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不避仇

”祁黃羊推薦了他的仇人解狐。 過些時,晉平公又問祁黃羊:“朝廷還缺一個尉官,請您再推薦一個合適的人才。 ”祁黃羊推薦了他的兒子祁午。

春秋時晉國大夫祁奚(祁黃羊)是一個正直無私的人。

《呂氏春秋·孟春紀》載,晉平公問祁黃羊:“南陽縣需要委派一個縣官,請您推薦一個合適的人才。”祁黃羊推薦了他的仇人解狐。解狐果然很有才能,到任以後替百姓辦了不少好事。過些時,晉平公又問祁黃羊:“朝廷還缺一個尉官,請您再推薦一個合適的人才。”祁黃羊推薦了他的兒子祁午。祁午果然也很稱職。孔子贊祁黃羊說,“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

這個故事在《左傳·襄公三年》等書中也有記載,情節略有不同:“祁奚請老,晉侯問嗣焉,稱解狐,其仇也。將立之而卒。又問焉,對曰:‘午也可。’於是羊舌職死矣,晉侯曰:‘孰可以代之?’對曰:‘赤也可。’於是使祁午為中軍尉,羊舌赤佐之。”《左傳·襄公二十一年》說:祁大夫“外舉不棄仇,內舉不失親”。

“外不避仇,內不避親”,形容公正選拔和任用人才,對於同自己私人關係不好的人,也不抹煞他;對於自己的親屬,也不避任用私人的嫌疑,也說作“外不隱仇,內不隱子”,也作“親仇不避”、“祁奚薦仇”。

相關主題:出自《左傳》的成語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