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灸

太極灸

太極灸是用手掌來做針灸,操作簡單,是一種傳統中醫理論與現代納米技術完美結合的新型經絡理療方法。

簡介

灸療是中醫文化的精華,是中華民族絕世智慧的具體體現,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能把一棵小草演繹成一種千年文化。在當代人們已經對抗生素產生恐懼的時候,千年灸法又煥發了新的生命。將小分子技術套用在掌灸科學中,並從花粉中提取植物荷爾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植物精油,使今天的掌灸液體遠比艾灸的浸透力更強,療效更快速明顯。

灸法是藉助艾火的純陽熱力給人體以溫熱性刺激,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打通經脈,調節臟腑的陰陽平衡,增強新陳代謝,活化細胞,以達到治病療傷,養生保健的目的。

根據經絡學說,人體的一切功能都是在經絡系統的控制下進行的;經絡失控是疾病形成的原因;而疾病的痊癒則是經絡發揮了調整作用的結果。因此經絡就是人體的醫療保健系統。經絡“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經絡不通會給人體健康帶來一定的危害。

自然萬添太極灸針對都市人群經絡不通的情況,根據中醫藏象學說及經絡養生理論和現代全息理論,運用現代灸法養生的手段,推出適合普羅大眾的筋絡速通,通過外在的皮膚穴位刺激達到疏通經絡的作用,對於常見的頸肩痛、腰酸背痛,肌肉疲勞等各類疼痛問題有著立竿見影的功效。

原理

太極灸是用手掌來做針灸,操作簡單,是一種傳統中醫理論與現代納米技術完美結合的新型經絡理療方法。

其既傳承了古代經絡學的陰陽掌灸原理又結合現代有機分子納米化科技,使藥物直接穿透皮膚吸收,利用手掌代替一切灸具,以特殊中草藥精華作針、形成一個完整的掌上針灸。

太極灸具有熱、藥、灸三效合一的功能:

1,熱:皮膚受熱後毛孔擴張,使藥物可以快速浸透到皮下,直達病灶。細胞溫度每升高一度,其利用氧氣的氧化率就提高2.5倍。灸療可以提高細胞吸收營養的能力和速度。

2,藥:掌灸產品里的番紅花提取物、透骨草提取物、川芎提取物、艾葉油等名貴中草藥成分快速達到病灶,在熱力和灸力的作用下,瞬間起到通經活絡,活化細胞的作用。

3,灸:瞬間刺激經脈腧穴,打通經絡。

使用方法

1、施灸前保持手掌清潔,按摩施灸穴位周圍,放鬆穴位。

2、抹適量(約0.1-0.2ml)於手掌勞宮穴周圍,濕潤即可或同樣劑量抹於穴位。

3、迅速將手掌按住施灸處(必須緊緊、快速手手掌捂住施灸處,否則產品揮發影響效果),持續1分鐘左右,感覺灼熱是正常現象,難以忍耐時手掌鬆開再按住即可。

適應症

1、頸椎病、腰椎病引起的頸肩腰腿疼痛;

2、骨質增生、肌肉勞損引起的頸肩腰腿節疼痛;

3、跌打損傷導致的肌肉軟組織扭挫傷、腫脹疼痛;

4、風濕、類風濕引起的關節、肌肉麻木疼痛;

5、神經性頭痛、牙疼以及其它無名疼痛;

6、工作勞累和姿勢不良引起的酸脹、麻木、疼痛。

適用人群

1、白領及長期伏案工作者

2、中老年人群

3、運動員、駕駛員及體力勞動者

4、患有肩周炎、風濕性關節炎、頸椎病、腰肌勞損、落枕、跌打損傷、神經性牙疼、頭痛等患者

名貴中藥剖析

番紅花提取物、透骨草提取物、川芎提取物、艾葉油

番紅花

又名藏紅花、西紅花,是一種珍貴的中草藥。

番紅花通過改善血液微循環,促進血液流動,從而達到疏通經絡、和脈通舒。在治療或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以及癌症等方面具有明確的藥理效應。

透骨草

透骨草,別名藥曲草,粘人裙

透骨草具有:

1.《本草綱目》曰:透骨草“治筋骨一切風濕疼痛攣縮。”若因風寒濕邪侵襲肢體經絡而導致肢體疼痛,麻木,屈伸不利。可選用該品,祛風散寒勝濕,病邪去,則諸症自愈。

2.對於外感風寒之邪,經氣失宣,症見肢體筋脈收縮抽急,不能舒轉自如。如《陝甘寧青中草藥選》即選用該品,治筋骨拘攣。

3.活血止痛,該品辛散溫通,入肝經血分,故能活血止痛。對於一身上下,心腹腰膝,內外各種疼痛,均可選用該品治之。

川芎提取物

川芎提取物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明顯的鎮靜作用,同時對冠脈循環具有擴張冠狀和血管,增加冠脈血流量,改善心肌缺氧狀況之功效,能外周血管與血管阻力下降,使腦、股動脈及下肢血流量增加,對周圍血管有直接擴張作用。

艾葉油

太極灸中艾葉油是由李時珍蘄艾集團(湖北)有限公司提供。

艾葉是雙子葉植物菊科植物艾的乾燥葉。《中國藥典》記載:“功能散寒止痛,溫經止血。用於少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吐血,崩漏經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膚瘙癢。”

太極灸中艾葉油以端午節採收的野生蘄艾為原料,富含蘄艾的活性精華,低溫動態提取,濃縮蘄艾精油,黃酮素等活性精華製成,原物原味,氣味清新、自然。

包裝

1、太極灸20ml/瓶,20瓶/箱。

2、太極極一盒配送5個手套,反覆連續多次使用時,建議配戴使用手套。

注意事項

1、有開放性傷口和潰爛的部位禁用。

2、極少數對掌灸中藥物成分過敏者禁用。

3、孕婦、哺乳期婦女、8歲以下兒童禁用。

4、眼部、面部等嬌嫩部位,應縮短按壓時間至半分鐘,且每日不得超過1次。

5、白血病、內出血不可使用。

6、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貧血患者,每次施灸不超過3個穴位。

7、同一個穴位,每次連續灸療不超過3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