防護措施
9.1 航天員的選拔
9.2 航天員的生物醫學訓練
9.3 飛行中的一般對抗措施
9.4 飛行中的特殊對抗措施
9.5 失重骨丟失的防護
9.6 飛行後的康復和治療
參考文獻
第二篇 失重生理學研究進展
第1章 空間醫學實驗研究的進展
1.1 空間人體實驗
1.2 空間動物實驗
1.3 國際空間站上的醫學實驗
1.4 航天科學技術對醫學發展的貢獻
第2章 失重神經科學研究進展
2.1 空間運動病機理及防護的研究
2.2 空間定向機制研究進展
2.3 失重腦功能研究進展
第3章 航天員立位耐力下降研究進展
3.1 立位耐力下降機理的研究
3.2 立位耐力下降對抗措施的研究
第4章 失重血液學研究進展
4.1 失重對血漿容量的影響
4.2 失重對紅細胞質量的影響
4.3 防護和研究方向
第5章 失重肌萎縮研究進展
5.1 失重性肌萎縮
5.2 失重肌萎縮對抗措施研究進展
第6章 失重骨骼系統研究進展
6.1 生物因子與骨質疏鬆
6.2 重力刺激與骨細胞
6.3 骨骼的功能適應性理論
6.4 有限元技術在失重骨丟失研究中的套用
第7章 失重對肺循環影響研究進展
7.1 失重對肺循環的影響
7.2 失重對肺功能的影響
7.3 變化機理
7.4 進行失重肺循環和肺功能研究的意義
第8章 航天免疫學研究進展
8.1 航天與免疫
8.2 神經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和空間飛行
參考文獻
第三篇 失重生理學研究的實驗設計和技術
第1章 失重生理學研究的實驗設計
1.1 失重生理學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1.2 實驗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
第2章 失重生理學研究中的模擬技術
2.1 建立地面模型的意義
2.2 常用的重力模擬方法
第3章 航天醫學研究中的數學模型
3.1 數學模型
3.2 航天醫學研究中數學模型的套用
第4章 前庭功能研究和檢測技術
4.1 前庭一軀體反射功能檢測
4.2 前庭功能檢查方法
第5章 心血管功能研究和檢查技術
5.1 立位耐力檢查
5.2 運動耐力檢查
5.3 人心血管調節功能檢測
5.4 動物心血管實驗研究技術
第6章 血液學和水鹽代謝研究技術
6.1 空間血液和代謝物採集技術
6.2 血液學研究技術
6.3 水鹽代謝研究技術
第7章 其他生理系統的實驗技術
7.1 骨骼系統
7.2 肌肉系統
7.3 免疫系統
參考文獻
縮略詞
目錄:
第一篇 失重生理學基礎
第1章 概論
1.1 失重生理學的形成和發展
1.2 失重時人體生理系統變化的總起因
1.3 失重生理學研究的初步結論
1.4 失重適應期和再適應期
第2章 失重對神經系統的影響
2.1 失重時感覺功能的變化
2.2 失重時平衡一運動系統的變化
2.3 航天運動病
2.4 腦調節功能紊亂
2.5 失重對神經反射的影響
第3章 失重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
3.1 心臟
3.2 血管
3.3 心血管調節功能
第4章 失重對血液系統的影響
4.1 血量
4.2 紅細胞
4.3 血液流變性
4.4 血量下降的機理
第5章 失重對體液調節系統的影響
5.1 航天中的研究
5.2 失重和模擬失重時水和電解質的變化
5.3 失重對腎功能的影響
5.4 水鹽代謝紊亂的機理
5.5 失重水鹽代謝紊亂對機體的影響
第6章 失重對肌肉系統的影響
6.1 骨骼肌的結構、分類和功能
6.2 失重對骨骼肌的影響
6.3 引起失重肌萎縮的原因
6.4 失重時肌肉系統改變對機體的影響
第7章 失重對骨骼系統的影響
7.1 失重對骨質代謝的影響
7.2 失重時骨丟失機理
7.3 失重骨丟失的危害
第8章 失重對免疫系統的影響
8.1 免疫器官
8.2 非特異性免疫功能
8.3 細胞免疫功能
8.4 體液免疫功能
8.5 航天免疫功能變化的機理
8.6 對機體的影響
第9章 失重效應的防護措施
9.1 航天員的選拔
9.2 航天員的生物醫學訓練
9.3 飛行中的一般對抗措施
9.4 飛行中的特殊對抗措施
9.5 失重骨丟失的防護
9.6 飛行後的康復和治療
參考文獻
第二篇 失重生理學研究進展
第1章 空間醫學實驗研究的進展
1.1 空間人體實驗
1.2 空間動物實驗
1.3 國際空間站上的醫學實驗
1.4 航天科學技術對醫學發展的貢獻
第2章 失重神經科學研究進展
2.1 空間運動病機理及防護的研究
2.2 空間定向機制研究進展
2.3 失重腦功能研究進展
第3章 航天員立位耐力下降研究進展
3.1 立位耐力下降機理的研究
3.2 立位耐力下降對抗措施的研究
第4章 失重血液學研究進展
4.1 失重對血漿容量的影響
4.2 失重對紅細胞質量的影響
4.3 防護和研究方向
第5章 失重肌萎縮研究進展
5.1 失重性肌萎縮
5.2 失重肌萎縮對抗措施研究進展
第6章 失重骨骼系統研究進展
6.1 生物因子與骨質疏鬆
6.2 重力刺激與骨細胞
6.3 骨骼的功能適應性理論
6.4 有限元技術在失重骨丟失研究中的套用
第7章 失重對肺循環影響研究進展
7.1 失重對肺循環的影響
7.2 失重對肺功能的影響
7.3 變化機理
7.4 進行失重肺循環和肺功能研究的意義
第8章 航天免疫學研究進展
8.1 航天與免疫
8.2 神經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和空間飛行
參考文獻
第三篇 失重生理學研究的實驗設計和技術
第1章 失重生理學研究的實驗設計
1.1 失重生理學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1.2 實驗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
第2章 失重生理學研究中的模擬技術
2.1 建立地面模型的意義
2.2 常用的重力模擬方法
第3章 航天醫學研究中的數學模型
3.1 數學模型
3.2 航天醫學研究中數學模型的套用
第4章 前庭功能研究和檢測技術
4.1 前庭一軀體反射功能檢測
4.2 前庭功能檢查方法
第5章 心血管功能研究和檢查技術
5.1 立位耐力檢查
5.2 運動耐力檢查
5.3 人心血管調節功能檢測
5.4 動物心血管實驗研究技術
第6章 血液學和水鹽代謝研究技術
6.1 空間血液和代謝物採集技術
6.2 血液學研究技術
6.3 水鹽代謝研究技術
第7章 其他生理系統的實驗技術
7.1 骨骼系統
7.2 肌肉系統
7.3 免疫系統
參考文獻
縮略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