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山自然保護區

大青山自然保護區

大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西部烏蘭察布市卓資縣、呼和浩特市至包頭市一線以北的陰山山地,陰山山脈中部,是陰山山脈的主體組成部分。保護區總面積388577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114038公頃,緩衝區面積85121公頃,實驗區面積189418公頃。以森林生態系統保護為主。區內地勢複雜,物種豐富,棲息著大量的珍稀野生動植物,具有生物的自然性、多樣性、典型性。近10a來大青山自然保護區植被覆蓋度整體呈上升趨勢,從2003年43.5%增加到了2009年的49.5%。(3)與2000年相比,2009年核心區、緩衝區、實驗區植被覆蓋度分別增加了14.07%、14.32%和12.97%。保護區建立以來,植被覆蓋度明顯增加。

地理位置

大青山自然保護區大青山自然保護區
東經109°47′—112°17′,北緯40°34′—41°14′之間。東以烏蘭察布市卓資縣上高台林場的東界為界;南從大西溝沿林班線向西至哈拉沁溝,沿溝東坡山脊線向北至卯獨慶,再沿山脊線向南至哈拉沁溝口,沿大青山南麓山腳線向西至溝門,沿林班線再至西九峰、天林背,沿鄧沙溝、納令溝至公山灣,再沿五當召林場南界線至昆都侖河谷;西以昆都侖河谷為界;北以烏蘭察布市上高台林場的北界為界,向西以呼和浩特市武川縣五道溝林場、武川縣井爾溝林場、武川縣五家村林場的北界為界直至李二溝,向西至馬鞍山、後黑沙、三岔口、大敖包山、後店、五分子、小七號,沿白彥溝林場北界線再向西至昆都侖河谷止。

氣候條件

氣候為暖溫帶季風大陸型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氣侯溫和,全年平均氣溫14.1℃,極端最高氣溫36.5℃,最低氣溫-11.1℃,年降水量849毫米,全年無霜期200天以上。

基本資料

大青山自然保護區大青山自然保護區

陰山山脈的主體。西至包頭昆都倫河,東至呼和浩特大黑河上游谷地。東西長240多公里,南北寬20~60公里,海拔1800~2000米,主峰大青山海拔2338米。岩石主要由太古代元古代的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古生代中生代砂頁岩礫岩所組成。大青山南北坡明顯不對稱,北坡平緩,剝蝕殘餘的低山丘陵和盆地交錯分布,逐漸與內蒙古高原連在一起;南坡陡峭,為明顯的構造斷塊地形,斷層崖被侵蝕切割,形成一系列斷裂三角面,形勢險峻。山麓分布有侵蝕殘餘的低山和眾多的山溝,雨後洪流破山而出,造成複式帶狀洪積扇裙。山溝為流水侵蝕成為寬谷後,往往形成前山與後山的交通孔道。山上和山後氣溫較低,年均溫0~4℃,山峰與山麓相差4℃左右,無霜期較短,山上和山後約為100天,比山前生長季約短1個月。以呼和浩特和武川相比,兩地直線距離僅40公里,年降水量相差76毫米。山脈的屏障作用甚為明顯。大青山森林覆蓋率為11.5%。陰坡海拔1100米左右為乾草原;1200米以上出現灌叢及稀疏杜松林;1300~1500米有油松、側柏、杜松混交林;1500~2000米有油松、山楊、遼東櫟混交林和雲杉、白樺、山楊混交林及油松和雲杉純林。陽坡1500米以下為乾草原,1800米以上為山地草甸草原。土壤為山地栗鈣土─山地典型棕褐土─山地淋溶褐土─山地草甸草原土。北麓山間盆地和灘川地的水土條件較好,耕地擴展很快,上限已達海拔1850米。

資源優勢

大青山自然保護區人參
大青山森林面積約30平方公里,資源豐富。

樹木有松、榆、樺、椴、楊、秋、柳、桑等。

山產品有木耳、猴頭、蘑菇、蕨菜、黃花菜等。

野生藥材有人參、平貝、升麻、五味子、元柏、益母草等數十種。

野禽有山雞、飛龍、鷹、百靈、雲雀等十餘種。

野生動物有豬、熊、獐、狍、狼、鹿、猞猁等十餘種。

礦產有等。

青山岩臼

大青山自然保護區大青山岩臼
克什克騰有地質奇景——阿斯哈圖石林、大青山冰臼群“九缸十八鍋”和平頂山的第四紀冰斗群,都屬世界級的地質奇觀;也有地貌奇景——塞罕壩山頂草原高山漫甸、塔頭草甸,大興安嶺的天然白樺林地和壩上的人工落葉松林,渾善達克沙地中的疏林草原、河流源頭,都美得獨特。

“九缸十八鍋,不在前坡在後坡”。克什克騰的大青山岩臼景觀就是這樣的。岩臼的形狀如臼如缸,如桶如杯,口小,肚大,底部平坦的岩臼群分布在大興安嶺最南端青山頂峰上。

據專家考證,青山岩臼是由於四紀冰川的融化,冰蓋出現了很多的大裂縫。由於冰川融化的速度比較快,就在厚達幾千米的冰川里形成了極強的冰內瀑布,它具有很強的衝擊力,岩臼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打造出來的,也是世界罕見的。花崗岩峰林,冰斗,蜿蜓的刃背,典型的角峰等地質遺址,綿延數千里,揭示了四紀冰川發育的不同階段和氣候演化。

旅遊資源

該保護區共有景源129處,其中特級景源16處,一級景源58處,二級景源28處,三級景源27處。具體說該區有“三最”、“三絕”、“三妙”。

三最:

大青山自然保護區大青山冰臼群
世界最密集的岩臼群青山景區內所發現的冰臼群是大自然的傑作和奇觀,形狀各異,姿態萬千,呈圓形、近圓形、橢圓行和各種各樣不規則形狀,似梅花、象葫蘆、形似鷹爪,狀如盆勺。有的冰臼光潔如洗,有的填滿黃土,長滿花草喬木,形成大大小小姿態各異的“天然盆景”,讓人讚嘆造物主的鬼斧神工,大自然的奇妙無窮。

國內最大的天然石佛青山主體,黛色蒼茫,渾然雄奇,肅穆深沉。整個山體似大佛端坐,活靈活現,細觀大佛,身材魁偉、頸短頭圓、神情凝重,雙手落膝,巍然天成。這座天然石佛是國內迄今發現的最大石佛。山前正在建設的祭壇,建築面積2萬多平方米,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祭壇。

內蒙古最長的高山索道景區修建的高山索道,為單線循環固定抱索器雙人吊椅式,索道線路斜長1227.99米,高差338米,運量為500人/小時,這是內蒙古目前最長的高山客運索道。

三絕:

大青山自然保護區象形石
神石——象形石多,形態逼真,天下一絕。青山象形石景觀堪稱園內之最,神仙上頭坐、群獸滿山跑,形態各異、一石三景。著名的有鷹石、蛇石、龜石、蛙石、天犬石、雙熊石、姥姥姥爺石……,個個形神兼備。

峰林——峰峰崢嶸,各顯風姿,美如國畫。青山峰林以奇險著稱於世,花崗岩岩體所構成的山峰極其陡峭、巍峨!東西兩側似刀削斧劈,絕壁之下如臨萬丈深淵。青山峰林處處崢嶸,連綿不絕,在蒼穹之下顯得突兀、險峻、靈秀、深沉。山有山形,岩有岩相;千峰顯態,峰峰爭奇。

冰臼——冰臼成群,種類繁多,姿態萬千,形神俱備。

三妙:

大青山自然保護區高山草甸
疏林,喬灌交織、鬱鬱蔥蔥、春花秋色、景美迷人。青山景區共有高等植物926種,分屬於103科,406屬,青山植物季相變化鮮明,春天野果樹吐白凝紅,漫坡杜鵑花奼紫嫣紅;夏天百花競放、青山蒼翠;秋天楓葉如火、白樺鋪金、山果掛紅;冬季雪壓枝頭,銀裝素裹。

草甸,高山草甸、群峰環繞、綠草如茵、繁花似錦青山草木植被豐富,空間開合變化、遠景、中景、近景搭配合理。青山也是野生動物的棲居場所。鳥類已知有17目36科155種。大鴇等在空中盡情翱翔。獸類有7目(類)17科68種,馬鹿狍子野豬狐狸沙狐黃鼠狼艾虎蒙古兔等隨處可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