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排名:國際化與多元化

2007年台灣大學排名分析 羅馬尼亞的大學排名 大學的第三職能排名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2月1日)
叢書名: 高等教育研究文庫
平裝: 250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313053527
條形碼: 9787313053527
尺寸: 22.6 x 16.8 x 1.4 cm
重量: 440 g

作者簡介

編者:劉念才 程瑩 (加拿大)Jan Sadlak
劉念才,1965年出生於山東,1985年畢業於蘭州大學化學系,1987至1992年在加拿大Queerl rs大學學習,獲碩士、博士學位,並從事博士後研究。現為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長,科技與教育管理博士點負責人,教育部戰略研究基地“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主任:兼任Scientometrics Research Evaluation等期刊的顧問/編委,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管理學部委員,教育部“直屬高校事業發展年度報告”專家組成員。
程瑩,1979年出生於上海,安徽金寨人。2000年7月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獲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工學學士學位:2002年9月考入上海交通大學高等研究所攻讀碩士學位,2004年9月提前攻博,2007年3月獲科技與教育管理專業管理學博士學位: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在法國巴黎高等社會科學研究大學校(Ecole des HaIJtes enSciellces Sociales,EI。tESS)和法國科技信息觀測站(Observatoire des Scierices et desTechniques,OST)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00年8月進入上海交通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前身為高教所)工作。

內容簡介

《大學排名:國際化與多元化》是2007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學召開的第三次大學排名國際專家組會議(Third Meeting of International Ranking Expert Group)的論文集。來自36個國家和地區的110名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其中包括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歐洲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世界銀行高等教育處、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高等教育部等國際組織的官員,《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等著名大學排名機構的代表,巴黎高師等世界名校的校長,美國卡內基教學促進基金會等研究機構的專家,以及研究大學排名問題的國際著名學者。《大學排名:國際化與多元化》匯集了參會者對大學排名的進展、大學排名的質量、大學排名的作用與影響、大學排名的合理使用、大學排名與其他評價方式的比較等問題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深刻見解,對讀者全面了解大學排名和多角度看待大學排名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目錄

上篇 大學排名的進展
作為政策工具的大學排名
世界大學的學科領域排名
THES-QS世界大學排名方法的新變化
基於網路計量學指標的世界大學排名
CHE對歐洲科學領域研究生專業的排名
2007年台灣大學排名分析
優秀大學指南:英國大學排名的一種新方法
哈薩克斯坦大學排名的方法
斯洛伐克大學排名:三年來的經驗
羅馬尼亞的大學排名
俄羅斯大學排名的國際化前景
中篇 大學排名的研究
根據柏林原則分析大學排名的質量
世界大學文獻計量學排名結果的分析與解讀
評價論文引用影響力的新指標
澳大利亞大學排名的新方法:考慮大學的學科構成
大學排名聲譽調查中自我評價和同行評價的差異性
人文、藝術與社會科學的評價與排名
大學的第三職能排名
下篇 大學排名的作用
學會與排名共存:高校領導的經驗
排名、治理和吸引力:法國的新情況
利用排名提高質量:馬里博爾大學的經驗
U.S.NEWS排名的影響分析
大學排名與高等教育質量保障
分類與排名的聯繫兼論柏林原則對高校分類的適用性
附錄 高等教育機構排名的柏林原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