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財經學院財會系

大連財經學院財會系(東北財經大學津橋商學院財會系)成立於2006年12月,是我院目前最大的教學單位,設有會計學教研室、財務管理教研室、審計學教研室和資產評估教研室。
財會系共招收四個教育部目錄內本科專業和一個專業方向。其中四個專業是指會計學專業、財務管理專業、審計學專業以及資產評估專業;一個專業方向是指會計學專業註冊會計師方向。財會系專業所屬學科門類均為管理學,學生畢業將獲得管理學學士學位。
財會系師資力量強,教師授課效果好、教學經驗豐富、科研能力強。另外,我系常年聘請東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和財稅學院的資深教師為學生授課。財會系教師公開出版教材多部,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上公開發表論文近百篇,並承擔多項國家級、省級、市級科研項目和教改項目的研究工作。同時,我系擁有一支工作經驗豐富、愛崗敬業、責任心強的輔導員隊伍。目前我系10名輔導員中,有7人被評為“大連市優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2007年,東北財經大學津橋商學院財會教學團隊被評為“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學團隊”,是全省所有高校在該次評比中獲此殊榮的兩個獨立學院之一。財會教學團隊以東北財經大學津橋商學院院長陳國輝教授為帶頭人,財會系教師為主要成員。2009年,陳國輝教授以財會系會計專業為依託,被評選為2009年度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省級專業帶頭人,這是全省所有高校在該次評比中獲此殊榮的唯一一名獨立學院教師。2011年,財會系會計學專業被評為“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綜合改革試點專業”,並已經被遼寧省推薦為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建設項目,本次遼寧省向教育部推薦的“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一共31個(包括遼寧省所有高校)。2011年,我院陳國輝教授主講的《基礎會計》獲批為首批“遼寧省精品視頻公開課”。
財會系旨在培養掌握會計、財務管理相關領域的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和技能,具有科學地組織會計工作,從事審計、財務管理、資產評估等能力的高級財務人才。幾年來,財會系畢業生大部分進入了各類工商企業、銀行和會計師事務所等單位,部分學生通過公務員考試進入國家公安部、海關、統計局等各級政府機關單位,部分學生考取了中國人民大學、吉林大學、東北財經大學等全國著名院校的研究生,還有一部分學生畢業後出國留學。
會計學專業介紹:
本專業是東北財經大學的特色專業,師資力量雄厚、教學經驗豐富,旨在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和會計學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會計實務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學生在校期間主要學習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會計方法與技能方面的基本訓練,能獨立進行調查研究與綜合分析,具有熟練地套用計算機進行有關財務、會計業務的基本能力。
主要課程設定:
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審計學概論、成本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高級財務會計、審計實務、計算機會計實務、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等。
畢業生可以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學、經濟學和會計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會計學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溝通、信息獲取能力及分析和解決會計問題的基本能力;
4、熟悉國內外與會計相關的方針、政策法規和國際會計慣例;
5、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修業年限:
基本學制4年,並實行彈性學制,彈性修業年限為3-6年。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軍訓、勞動、社會調查、社會實踐、會計手工模擬實訓、會計電算化實訓、分階段分級通過會計人員上崗所要求的定級考試、計算機上機、畢業實習、畢業論文、參加學生組織的日常活動等。
學分要求:
本專業總學分為188學分,其中,課程類學分為156學分,實踐教學學分為22學分,課外教學學分10學分。課程類學分具體分配如下:公共基礎課必修課58學分,學科基礎必修課35學分,專業必修課23學分,專業選修課23學分,學科基礎選修課8學分,公共基礎選修課9學分。
就業方向:
本專業學生畢業後,適合在國內外工商企業、金融企業、事業單位和會計師事務所、政府機關及有關部門從事與會計管理、審計相關的實際工作,或選擇攻讀國內外相關專業的套用型或學術型碩士研究生。
授予學位:
管理學學士。
會計學(註冊會計師方向)介紹:
該專業方向是國家為加速培養我國註冊會計師而設立的專業方向,主要培養掌握會計學基礎理論和方法,具有獨立履行註冊會計師執業職責和承擔大型項目審計工作能力,能夠勝任會計和審計工作以及相鄰專業工作的專業人士。註冊會計師是指取得註冊會計師證書並在會計師事務所執業的人員,英文全稱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簡稱為CPA。
主要課程設定:
CPA稅法、CPA經濟法、CPA會計、CPA財務成本管理、CPA審計、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內部控制、資產評估、財務分析、國際審計準則(英)、當代CPA前沿問題專題、稅務會計與納稅籌劃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軍訓、勞動、社會調查、社會實踐、會計手工模擬實訓、會計電算化實訓、分階段分級通過會計人員上崗所要求的定級考試、計算機上機、畢業實習、畢業論文、參加學生組織的日常活動等。
修業年限:
基本學制4年,並實行彈性學制,彈性修業年限為3-6年。
學分要求:
本專業總學分為188學分,其中,課程類學分為156學分,實踐教學學分為22學分,課外教學學分10學分。課程類學分具體分配如下:公共基礎課必修課58學分,學科基礎必修課35學分,專業必修課23學分,專業選修課23學分,學科基礎選修課8學分,公共基礎選修課9學分。
畢業生可以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會計學、管理學、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
2、掌握會計學的分析方法,了解會計學的歷史、現狀和發展;
3、熟悉國內外與註冊會計師有關的法律法規及國際會計慣例;
4、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具有較強的文字表達、人際溝通能力;
5、熟練使用計算機從事會計、財務業務工作。
就業方向:
學生畢業後適合在各類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會計師事務所等從事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預測與決策、會計控制等實務工作以及會計教學和科研工作,還可以繼續攻讀會計專業及相關學科的碩士學位等。
授予學位:
管理學學士。
財務管理專業介紹:
本專業培養具備財務管理及相關金融、會計、法律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具備會計手工核算能力、會計信息系統軟體套用能力、資金籌集能力、財務可行性評價能力、財務報表分析能力、稅務籌劃能力,具備突出的財務管理的金融專業技能,為公司和個人財務決策提供方向性指導及具體方法,能夠從事財務管理和資本運作以及相鄰領域工作的高級人才。
主要課程設定:
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金融學、財務管理原理、公司理財、管理會計、財務分析、證券投資、項目評估、資產評估、國際財務管理、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稅收籌劃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軍訓、計算機實踐教學、勞動、社會實踐、社會調查、課外教育、會計手工模擬實訓、會計電算化實訓、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等。
修業年限:
基本學制4年,並實行彈性學制,彈性修業年限為3-6年。
學分要求:
本專業總學分為189學分,其中,課程類學分為157學分,實踐教學學分為22學分,課外教學學分10學分。課程類學分具體分配如下:公共基礎課必修課60學分,學科基礎必修課35學分,專業必修課25學分,專業選修課20學分,學科基礎選修課8學分,公共基礎選修課9學分。
畢業生可以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憑證填制、登記賬簿、編制報表等基本技能;
2、熟悉企業管理的一般流程和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掌握財務管理的原理與基本方法;
3、熟悉統計分析基本理論,掌握管理學、組織行為學、市場行銷學、成本管理學的原理與基本方法;
4、掌握會計信息的生成過程、會計電算化軟體操作,能對企事業單位、不同行業會計實務進行處理;
5、熟悉經濟運行的宏微觀環境,掌握投資的基本理論,掌握證券投資的理論和套用技巧;
6、熟悉並掌握企業內部控制和公司治理、企業戰略與風險管理的基本理論;
就業方向:
學生畢業後適合進入財務管理專業各類企業、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從事財務預測與決策、財務控制、財務監督、財務分析與考核、企業價值評估等實務工作以及財會教學和科研工作。
授予學位:
管理學學士。
審計學專業介紹: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會計、審計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會計、審計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訓練,培養具備分析和解決會計、審計問題的基本能力,能在國家審計機關、部門及各單位內部的審計機構和社會審計組織從事審計工作以及在學校、研究單位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備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設定:
管理學原理、管理信息系統、經濟法、稅法、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審計、財務審計、管理審計、建設項目審計、計算機審計、稅務會計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軍訓、計算機實踐教學、勞動、社會實踐、社會調查、課外教育、會計手工模擬實訓、會計電算化實訓、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等。
修業年限:
基本學制4年,並實行彈性學制,彈性修業年限為3-6年。
學分要求:
本專業總學分為189學分,其中,課程類學分為157學分,實踐教學學分為22學分,課外教學學分10學分。課程類學分具體分配如下:公共基礎課必修課60學分,學科基礎必修課35學分,專業必修課25學分,專業選修課20學分,學科基礎選修課8學分,公共基礎選修課9學分。
畢業生可以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系統地掌握審計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
2、掌握審計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
3、熟悉國家有關法規和政策,了解國內外審計學科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4、能運用計算機處理有關會計和審計業務,尤其是具有較強的調查研究、綜合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有較強的外語和語言文字能力;
5、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就業方向:
本專業學生畢業後可在大中型企業和跨國公司從事內部審計工作,在政府審計機關和司法機關從事審計檢查與鑑定工作,也可在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公司等中介機構從事審計服務與諮詢工作,在學校和科研部門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
授予學位:
管理學學士。
資產評估專業介紹: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財務、金融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財務、金融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訓練,培養具備分析和解決財務、金融問題的基本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業、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財務、金融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設定:
資產評估、房地產評估、無形資產評估、企業價值評估、財務管理基礎、財務會計、公司理財、證券投資、財務電算化、國際財務管理、財務模擬分析與設計、金融學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軍訓、計算機實踐教學、勞動、社會實踐、社會調查、課外教育、會計手工模擬實訓、會計電算化實訓、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等。
修業年限:
基本學制4年,並實行彈性學制,彈性修業年限為3-6年。
學分要求:
本專業總學分為189學分,其中,課程類學分為157學分,實踐教學學分為22學分,課外教學學分10學分。課程類學分具體分配如下:公共基礎課必修課60學分,學科基礎必修課35學分,專業必修課25學分,專業選修課20學分,學科基礎選修課8學分,公共基礎選修課9學分。
畢業生可以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熟悉黨和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和法規;
2、系統掌握財務管理專業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
3、具有較深厚的學科理論基礎,了解國內外會計、審計領域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4、具有較紮實的經濟管理、漢語寫作、數學、計算機、外語等面的基礎和較強的套用能力;
5、具有一定的社會活動能力、從事本專業業務的能力、創新精神及適應相關專業業務工作的能力與素質。
就業方向:
本專業學生畢業後適合在國內外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房地產公司、商業銀行、投資銀行、跨國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機構、國有大型企業從事與資產評估、財務管理相關的實際工作,或選擇攻讀國內外相關專業的套用型或學術型碩士研究生。
授予學位:
管理學學士。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