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路鎮

大路鎮

大路鎮是瓊海市北部重鎮,距海口市73公里,加積19公里。轄15個村委會,191個村民小組,人口2.6萬人,總面積139平方公里。轄區還有國營東紅農場,人口1.2萬人。大路鎮土地肥沃,氣候暖和,山塘水庫多,水利設施完善,境內公路四通八達,東線高速路和233國道穿鎮而過。全鎮有初級中學一所,完全國小十二所。衛生院(市人民醫院分院)一所,各村設有醫療所。墟鎮建成區面積4.2平方公里,主街道9條,呈曲尺型,全長4.6公里,居民住戶1050戶,建築面積149300平方米,有農貿市場二個,墟鎮基礎設施和文體配套設施建設齊全。鎮區南側建海南伊甸園科技農業園,作為旅遊農莊已列入“瓊海一日游”景點。此外還有吉林省通化市大路針鎮、內蒙古準格爾旗大路鎮。

基本信息

產業發展

大路鎮大路鎮
第一產業發展:全鎮現有耕地面積4.8萬畝,其中水旱田2.7畝,坡地2.1萬畝。除了糧食作物全年播種3.7萬畝以外,我鎮的農業產業結構近年來形成了“六個一萬”生產基地,即橡膠11175畝、胡椒10790畝、檳榔10368畝、水果12005畝、瓜菜29830畝、畜牧4萬頭。同時,鎮委、鎮政府正在全力建設淡水養殖基地(計畫1萬畝),已建成8280畝。其中精養4000畝。2006年農業總產值5.4億。

第二產業發展:全鎮工業基礎較為紮實,有工業企業45家。大路境裡的東線高速黃竹出口--大路鎮區5平方公里的工業區。這是大路經濟發展和小城鎮建設的重要依託。區里已落戶13家企業,總投資2.1億元,年產值1.5億元。特別是工業區裡的海南斯達製藥廠,是大路鎮的骨幹工業企業,2006年2月15日成功在新加坡掛牌上市,是海南省製藥行業第一家,企業第二家在境外上市的公司。2005年產值1.2億多元,實現稅利3000多萬元,是全市創稅大戶。公司正在實施其宏大的發展計畫,繼去年投資8400萬元買斷兩個新藥品智慧財產權後(正在臨床),2006年又投資6000萬元買下北京大學藥物研究所,增強藥品研發能力。公司正在投資近1000萬元擴大生產線,品種已從34個擴大到50多個。未來兩年,公司的產值將超過5億元,實現稅收5000萬元。最近該公司與市政府簽訂了合作協定,準備投資2億元建設高爾夫球場溫泉度假村(地點在大路鎮製藥廠附近)。此外,多家的木材工藝廠、石料加工廠都取得很好的經濟效益。

第三產業結構:第三產業主要有商貿運輸飲食租賃業等。其中飲食業較多。2006年從事第三產業累計5500人。外出務工人數1800餘人。

社會發展

大路鎮大路鎮
2003年來,大路鎮在全力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著力抓好大路各項社會事業,促進大路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使廣大民眾不斷得到實惠。

(一)以創建文明生態村為載體,全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點。2006年,籌資500萬元建設環大路洋文明生態圈,效果顯著。受益民眾涉及5個村委會,30個村小組,5027人。近四年,全鎮已建成文明生態村46個,占24%。(二)2003年以來,大路鎮按照四級土路標準,高質量、高標準地維修鎮區至15個村委會的鄉村道路50公里,投入資金110萬元。(三)2003年以來,多方籌集資金1000多萬元,用於農田水利設施建設,重點整治大路洋海棠洋等,且鎮四年來硬化渠道5公里,為水田產業結構調整夯實基礎。(四)重視教育事業發展,致力為廣大師生營造一流的學習、生活環境。2005年籌措資金250萬元,建起面積3000多平方米的教學樓。(五)加快墟鎮建設。投資100萬元建設文明街、人民街、豐收街柏油街道;集資200萬元開發建設大路老市舊城區;投資45萬元架設大路墟街道路燈。
(六)大力發展農業沼氣建設。2003年來,全鎮1250戶建成沼氣池1300個,投入資金585萬元。

招商引資

①2006年2月15日落戶大路的海南斯達達製藥有限公司成功在新加坡掛牌上市,是海南省製藥行業第一家,企業第二家在境外上市的公司。②投資800萬元,日產3000噸的大路自來水廠。③投資6000萬元的5萬噸橡膠加工廠。
④投資1.6億元的4萬頭養豬場。⑤海南斯達製藥有限公司投資2億元建設高爾夫球場及溫泉度假村。⑥投資1000萬元的東線高速大路服務區。

經濟指標

(一)全鎮生產總值:2004年5.6億元,2005年6.1億元,2006年7.6億元。
(二)鎮級財政收入。2004年908萬元,2005年486萬元,2006年632萬元。
(三)農民人均純收入。2004年2868元,2005年2832元,2006年3115元。

榮譽稱號

大路鎮大路鎮
(一)2003年以來獲得國家級先進榮譽稱號有:
2004年度全國民政基層單位行風建設先進集體。
(二)2003年以來獲得市級先進榮譽稱號有:
1、2003年度,無償獻血先進單位;
2、2003、2004、2005年度,科技進步先進鎮;
3、2003至2004年度維權工作先進單位;
4、2003年度工會工作先進單位;
5、2003、2004年度五四紅旗團委創建單位;
6、2004年度,鄉村道路建設養護(綜合)二等獎;
7、2004年度,鎮經濟工作二等獎;
8、2004年度,財源建設先進單位;
9、2004年度,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三等獎;
10、2004年度,退耕還林三等獎;
11、2004年度,“新天久杯”百名農民實用科技知識大賽一等獎;
12、2004年度,礦產資源管理工作先進單位;
13、2004年度,鄉村道路建設工作一等獎;
14、2004年度,保護基本農田工作先進單位;
大路鎮大路鎮
15、2005年度,鎮經濟工作三等獎;
16、2005年度,人口與計畫生育目標管理先進單位;
17、2005年度,瓊海市“四五”普法先進集體;
18、2005年度,護林保膠工作先進單位;
19、2005年度,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先進單位;
20、2005年度,文明生態村建設先進鎮;
21、2005年度,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二等獎;
22、2005年度,鄉村道路建設工作二等獎;
23、2005年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暨平安創建工作二等獎;
24、2005、2006年度,評為五好鎮黨委。

吉林省通化市大路針鎮

位於集安市西南35千米處。東與涼水鄉、西與遼寧省桓仁縣,北與台上鎮接壤,南隔渾江與寬甸縣相望。面積254.73平方千米。人口8955人。鎮政府駐大路。轄大路、爬寶、高地、新興、大陽岔、古馬嶺、正義,共7個村。因集桓路由東向西橫穿鄉間山路曾得名橫路,1936年縣官指令將鄉間小道建成大道,故得名大路。清同治年間始開發,光緒28年由桓仁縣劃歸輯安縣沖機保;民國初年西二鄉沖機保;偽滿時期為三區大陽岔保。

內蒙古準格爾旗大路鎮

大路鎮大路鎮
大路鎮位於準格爾旗東部,西北與十二連城鄉接壤,東與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喇嘛灣鎮隔河相望,被稱為鄂爾多斯的“東大門”,地理坐標東經110°57′30″—111°26′36″,北緯39°55′—40°09′30″,這裡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全鎮總面積751.957平方公里,下轄12個村、112個農業合作社,1個社區。總人口有6555戶、18045人。呼大高速、103省道、呼準鐵路穿境而過。總耕地面積6.8萬畝,其中水澆地2.2萬畝,有大小畜68628頭(只)。培養規模種養殖示範戶213戶,累計發展溫室大棚442棟、245畝,發展養魚水面2088畝,建成“四位一體”養殖示範戶31戶,養殖肉牛1560頭、奶牛430頭、肉羊54415隻。2007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4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7445元,全鎮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日趨完善。

“十一五”期間,大路鎮要緊緊圍繞大路新區開展建設這一中心,不斷提升工業化,城鎮化水平,把大路鎮建成不僅擁有世界一流的煤化工基地,而且要建成中國一流的縣域生態新城。依託兩大優勢即資源優勢、區位優勢,不斷提升產業層次,到2010年,全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00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11000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2萬元。使大路鎮真正成為投資者的熱土、創業者的天堂、居住者的樂園,準格爾旗未來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2008年,大路鎮要以率先實現小康社會為目標,緊緊圍繞一個中心,發揮兩大優勢,抓住四個重點,建設四大片區,搞好三項服務。即圍繞大路新區開發建設這一中心,科學規劃產業布局,精心打造大路新區高新產業發展區、城郊農牧業區、東部沿河大型煤炭物流園區和北部沿河特色生態旅遊區四大片區;著力為大路新區、駐地企業和農民搞好全方位服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大路鎮大路鎮
1、依託資源優勢,科學規劃產業布局。根據全旗“三區”劃分及大路鎮實際,以大路新區的發展為依託,科學規劃產業布局,構築產業新格局。針對大路鎮一直存在著自然條件好但基礎設施差,農民發展農牧業積極性高但科技和市場指導嚴重滯後的矛盾,通過積極調整產業結構,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使農牧業逐步向特色化、產業化、機械化邁進。擬將城壕村何家塔村和大溝村部分社規劃為高新產業發展區,將烏蘭不浪村爾圪氣村、大溝村部分社、東孔兌村五當溝社、何家塔村阿拉不拉東西社規劃為城郊農牧業產業區,將前房子村、房子灘村、陽市圪咀居委二旦橋村規劃為東部沿河大型煤炭物流園區,將小灘子村規劃為特色生態旅遊區。大路新區高新產業發展區,要繼續支持服務好大企業、大項目的建設,配合新區管委會抓好招商引資和項目報批工作;進一步加強對大路新區規劃區內土地管理工作,嚴禁私搭亂建。同時協助新區管委會抓好水紅花移民小區建設,並做好城壕、前房子村移民搬遷準備工作;啟動籌建大路新區農貿市場和大路鎮政府辦公大樓。

城郊農牧業產業區,重點抓好烏蘭不浪村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同時整合土地5000畝,配套上大型噴灌設備搞好農業開發;在爾圪氣村大溝村東孔兌村五當溝社新建溫室大棚30棟,建成生豬育肥基地1處;進一步完善烏蘭不浪村“四位一體”養殖小區建設。在老山溝常樹樑村重點發展林果產業和生態產業,種植沙棘山杏等經濟果木,促進生態植被的自然恢復。東部沿河煤炭物流園區,協助旗委政府搞好征地拆遷安置工作。重點抓好蒙泰不連溝煤炭開採項目建設,協助未開工項目完成工程報批及前期征地工作,力爭促成內蒙小淤溝煤礦建設項目和內蒙古前房子煤炭物流園動工興建。北部沿河特色生態旅遊區。擬開工新建小灘子村移民小區,將村民向南梁圪旦沙畔搬遷,村民搬遷後對沿河土地進行整合,實施機械化種植和節水灌溉技術,並對現有蒲壕2088畝魚塘進行整合,推進黃河水產養殖業的健康發展。

大路鎮大路鎮
2、依託項目實施,不斷完善農牧業基礎設施。在最佳化開發區,要依託“扶貧項目”的實施,加強以農田水利為中心的農牧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現代農牧業發展體系。進一步解決烏蘭不浪、大溝、爾圪氣村動力不足及超半徑供電問題,完善打井及配套設施建設。小灘子村要進一步實施土地整合和節水灌溉項目。在禁止開發區,依託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項目,以林沙業生態產業為支撐,進一步加大植樹造林、人工種草和於地壩建設。向工業園區和城鎮集中轉移人口,從事二三產業。二旦橋村、常樹樑村、老山溝村要完成退耕還林、退牧還草15萬畝,集中搬遷人口100戶、350人。

3、依託陣地培訓,引導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經過近兩年的建設,在全鎮12個村中,除城壕村未新建村級陣地外,其餘11個村都進行新建或維修,並為6個村配備了遠程教育設備,村級陣地各項功能得到了進一步完善。今後,我們將充分發揮村級陣地的培訓平台作用,按照新農村建設要求和企業用工需求,加強農民實用技術培訓及就業培訓,提高農民的勞動技能和就業能力。2008年,將通過邀請旗農牧業局、科技局、就業局、企業專業人員和充分利用遠程教育網路設備,在各村有計畫地舉辦培訓班。鼓勵青壯年農民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通過企業本地用工,解放農村勞動力,加大農村人口轉移力度,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確保農民大幅增收,推進農牧業產業化發展。

大路鎮大路鎮
4、創新工作機制,不斷提高政府服務水平。一是要建立領導聯繫項目制度。支持服務好大路新區項目建設,對已開工項目和續建項目要落實專人搞好服務,對未開工項目要協助搞好審批、征地、移民安置等前期準備工作,確保大路新區建設順利推進.二是推進村企共建制度。要選派部分村幹部在已開工和建成投入運營的駐村企業內任職,並協調部分企業環節領導在所駐村掛職,實現村企交叉任職,達到互相促進、共同發展的目的。三是在各村建立信訪接待室和“便民服務站”,更好地為民眾搞好服務。實行村幹部和包村幹部輪流值班制、民情懇談制和信訪接待制度。包村幹部和各辦、站、所業務幹部每月定期到村委會工作2天,並提前向村民公開領導和幹部姓名、職務、分管工作、接待時間和地點,現場答覆提出的問題和所要了解的情況,能答覆的當場答覆,能解決的當天解決,需向上級反映的由接待幹部以書面形式向鎮黨委反映,鎮黨委在下一次工作日給予答覆。通過上述措施的落實,力求為村民提供“零距離”服務。

相關詞條

參考連結

1.http://www.nmg.xinhuanet.com/nmgwq/zge/zjzge/xzjj/003.htm
2.http://www.zge.gov.cn/
3.http://www.yeshn.com/shizhen/2007/39624.html
4.http://qionghai.ns.dofcom.gov.cn/article/qionghaixc/200806/263_1.html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