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戶住宅

多戶住宅

多戶住宅是在一幢建築內有多個居住單元,供多戶居住的住宅,主要指公寓。多戶住宅內住戶一般使用公共走廊和樓梯、電梯。

多戶住宅

正文

在一幢建築內有多個居住單元,供多戶居住的住宅,主要指公寓。多戶住宅內住戶一般使用公共走廊和樓梯、電梯。
簡史 古代羅馬城已有大量3~4層公寓,這種公寓設施差,大多沒有給水和排水設備,房間陰暗,通風不良。產業革命後,城市人口激增,地價暴漲,公寓式住宅迅速發展。在一些城市出現了條件極差的“畸形房屋”,平面布置為小天井式,每戶面積很小,日照、通風條件惡劣。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大量建造的3~5層公寓仍然是以天井為中心,沿邊布置房間的封閉式布局。1929~1930年,W.格羅皮烏斯等設計的“西門子城”住宅區,充分考慮了房屋的日照、通風、各部分關係等因素,創造出新型的公寓式住宅。
公寓式住宅標準不一。高標準公寓每戶房間多,面積大,功能分工明確,設備齊全,且有足夠的室外空間,如陽台、屋頂花園等;低標準公寓則相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工業化建造方法的推廣和新技術的套用,促使公寓向高層發展。勒·柯布西耶1946年設計的馬賽公寓對高層公寓住宅建築作了探索(見彩圖)。中國沿海大城市在30年代建造的一些公寓住宅大都採用國外的形制。中國從50年代起,許多城市中建起大批公寓式住宅。在北方地區,多採用內廊單元式,建築樓層由3~4層逐漸發展至5~6層。從70年代後期起,中國在大城市中建造了不少板式或塔式高層住宅,多戶住宅成為中國城市住宅的主要類型。

多戶住宅多戶住宅
多戶住宅多戶住宅
分類 按照樓層平面和樓內公共交通的形式,多戶住宅可分為外廊式、內廊式和點式等。外廊式住宅是沿敞開式走廊的一側布置住戶房間,每戶有兩個面能直接通風、採光,使每座樓梯可以為較多的住戶服務,但面臨公用外廊的房間受視線、噪聲等干擾。外廊式住宅不易保溫防寒,多用於氣候溫和地區。內廊式住宅是在內走道的兩側安排住戶房間,有利於室內防寒保溫,因為兩面有房間,建築進深大,用地比較節省。這種類型適用於寒冷地區。如內廊過長,朝向不好的住房就增多。因此,一般常選用一梯2~3戶的短內廊住宅。點式住宅是數戶圍繞一個樓梯樞紐布置,四面皆可採光通風。
多戶住宅還常按層數的多少劃分為多層住宅和高層住宅。多戶住宅如果高到7~8層以上,其垂直交通必須有電梯,這樣主體結構和防火、疏散、安全要求便會提高,造價也就增加。因此,世界各國都從公寓或多戶住宅中單獨劃出高層住宅一類。高層住宅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提高建築密度,節省建設用地,因此在用地緊張、市政設施投資昂貴的大城市中發展很快。高層住宅有板式、塔式等類型。
設計要點 多戶住宅的每戶室內各部分的設計和一般居住建築的設計有相同之處,而它的公共部分則有特殊要求:①交通和疏散要求。水平通道應通暢明亮,樓梯間設計要滿足安全方便的要求,坡度、寬度適宜,電梯間要考慮老人、病殘人使用方便。②防火安全(見建築防火)。③公用設施。根據使用要求和建設條件,考慮公用管線設施(如垃圾道)、公共通道的照明、保全消防等設施以及附設的公共洗曬衣、縫紉、存車、奶箱、信報箱等。④室外用地。多戶住宅中人口較多,要有一定的室外活動、綠化和娛樂用地,宜充分利用地面、屋頂空間、陽台等布置綠化、建築小品,以形成舒適優美的居住環境。
發展趨勢 建造多戶住宅已成為許多國家解決城市居住問題的主要途徑。為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精神需求,多學科綜合研究居住環境和居民的需求已成為一種趨勢。為提高公共服務設施水平,多戶住宅採用綜合布置方式,使多種家務活動可在住宅內部得到解決,如設定公共中心,內容有購物商店、飲食店、車庫,甚至康樂中心(包括俱樂部、游泳池等)。為滿足家庭在社會中的不同地位、家庭人口和結構的差異以及家庭成員在生理、心理、年齡、職業、文化方面的不同要求,多戶住宅無論在造型、平面和空間布局及建築群體的組合等方面均向多樣化發展。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