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艦鳥

大軍艦鳥

大軍艦鳥(學名:Fregata aquila)身長80至100厘米,全身黑色羽毛,喙大而銳,尾似燕,給人以強健的印象。雄性大軍艦鳥的喉囊特徵顯著,其皮膚呈鮮紅色,當縮小變橙色時,預示著已進入繁殖期。此時喉內會吸人大量空氣,鼓脹起來如同紅色的風帆,鮮艷奪目,並以此炫耀,吸引雌鳥前來交配。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大軍艦鳥大軍艦鳥

體形輕盈,翼展寬闊,善

展翅滑翔。和其他軍艦鳥一樣:有很長的深叉形尾巴,嘴尖彎曲成鉤狀,尖翅顯著。

大型海鳥,體長89-96厘米。成年雄鳥全身黑色,且具綠色和紫色的油亮光澤。喉囊鮮紅色,求偶期會鼓脹如心形氣球狀。成年雌鳥偏銹棕色,尤其在頸、胸周圍最為明顯,某些個體的胸、腹部會出現白色斑塊。幼鳥與成年雌鳥外形相似,幼鳥頭部白色是主要的區別特徵。

生存習性

覓食於水手長鳥島頂峰的裸露岩層、鳥糞石以及巨大鵝卵石之間。

主要以飛魚和魷魚為食,也掠奪其他海鳥剛孵出的幼雛。而且,和其他軍艦鳥一樣,常在空中脅迫小型海鳥將捕得的食物吐出來,該行為被稱作偷竊寄生現象。

繁殖性狀

全年可繁殖,5-10月為產卵高峰期。在求偶期,雄性聚成群,將鼓脹的喉囊指向飛越其領地的雌性,每隻雄鳥都翅膀半展,全身有節奏地顫動,同時發出喧鬧的“嗒嗒”聲。

交配後,雌鳥將一枚卵產在由鵝卵石、羽毛和骨頭構築於地面的低淺巢穴中。孵化期約44天。雛鳥6或7個月羽毛豐滿能夠飛行,但仍由雙親餵食數月。繁殖成功率低,繁殖期的雌鳥每兩年產卵不多於一枚。

地理分布

大軍艦鳥地理分布大軍艦鳥地理分布

旅鳥:英國。

原生種:聖赫倫那島、阿森松島、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

繁殖地:水手長鳥島(南大西洋一塊陡峭的平頂岩石,距阿森松東岸250米)。

種群動態

根據2001-2002年的種群普查數據估算,成年雌鳥約有9,341隻(95% 置信區間: 8,587-10,113),推測成鳥總數為18,682(假設性別比相同)。成年雌鳥的可信區為17,000-21,000隻成鳥的兩倍取整,總數約25,000-32,000隻。種群趨勢未知。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易危物種(VU),2012年評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