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計算機

多媒體計算機

多媒體計算機除了使個人計算機能處理文字和數據之外,還具有處理輸人、輸出音頻信號、視頻信號的功能,能得到高品質的聲音和圖像畫面。它同時具有電視機、錄像機、卡拉OK、遊戲機、雷射播放機、計算機等多種功能,可以通過計算機進行工程設計、繪圖、技術諮詢、接收信息處理。當它套用現代網路技術,通過光纜、現代通信設備與資料庫聯網後,可傳送、接收和處理各種信息,實現遠距離控制。

發展過程

1985年出現了第一台多媒體計算機,其主要功能是指可以把音頻視頻、圖形圖像和計算機互動式控制結合起來,進行綜合的處理。多媒體計算機一般由四個部分構成:多媒體硬體平台(包括計算機硬體、聲像等多種媒體的輸入輸出設備和裝置)、多媒體作業系統(MPCOS)、圖形用戶接口(GUI)和支持多媒體數據開發的套用工具軟體。隨著多媒體計算機套用越來越廣泛,在辦公自動化領域、計算機輔助工作、多媒體開發和教育宣傳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

基本組成

多媒體PC機(MPC)的解釋

在多媒體計算機之前,傳統的微機或個人機處理的信息往往僅限於文字和數字,只能算是計算機套用的初級階段,同時,由於人機之間的互動只能通過鍵盤和顯示器,故交流信息的途徑缺乏多樣性。為了改換人機互動的接口,使計算機能夠集聲、文、圖、像處理於一體,人類發明了有多媒體處理能力的計算機。我們這裡重點談談多媒體PC機(MPC)。所謂多媒體個人電腦(Multimedia Personal Computer, MPC)就是具有了多媒體處理功能的個人計算機 ,它的硬體結構與一般所用的個人機並無太大的差別,只不過是多了一些軟硬體配置而已。一般用戶如果要擁有MPC大概有兩種途徑:一是直接夠買具有多媒體功能的PC機;二是在基本的PC機上增加多媒體套件而構成MPC 。其實,現在最近用戶所購買的個人電腦絕大多都具有了多媒體套用功能。

多媒體計算機的基本配置(及可選配置)

一般來說,多媒體個人計算機(MPC)的基本硬體結構可以歸納為七部分:

① 至少一個功能強大、速度快的中央處理器(CPU);

② 可管理、控制各種接口與設備的配置;

③ 具有一定容量(儘可能大)的存儲空間;

④ 高解析度顯示接口與設備;

⑤ 可處理音響的接口與設備;

⑥ 可處理圖像的接口設備;

⑦ 可存放大量數據的配置等;

其他配置

這樣提供的配置是最基本MPC的硬體基礎,它們構成MPC的主機。除此以外,MPC能擴充的配置還可能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光碟驅動器:包括可重寫光碟驅動器(CD-R)、WORM光碟驅動器和CD-ROM驅動器。其中CD-ROM驅動器為MPC帶來了價格便宜的650M存儲設備,存有圖形、動畫、圖像、聲音、文本、數字音頻、程式等資源的CD-ROM早已廣泛使用,因此現在光碟機對廣大用戶來說已經是必須配置的了。而可重寫光碟、WORM光碟價格較貴,目前還不是非常普及。另外,DVD出現在市場上也有些時日了,它的存儲量更大,雙面可達17GB,是升級換代的理想產品。

音頻卡:在音頻卡上連線的音頻輸入輸出設備包括話筒、音頻播放設備、MIDI合成器、耳機、揚聲器等。數字音頻處理的支持是多媒體計算機的重要方面,音頻卡具有A/D和D/A音頻信號的轉換功能,可以合成音樂、混合多種聲源,還可以外接MIDI電子音樂設備。

圖形加速卡:圖文並茂的多媒體表現需要解析度高,而且同屏顯示色彩豐富的顯示卡的支持,同時還要求具有Windows的顯示驅動程式,並在Windows下的像素運算速度要快。所以現在帶有圖形用戶接口GUI加速器的局部匯流排顯示適配器使得Windows的顯示速度大大加快。

視頻卡:可細分為視頻捕捉卡、視頻處理卡、視頻播放卡以及TV編碼器等專用卡,其功能是連線攝像機、VCR影碟機、TV等設備,以便獲取、處理和表現各種動畫和數位化視頻媒體。

掃描卡:它是用來連線各種圖形掃瞄器的,是常用的靜態照片、文字、工程圖輸入設備。

印表機接口:用來連線各種印表機,包括普通印表機、雷射印表機、彩色印表機等,印表機現在已經是最常用的多媒體輸出設備之一了。

互動控制接口:它是用來連線觸控螢幕、滑鼠、光筆等人機互動設備的,這些設備將大大方便用戶對MPC的使用。

網路接口:是實現多媒體通信的重要MPC擴充部件。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相結合的時代已經來臨,這就需要專門的多媒體外部設備將數據量龐大的多媒體信息傳送出去或接收進來,通過網路接口相接的設備包括視頻電話機、傳真機、LAN和ISDN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