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史稿

內容介紹

《夏商史稿》1988年被評為北京大學科學研究成果著作二等獎 《夏商史稿》1991年12月獲北京市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作者介紹

孫淼,196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現任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作品目錄

全文目錄
目次
上篇夏代史
第一章 夏代以前黃河流域的經濟發展
第一節 黃河流域的遠古文化
1.黃河兩岸最早的人類遺蹟
2.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存及仰韶文化
3.原始社會末期的古文化遺址
第二節 黃河流域是我國最早的農業區之一
1.記述農業起源的古代傳說
2.反映早期農業情況的考古遺址
3.中原地區農業的發展
第三節 早期銅器的出現
1.出土早期銅器的文化遺址
2.對“金石並用”時代的說明
第四節 早期古城堡的出現
1.淮陽平糧台古城址
2.登封王城崗古城址
3.城子崖古城址
4.安陽後崗的土圍牆
第五節 中國奴隸制的產生和私有財產的起源
1.判定原始社會存在私有財產的依據
2.早期墓葬中反映的財產情況
3.私有財產早期階段的特點
4.私有財產在原始社會的發展
5.階級對立出現於奴隸社會形成的前夕
6.殉葬的出現
第二章 中國奴隸社會的開端
第一節 關於中國奴隸社會起於何時的問題
1.諸家意見
2.奴隸制與奴隸社會
3.國家的形成是進入奴隸社會的標誌
第二節 關於“過渡時期”問題
1.兩種歷史條件下的“過渡時期”
2.資本主義社會以前各社會形態轉變的一般過程
3.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的過渡
第三節 夏代是中國奴隸社會的開始
1.文獻所記夏代前後的社會變化
2.夏代建立了國家政權
3.考古學方面的觀察
第三章 夏代考古文化的發現與研究
第一節 二里頭文化的發現
1.對夏代文化遺址的探尋
2.“二里頭文化”的年代和分布地區
第二節 對二里頭文化的討論
1.各家對二里頭文化性質的意見
2.二里頭遺址是否湯都西毫
3.夏文化的來源和對先商文化的探索
第三節 二里頭文化的主要遺蹟和遺物及其反映的社會面貌
1.宮殿建築和普通居住遺址
2.墓葬和亂葬坑
3.青銅器
4.玉、石器和陶器
第四章 夏人早期歷史與夏王朝的建立
第一節 夏的先世——鯀和禹的傳說
1.鯀的世系
2.鯀的居地
3.鯀治水的傳說
4.鯀築城
5.鯀之死
6.對鯀的評價
7.禹的居地
8.大禹治水的傳說
9.禹娶於塗山與葬於會稽
第二節 堯舜禹禪讓說考略
1.各書所記的禪讓情況
2.禪讓辨析
3.諷刺禪讓說的古代寓言
第三節 夏王朝的建立
1.黃河流域各部落間的戰爭
2.夏啟建國
3.后羿代夏與夏王朝的重建
第五章 夏代的經濟和文化
第一節 農業和曆法
1.農業生產工具
2.土壤和氣候
3.曆法知識
第二節 手工業生產
1.銅器製造
2.制玉
3.造車
4.造酒
5.漆器
6.紡織品和其它手工業產品
第三節 刻劃符號、占卜和音樂舞蹈
1.刻劃符號
2.占卜
3.音樂、舞蹈
第四節 夏王朝的滅亡
下篇商代史
第六章 商族的起源和先商時期的歷史情況
第一節 契的事跡
1.《史記》中的記載
2.帝嚳與契
3.甲骨文中的帝嚳
第二節 關於商族起源地的幾種說法
第三節 契居商的地理考察
1.上洛商
2.商丘
3.帝丘
4.甲骨文中的滴
5.滴與商
6.契居蕃
第四節 先商時期的歷史情況
1.先商世系與契至湯八遷
2.相土、冥、王亥與上甲微
3.農業、畜牧業、手工業
4.居住遺址、占卜和刻劃符號
第五節 湯居毫考
1.皇甫謐之“三毫”說
2.甲骨文中的毫
3.《孟子》中的毫與葛
4.韋與顧
5.昆吾
第六節 商湯滅夏
1.滅夏前的準備
2.鳴條之戰
3.鳴條、南剿地望考
第七章 商王朝的建立和發展
第一節 商代前期的政治情況
1.歷史的教訓——“殷鑑不遠在夏後之世”
2.商湯的統治
3.伊尹和仲虺
4.伊尹放太甲
第二節 商城與商都
1.鄭州商城的發現及對其性質的討論
2.鄭州商城建築的時間
3.對鄭州商城的考訂
4.偃師商城的發現
5.滅夏以後的商都
第三節 盤庚遷殷與商代後期的政治情況
1.湯至盤庚五千
2.“五遷”地望考
3.盤庚遷殷
4.武丁的統治
5.商王朝的直轄區域和勢力範圍
第八章 商代的社會經濟
第一節 農業
1.社會生產以農業為主
2.石、骨、蚌器與青銅農具
3.耒耜
4.生產工具與勞動組織
5.自然條件、農產品種類與耕作技術
第二節 手工業
1.青銅器
2.鐵刃銅鉞
3.陶器和原始瓷器
4.絲、麻、葛、毛等紡織品的出現和製造
5.漆器
6.玉器、造酒和建築
第三節 牲畜飼養
第四節 商業和交通
1.商業的起源與考古資料中反映的商代文化交流
2.“十貝一朋”與貝幣使用的時間範圍
3.車、輦、舟
第九章 商代的奴隸制度
第一節 土地所有制
1.王室土地
2.諸侯、貴族占有的土地
第二節 俘虜和罪奴
1.〓與妾
2.奚
3.羌
4.臣
5.仆
6.〓
7.〓及其他
第三節 木土奴隸——眾
1.“眾”的來源
2.“眾”的等級
3.“眾”的負擔
第四節 關於屠殺奴隸問題
第五節 奴隸主對奴隸的殘酷壓迫——人殉、人祭和刑罰
1.商代是人殉最盛的時期
2.在甲骨文和考古發掘中所見的商代人祭情況
3.刑罰
第六節 奴隸們的反壓迫鬥爭
1.邑人震
2.自震
3.奴隸暴動
4.奴隸逃亡
第十章 商代的官僚機構、軍隊
第一節 官僚機構
1.內服與外服
2.相、卿士、三公
3.史、卜、祝
4.師
5.小臣
6.尹、多尹、族尹
7.多射、多馬、多工
8.侯、伯
第二節 軍隊
1.軍隊編制和兵士來源
2.作戰訓練
3.戰車與步卒
第十一章 商代各族
第一節 肅慎和奚
1.肅慎
2.奚
第二節 西北諸方國
1.土方
2.〓方
3.羌
4.鬼方
第三節 巴蜀地區與江漢流域
1.巴
2.蜀
3.庸
4.鄧
5.楚
第四節 越與東夷
1.越
2.東夷
第十二章 商代的文字和曆法
第一節 文字
1.甲骨文
2.陶文與刻符
3.金文和玉石器銘文
第二節 曆法
1.商代曆法與“三正說”
2.《殷歷》與古“六歷”
3.甲骨文中反映的商代曆法
第十三章 商王朝的滅亡
第一節 商朝的衰落
第二節 階級矛盾的激化
第三節 帝辛的統治
第四節 商王朝的滅亡
附錄本書引用甲骨文書名簡稱目錄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