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山[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塔山]

塔山[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塔山]
塔山[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塔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塔山又稱老塔山,海拔440米,位於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城東南2.5公里處老塔山村境內,如一面兀立城東南的錦繡屏風,故又名“玉屏山”。傳說隋唐前巴水蠻人曾建有“女媧娘娘廟”。風景秀麗的老塔山曾以“老塔唐梅”名列羅田八景之中。如今唐梅早毀無存。

基本信息

簡介

塔山塔山
塔山位於羅田縣城東南2.5公里處,如一面兀立城東南的錦繡屏風,故又名“玉屏山”。傳說隋唐前巴水蠻人曾建有“女媧娘娘廟”。風景秀麗的老塔山曾以“老塔唐梅”名列羅田八景之中。
山上有清元寺。廟前廟後兩座僧人舍利塔及其基碑至今保存完整,寺後是原清元寺主持臨濟宗被公天和尚德錫園寂墓,寺前僧塔系康熙五十二年洞宗正傳寺和尚及門徒睿常老和尚普疆之墓,其旁附有乾隆十三年(1748)園寂的曹洞正宗智公和尚復為之墓,均以中興山寺大書於墓碑名號之上。
塔山風景冠於一方,“老塔唐梅”向為代表,明嘉靖縣誌以“塔山鐘聲”、清光緒縣誌以“塔山秋色”代表塔山秀色。昔日塔山“秋日丹楓絢采”,今朝尚存兩三處約30餘畝丹楓林襯以滿山綠葉,亦令遊人心醉。

歷史人文

塔山因四周地勢低平,使之一峰獨秀。明時嘉靖《羅田縣誌》載:“因嶺有唐塔,故名”。該山松抱如城,一溪曲折,因有唐梅傳為貞觀時所植(今已無存),故“老塔唐梅”曾為羅田八景之一。
塔山頂的寶塔和山腹的禪院建於唐貞觀年間,毀於元末兵亂。禪院自明初以來在原址多次修建,名清元寺,依山勢建上中下三重,幽靜壯觀。寺內庭院,有桂花兩珠,相傳為漢代所植。
明萬曆年間,刑部郎中王先生受迫害回鄉,在山中建老塔書院講學,有“未審昔人知名人士老塔,請題今日曰東山”的書聯傳世。清康熙年間太史雷天鋒在山半建石室讀書,名士沈楨在一塊8米長的巨石(名豬嘴石)上刻有游山詩:“我來不聽讀書聲,曲徑才通睡虎亭,到此舉頭天尺五,撥雲直可摘星辰。”乾隆年間,知縣王眼在石室旁建曰“尺五天”。清道光年間,太史陳韻石亦讀書於石室。

傳說

人們只是曉得城南邊塔山上曾經有過唐朝的梅花,並不知道另外還有一個催人淚下的神話傳說:
相傳在遠古的年代,老塔山是一塊平地,住著兩戶人家。一個叫唐三楚,是個富人,騾馬滿山,奴僕成群,家裡堆滿金銀財寶。另外一家姓勞的是個窮苦孤兒,名叫勞八子,勤勞正直、聰明能幹,但他無田無地。可這勞八子偏偏被唐三彩的女兒唐臘梅愛上了,她經常偷偷地給他錢,給他衣物,約他到後花園裡相會。時間長了,這事兒讓她父親知道了。她父親認為是敗壞門庭、辱沒祖宗的行為,他用竹棍子“管教”了女兒多次,可就不管用,後來就派了兩個親信在花園裡監視。
這一天,唐三楚夜晚夢見了一個老道人對他說:“你不久有大難臨頭,要免災難,就得建一座十八層的高塔!”唐醒來告訴他夫人,夫人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等到大難臨頭就遲了!”於是他們就決定在住宅邊建這座塔並命名:凌霄寶塔。
寶塔動工之前,唐三楚尋思該用什麼東西祭奠塔基?忽然親信稟報說:“勞八子在花園裡被抓住了。”他立刻叫人把那“狗崽子”拖到塔基底下活埋了。唐臘梅聽說勞八子被埋,悲痛萬分,她急步趕到他被害的場所,一頭撞死在那塊巨石上了,鮮血透過泥土,點點滴滴流進了情人的心窩。唐卻沒有流一滴眼淚,他叫人把女兒屍體抬遠些,抬到對面的池塘旁邊埋掉了。
凌霄寶塔就開始建築到成功,不知多少窮苦人都累死在塔裡面。正在唐三楚舉家歡慶寶塔落成時,他女兒的墳上悄悄地長出了一棵梅樹。這梅樹一天長高一尺,過了五天就長到一人那么高了。從第六天開始,它就朝著寶塔的方面移動,一天移動一尺。過了四個月,“移”完了一大半的距離,離寶塔不遠了。
唐三楚想:“這狗婆娘在土裡面還給我丟醜,出洋相!”他即叫人把梅樹挖起來,依然栽到她的墳上,第二天它又開始移動了,還是一天一尺。唐火了,叫人用鋸子把樹桿鋸倒了。過兩天,一棵新樹苗從蔸子長出來,唐又叫人把蔸子挖掉了,把留在地里的根須也清除了。真是狠,樹苗再一次從墳頭上長出來了,而且長勢旺盛,生機勃勃。唐三楚也毫不示弱,他立即叫人前去折斷樹苗,扒平墳堆,然後抬一塊大石頭嚴嚴實實地壓在上面。可還是沒有壓住。第二天樹苗又毅然決然地破石而出了。唐三彩就專門派一個人,拿一把刀,守在那兒。叫他十年、二十年不停地砍下去,直到樹苗滅絕為止。事情也真夠蹊蹺,當天夜晚,大雨滂沱。人們聽到一聲震巨響,凌霄寶塔被雷打倒了,正好倒在唐的住宅上。唐三彩在睡夢裡成了肉餅、肉醬,唐臘梅墳上的石頭和那個拿刀守墳的人也一齊被狂風捲走了,不知去向了。雨過天晴之後,凌霄寶塔的廢墟上長出了一個石頭人。這石頭人的身材、體形、相貌和勞八子一模一樣,它面向臘梅的墳墓,兩隻眼睛炯炯有神地望著那兒。臘梅墳上的梅樹又長起來了,一天長高三尺,過了三天就開始向前移動,移動的速度也是一天三尺。這樣很快很快就移到了石頭人跟前,挨著了它的軀體,貼近了它的胸脯。石頭人一天天在長大長高,梅樹也一天比一天更具風韻,更有神采。幾百年以後,石頭人變成了一座山,梅樹就靜靜地含情脈脈地依偎在座山的懷抱之中。因為人們知道這座山是勞八子的化身,人們更知道梅樹就是唐臘梅,所以給它們取了個共同的名字叫“勞八唐梅”。後來到了西漢初年,又有人在山上建了一座塔,由於“勞八”和“老塔”字音相近,就逐漸把“勞八唐梅”叫成了“老塔唐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