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燒發電與二次污染控制技術

垃圾焚燒發電與二次污染控制技術

1.3.1主要焚燒方式 1.3.5垃圾焚燒技術的發展 10.2.1焚燒過程

出版信息

ISBN:9787562463283
定價:78.00元
作者:胡桂川 朱新才 周雄
出版社:重慶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年03月
開本:16
裝幀:精裝
字數:755千字
頁數:467頁
開卷分類:工程技術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圍繞構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適合高水分、低熱值、無分揀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與二次污染控制技術的理論,開展研究的總結而編寫,綜合了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與二次污染控制技術的重要觀點和主題。其內容包括:垃圾焚燒發電技術的概念,生活垃圾焚燒技術原理,垃圾物化特性分析,垃圾燃燒溫度、乾燥、熱解和著火,垃圾焚燒爐試驗系統的設計和焚燒工藝最佳化試驗,垃圾在焚燒爐內燃燒機理研究與仿真,垃圾焚燒爐內NOx生成機理,焚燒爐內HCl排放特性及其同其他污染物相互影響,垃圾焚燒系統及裝備,機械爐排爐的功能與結構,垃圾焚燒廠發熱鍋爐的設計原理,二次污染控制技術,以及垃圾焚燒控制技術等。資料翔實、內容可靠,全面反映了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與二次污染控制技術的最新動態和發展方向。書可供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環境工程領域的技術人員和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學生的教學用書或教學參考書。

目錄

第1章緒論
1.1廢棄物處理的目標體系
1.2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主要方法及比較
1.2.1城市垃圾處理主要方法
1.2.2衛生填埋
1.2.3熱處理法
1.2.4生物處理法
1.2.5城市垃圾主要處理方法之比較
1.3我國城市垃圾焚燒處理髮展前景、現狀及問題
1.3.1主要焚燒方式
1.3.2國外焚燒技術套用現狀
1.3.3國內焚燒技術套用現狀
1.3.4國內現有焚燒技術的主要問題
1.3.5垃圾焚燒技術的發展
1.4垃圾焚燒系統分類
1.5垃圾焚燒發電廠系統工程設計
第2章生活垃圾焚燒技術原理
2.1焚燒的基本概念
2.1.1燃燒
2.1.2著火與熄火
2.1.3著火條件與著火溫度
2.1.4熱值
2.1.5常用垃圾熱值計算方法
2.1.6理論燃燒溫度
2.1.7焚燒效果
2.2焚燒過程
2.2.1垃圾焚燒產物
2.2.2垃圾燃燒過程
2.2.3粉塵產生和特性
2.2.4爐渣、飛灰的產生和特性
2.2.5煙氣的產生與特性
2.2.6白煙的形成
2.2.7煙氣中氮氧化物的來源
2.2.8焚燒過程中的垃圾、煙氣和焚燒灰渣分析
2.3影響焚燒的主要因素
2.4物質平衡分析
2.4.1垃圾焚燒物質轉化分析
2.4.2垃圾焚燒產物質量分布
2.4.3垃圾焚燒產物元素分布
2.4.4與物質平衡有關參數的計算
2.5熱平衡計算
2.5.1基本概念
2.5.2有關熱化學定律
2.5.3熱平衡分析
第3章垃圾物化特性分析
3.1垃圾產量估算
3.1.1城市垃圾的產源
3.1.2垃圾的產量
3.2垃圾的組成及特性分析
3.2.1分析項目
3.2.2採樣方法
3.3國內外垃圾組成及特性
3.3.1重慶地區垃圾組成及特性
3.3.2國外垃圾組成及特性
3.3.3垃圾的特性分析
3.3.4分析數據的套用
3.4垃圾品質的數據分析
3.4.1採樣分析後的數據整理
3.4.2四季數據的變化分析
3.5垃圾焚燒組分三元圖
第4章垃圾燃燒溫度、乾燥、熱解和著火
4.1理論燃燒溫度
4.2燃燒過程的工藝參數計算
4.2.1半經驗法
4.2.2精算法
4.2.3套用實例
4.3垃圾的乾燥
4.3.1垃圾焚燒爐排爐的乾燥床
4.3.2垃圾乾燥實驗
4.3.3不同參數對乾燥過程的影響
4.4垃圾熱解燃燒的TG?FTIR實驗
4.4.1單組分垃圾實驗
4.4.2混合垃圾組分實驗
4.4.3垃圾乾燥熱解反應動力學及燃點
4.5小結
第5章垃圾焚燒爐試驗系統的設計和焚燒工藝最佳化
試驗
5.1試驗台設計原理
5.2實驗系統
5.2.1試驗裝置各部分設備介紹
5.2.2模擬垃圾樣品
5.2.3試驗台熱力特性計算
5.2.4試驗過程
5.3一次風參數和物料特性對床層內垃圾焚燒影響
實驗研究
5.3.1一次風風量變化對床內燃燒過程影響
5.3.2焚燒爐床層內溫度分布特點
5.3.3物料的質量和床高隨時間變化
5.3.4物料燃燒形成主要煙氣成分的變化
5.3.5一次風風量對火焰傳播速度和物料燃燒
速度的影響
5.3.6一次風量對N轉換為NO和C轉換為CO
的影響
5.3.7不同一次風量下床內碳氫化合物和 HCN
的分布
5.4一次風溫對物料燃燒的影響
5.4.1一次風溫對火焰傳播速度和物料燃燒
速度的影響
5.4.2一次風溫對物料燃燒生成煙氣成分的
影響
5.5水分變化對物料燃燒的影響
5.5.1不同含水量的物料燃燒床層內溫度分布
5.5.2火焰傳播速度和物料燃燒速度
5.5.3水分變化對物料燃燒產生煙氣成分的影響
5.6灰分變化對物料燃燒的影響
5.6.1物料燃燒床層內溫度分布
5.6.2火焰傳播速度和物料燃燒速度
5.6.3灰分變化對物料燃燒產生煙氣成分的
影響
5.7物料尺寸變化對固定床內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的
影響
5.7.1火焰傳播速度和物料燃燒速度
5.7.2尺寸變化對物料燃燒過程產生煙氣成分的
影響
5.8小結
第6章垃圾在焚燒爐內燃燒機理研究與仿真
6.1垃圾在爐排爐內燃燒過程分析
6.2垃圾焚燒過程中體積變化研究
6.3垃圾焚燒過程的反應研究
6.3.1固體中水分蒸發
6.3.2垃圾的液化作用
6.3.3揮發分燃燒
6.3.4碳的氣化
6.4氣相和固相傳輸方程
6.4.1氣相:流體湍流流動和爐床中固體的傳質
6.4.2求解過程
6.5仿真分析
6.5.1垃圾與焚燒爐的基本參數
6.5.2分析結果
6.5.3小結
第7章垃圾焚燒爐內NOx生成機理
7.1NOx的生成機理
7.1.1熱力型NOx
7.1.2快速型NOx
7.1.3燃料型NOx
7.2典型垃圾組分成分分析
7.2.1試驗結果及分析
7.3NOx生成基元反應機理及其驗證
7.3.1NOx生成基元反應機理
7.3.2機理驗證
7.4垃圾焚燒爐中NOx的生成動力學模擬
7.5小結
第8章焚燒爐內HCl排放特性及其同其他污染物
相互影響
8.1概述
8.2焚燒爐內HC1的生成
8.2.1有機氯化物生成HCl
8.2.2無機氯化物生成HC1
8.3焚燒爐HCl排放特性的試驗研究
8.3.1床溫對HCl排放的影響
8.3.2摻燒垃圾比例和水分對HCl排放的影響
8.3.3HCl對NO和SO2排放的影響
8.4HC1和NOx排放的相互影響研究
8.4.1HCl反應機理
8.4.2不同工況條件下HCl?NO?CO排放的相互
關聯
8.5CO和SOx排放的關聯研究
8.5.1SOx反應機理
8.5.2不同工況條件下SO2?CO排放的相互關聯
8.6HCl和SO2排放的相互影響關聯研究
8.7小結
第9章垃圾焚燒系統及裝備
9.1概述
9.2焚燒爐分類及其工藝
9.2.1固定爐排爐
9.2.2機械爐排爐
9.2.3流化床焚燒爐
9.2.4迴轉窯焚燒爐
9.3垃圾焚燒廠的貯存及進料系統
9.3.1儲存設備
9.3.2垃圾儲坑
9.3.3進料系統
9.3.4小結
9.4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爐系統
9.4.1模組式固定床焚燒爐(控氣式焚燒爐)
9.4.2水牆式焚燒爐
9.4.3垃圾衍生燃料式焚燒爐
9.4.4鏇轉窯式焚燒爐
9.4.5流化床焚燒爐
9.5各種焚燒爐的比較
9.6助燃空氣系統
9.6.1助燃空氣系統的構成
9.6.2助燃空氣送風方式
9.6.3輔助燃油系統
9.7灰渣處理系統
9.7.1爐渣處理系統
9.7.2飛灰處理系統
第10章機械爐排爐燃燒工藝與燃燒控制
10.1爐排焚燒爐的焚燒工藝
10.2爐排焚燒爐的焚燒機理
10.2.1焚燒過程
10.2.2焚燒過程污染物形成機理
10.3爐排焚燒爐的控制目標
10.3.1焚燒處理效果的評判指標
10.3.2主要焚燒參數
10.3.3焚燒參數耦合關係
10.3.4爐排焚燒爐的控制目標
10.4燃燒控制系統分析
10.5小結
第11章機械爐排爐的功能與結構
11.1概述
11.2混燒水牆式焚燒爐燃燒室的構造與機能
11.2.1燃燒室的氣流模式
11.2.2燃燒室的構造
11.2.3燃燒室及爐床應具備及機能
11.2.4燃燒室熱負荷的定義
11.2.5影響燃燒室熱負荷的主要參數
11.3機械式爐床的構造與功能
11.3.1爐床的形式
11.3.2爐床應具備的功能
11.3.3爐床設計參數
11.3.4各形式混燒式焚燒爐的特性及功能分析
11.4現有大型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爐技術評估
11.5小結
第12章垃圾焚燒廠發熱鍋爐的設計原理
12.1概述
12.2發熱回收系統概述
12.3垃圾焚燒發電廠餘熱鍋爐結構
12.3.1煙道式餘熱鍋爐
12.3.2一體式餘熱鍋爐
12.4鍋爐設計原理
12.4.1鍋爐水循環
12.4.2影響蒸汽乾度的因素
12.5大型垃圾焚燒廠鍋爐的主要元件構造
12.5.1燃燒室水管牆
12.5.2鍋爐本體管群
12.5.3汽鼓及水鼓
12.5.4過熱器
12.5.5排氣的餘熱利用裝置
12.6鍋爐材料腐蝕原因及防止
12.6.1高溫腐蝕及防治策略
12.6.2低溫腐蝕及防治策略
12.7大型垃圾焚燒廠爐水循環式鍋爐系統的布局
12.7.1水牆式焚化爐
12.7.2鏇轉窯式焚化爐
12.7.3垃圾衍生燃料式焚燒爐
12.7.4流化床式焚燒爐
12.8鍋爐效率計算與熱交換器設計
12.8.1鍋爐效率的計算
12.8.2熱交換器的設計
12.9總結
第13章二次污染控制技術
13.1二氧化硫控制技術
13.1.1控制二氧化硫技術分類
13.1.2燃燒後的煙氣脫硫技術
13.2氮氧化物脫除技術
13.2.1燃燒中脫硝技術
13.2.2燃燒後脫硝技術
13.2.3選擇性非催化還原法(SNCR)
13.2.4選擇性催化還原法(SCR)
13.2.5SNCR/SCR聯合技術
13.3HCl氣體淨化技術
13.3.1HCl氣體的危害
13.3.2焚燒煙氣中HCl氣體的來源
13.3.3HCl氣體與石灰類吸收劑乾式反應的
機理
13.4煙氣污染物聯合脫除技術
13.4.1電子束輻照法和脈衝電暈法
13.4.2活性炭加氨吸附法
13.4.3氧化銅法
13.4.4SNOX工藝
13.4.5SNRB工藝
13.4.6爐膛石灰(石)/尿素噴射工藝
13.5二惡英形成機理與脫除技術
13.5.1垃圾焚燒過程中二惡英形成機理
13.5.2垃圾焚燒過程中二惡英控制技術
13.5.3垃圾焚燒過程煙氣中二惡英控制技術
13.5.4煙氣淨化方式與二惡英生成的關係
13.5.5飛灰中二惡英降解技術
13.5.6戴奧辛及呋喃的控制方式與方案比較
13.6重金屬控制技術
13.6.1重金屬物質焚燒後的特性
13.6.2廢氣中重金屬物質的控制技術
13.6.3增進廢氣中重金屬物質去除效率的方式
13.7煙氣淨化及其工藝
13.7.1酸性氣體脫除設備概述
13.7.2酸性氣體控制技術
13.7.3乾式洗煙塔
13.7.4半乾式洗煙法
13.7.5濕式洗煙法
13.7.6粒狀污染物去除設備
13.7.7煙氣淨化組合工藝比較
13.8半乾法煙氣脫硫技術
13.8.1工藝流程及反應過程
13.8.2影響SO2脫除的主要因素
13.9噴霧乾燥法煙氣脫硫工藝系統
13.10噴霧乾燥煙氣脫硫裝置的設計
13.10.1霧化器
13.10.2鏇轉式霧化器
13.10.3氣流式霧化器
13.10.4噴霧乾燥吸收塔
13.10.5系統及設備選擇
13.11空氣污染控制系統的整體設計
第14章垃圾焚燒發電與二次污染控制系統設計
14.1設計內容
14.2焚燒爐工藝設計參數及內容
14.2.1工藝參數
14.2.2設計流程
14.3工藝設計
14.3.1助燃空氣量計
14.3.2總廢氣量計算
14.3.3廢氣組成分析
14.3.4質量平衡計算
14.3.5能量平衡
14.3.6質能平衡結算
14.3.7蒸汽產量計算
14.3.8爐床面積
14.3.9燃燒室體積
14.3.10爐水循環
14.3.11爐水濃縮
14.3.12蒸發器設計
14.3.13過熱器設計
14.3.14節熱器設計
14.4空氣污染控制系統設計
14.4.1鍋爐?鏇風集塵器
14.4.2鏇風集塵器?冷卻塔
14.4.3冷卻塔
14.4.4冷卻塔?乾式反應塔
14.4.5濾袋集塵器
14.4.6引風機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