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棲板鴨

塘棲板鴨

塘棲板鴨已有50多年的製作歷史,是一種深受民眾喜愛的獨具風味的地方特產。

簡介

塘棲板鴨,又名熏鴨,是浙江省塘棲古鎮漢族傳統名產。用河鴨經過燻烤,燒煮而成,色澤紅亮,造型美觀、味鮮肉嫩,清香可口,是餘杭獨具風味的地方特產。既是佐餐佳肴,又是饋贈親友的珍品,銷量以春節最盛。銷于海寧、桐鄉及本縣各地,頗受城鄉人民的讚賞。
塘棲板鴨塘棲板鴨

塘棲板鴨,已有50多年的製作歷史。由於塘棲板鴨做工考究,味道又不同於南京板鴨北京烤鴨,獨具一格。
塘棲板鴨(又名熏鴨),色澤紅亮,清香四溢,味鮮形美,營養豐富,是一種深受民眾喜愛的獨具風味的地方特產。
每當秋末初冬,是塘棲板鴨熏制盛期。此時氣溫較低,鴨肥體大,宜醃能貯。

工藝流程

肥鴨→殺白→開膛→浸泡→上鹽→掌掛→熏鴨→清煮→上油→成品

製作方法

加工板鴨,製作精細,道道緊扣。其中火侯和水溫是關鍵,稍一疏忽,就會影響板鴨的色、香、味、型。
1.開膛:只能在屁股後開一個銀元大小的洞,五臟六腑得從這樣小的洞口取出。否則影響其外觀。
2.浸泡:目的是使鴨身皮肉鬆馳,便於燻烤。水溫在80℃左右,浸1分鐘,長測影響肉質細嫩。
3.燻烤:燻烤是製作板鴨色、香的重要一環。火候要適中,太旺會使鴨身破皮流油。時間約半小時。在燻烤過程中,須時時觀察火侯,經常翻動鴨身,直至全身鴨皮呈紅亮色為宜。
4.清煮:清煮技術性甚強,來不得半點馬虎。水溫同樣掌握在80℃,水溫過高,鴨皮變老或破碎,過低,則使鴨肉夾生。在清煮過程中,鴨身要不停地在熱水中拎上拎下,以便從裡到外均勻地煮熟。生熟檢驗方法是用一根竹絲戳鴨腿或鴨胸,不見血水淌出為好。然後晾乾,用手櫓鴨身,呈油亮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