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碎片監測工程

建設過程中國在空間碎片探測、模型、防護和減緩方面開展大量研究與套用,完成了空間碎片監測預警工程的初步建設,為載人航天工程等重大任務及多顆套用衛星提供了空間碎片監測預警技術服務。 中國設立了專門的空間碎片行動計畫,成立了空間碎片協調組和專家組,不斷加強空間碎片監測。 目前已經完成了空間碎片地基監測一期工程建設,也為載人航天工程以及多顆重要衛星提供了空間碎片監測預警技術服務,開發了高性能的防護材料和先進的防護結構。

建設背景

隨著空間技術的進步,人類進入和平太空的活動也不斷增強,但是也產生了越來越的空間碎片,就是人類在航天活動中遺棄在太空廢棄物,也稱“空間垃圾”。據國家航天局秘書長田玉龍介紹,現在在太空中毫米級以上的空間碎片數以億計,總數量達到幾千噸,全球已經向空中發射了6500多艘太空飛行器,廢棄衛星達到5000多顆,這些衛星隨時有可能墜入地球。
事實上,厘米級以上的空間碎片可以導致太空飛行器徹底損壞,而毫米級或微米級空間碎片的撞擊累計效應將導致太空飛行器性能下降或者功能失效。同時,空間碎片的隕落也將對地面人員和財產的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大家如果看了《地心引力》這個電影,相信會對空間碎片的危害有一個比較直觀的印象。

建設過程

中國在空間碎片探測、模型、防護和減緩方面開展大量研究與套用,完成了空間碎片監測預警工程的初步建設,為載人航天工程等重大任務及多顆套用衛星提供了空間碎片監測預警技術服務。
同時,中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空間碎片防護設計初級系統等防護科研成果,已套用於太空飛行器防護設計工程實踐;中國空間碎片減緩技術工程化研究取得階段性進展,“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基本實現星箭分離後的“鈍化”,多顆套用衛星實施任務後離軌處置操作。
中國設立了專門的空間碎片行動計畫,成立了空間碎片協調組和專家組,不斷加強空間碎片監測。目前已經完成了空間碎片地基監測一期工程建設,也為載人航天工程以及多顆重要衛星提供了空間碎片監測預警技術服務,開發了高性能的防護材料和先進的防護結構。特別是在空間碎片減緩方面,還頒布了空間碎片減緩與防護管理暫行辦法,對在役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實施了末級鈍化處理,並多次就廢棄衛星實施了離軌處置。

相關機構

機構間空間碎片協調委員會是國際上空間碎片領域唯一的政府間國際組織,由美國航空航天管理局、歐洲空間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俄羅斯航天局於1993年10月聯合發起成立,旨在協調各國航天機構的行動,加強空間碎片技術合作與交流,控制空間碎片的產生,保護太空飛行器的生存環境。中國國家航天局於1995年代表中國政府作為正式成員加入機構間空間碎片協調委員會。
為期4天的第三十二屆機構間空間碎片協調委員會會議2014年5月12日在北京召開,來自中國、義大利、法國和歐洲空間局等12個正式成員機構,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及作為機構間空間碎片協調委員會觀察員的韓國航天局參加會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