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戰[1965年任旭東執導經典電影]

地道戰[1965年任旭東執導經典電影]

《地道戰》是1965年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電影,由任旭東執導、朱龍廣主演,於1966年元旦在全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為了粉碎敵人的“掃蕩”,河北省冀中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創新地利用地道戰的鬥爭方式打擊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截至2012年,已創造出共30億人次觀看的紀錄。

劇情簡介

連環畫版《地道戰》 連環畫版《地道戰》

抗日戰爭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根據地不斷發展壯大,1942年,日寇對冀中根據地進行“大掃蕩”,根據地人民為了抵禦和打擊日寇,想出了不少巧妙的辦法,地道戰就是其中之一。

冀中地區高家莊人民,在黨支部書記高老忠和民兵隊長高傳寶的帶領下,把幾家的土洞和地窖挖成相通的地道,留幾處出口,用以和日寇周旋。但是在一天夜裡,黑風口據點的日寇偷襲高家莊,高老忠敲鐘警告壯烈犧牲,地道遭到了敵人的破壞。高家莊人民總結教訓,將僅能容身的地道改造成既能藏身又能出擊的多功能地道。

1943年夏天,高傳寶利用地道的翻口擊斃了混進高家莊的特務。日軍分隊長山田糾集了幾個據點的兵力進行報復,但卻被在地道內神出鬼沒的高家莊民兵們狠狠地教訓了一頓。高家莊人乘勝前進,把地道從村內沿伸到野外,成為縱橫交錯的地道網路,變防禦為進攻。區長趙平原制訂了“圍點打援”的戰術,想吸引黑風口的日偽軍出洞,但是狡猾的山本,卻以偷襲高家莊的辦法來解西平之圍。高家莊民兵和八路軍主力及游擊隊一道並肩作戰,一舉拔掉了黑風口據點,消滅了進犯高家莊的敵人,取得了這場戰鬥的勝利。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朱龍廣高傳寶
王炳彧高老忠
張勇手趙平原
朱啟崔連長
劉秀傑林霞
王孝忠山田
劉江湯丙會
韓國棟大康
胡自和牛娃

演員表參考資料

職員表

導演任旭東
副導演(助理)任鵬遠
編劇任旭東、徐國騰、王俊益、潘雲山
攝影楊光遠
配樂傅庚辰
美術設計商榮光,方緒智
錄音侯申康

職員表參考資料

角色介紹

地道戰[1965年任旭東執導經典電影] 地道戰[1965年任旭東執導經典電影]
高傳寶 演員朱龍廣
高家莊民兵隊長。高傳寶的原型叫劉傻子,是個農民,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很魯、很愣。高傳寶在趙區長的教育下頓時醒悟,帶領游擊隊員們利用黑夜的掩護悄悄了將地窖改造成地道,形成了既可以藏身又可以打擊敵人的地下長城。高傳寶率領隊員們對黑風口展開了麻雀戰、破襲戰、爆竹戰等戰術,大敗敵軍走向勝利。
地道戰[1965年任旭東執導經典電影] 地道戰[1965年任旭東執導經典電影]
高老忠 演員王炳彧
高家莊民眾在黨支部書記高老忠,與民兵隊長高傳寶領導村民,及時應變,把土洞、地窖改造成幾家相通的多口地道。某夜,黑風口據點的日軍偷襲高家莊,高老忠為掩護村民疏散逃離,不顧個人安危,孤身跑到村裡的大槐樹下為村民敲鐘報警,不幸被日軍發現,山田開槍打傷了高老忠,高老忠掙扎站起來後繼續敲鐘,最後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
地道戰[1965年任旭東執導經典電影] 地道戰[1965年任旭東執導經典電影]
趙平原 演員張勇手
黑風口據點的日軍偷襲高家莊,高老忠為敲鐘報警獻出了生命,地道遭到破壞,幸虧區長趙平原帶領游擊隊和民兵及時趕到,民眾始免於難。
地道戰[1965年任旭東執導經典電影] 地道戰[1965年任旭東執導經典電影]
山田 演員王孝忠
日本陸軍隊長,多次率隊對冀中根據地進行“大掃蕩”對冀中根據地進行“大掃蕩”,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最終在西風口據點被高家莊的民兵生擒。
地道戰[1965年任旭東執導經典電影] 地道戰[1965年任旭東執導經典電影]
湯丙會 演員劉江
華北治安軍司令,人稱湯司令,電影中的重要反派,經常帶領皇協軍跟隨山田的日軍四處掃蕩革命根據地,最後一次掃蕩高家莊時,被高家莊的民兵在西風口據點擊斃。

角色簡介參考資料

音樂原聲

歌/曲名類型備註
《地道戰》主題曲
《毛主席的話兒記心上》插曲
無名插曲插曲 歌詞是“老忠,快跑,鬼子就要進村了”。 但在電視台播放的大部分電影版本中,這一段情節被精簡了。

原聲資料參考資料

幕後製作

劇照 劇照

1963年初,軍委總參指定八一電影製片廠來拍攝《地道戰》的時候,是當作民兵傳統教學片來拍的。拍片目的是要體現毛澤東的人民戰爭思想,還要讓觀眾看之後能學到一些基本軍事知識和對敵鬥爭的方法,同時要求攝製組運用故事片的形式進行拍攝。

1945年5月,高平村的黨支部書記兼民兵隊長劉傻子帶領村里七八十個人打退了1000多個日本鬼子,而且還打死了50多個偽軍。戰鬥結束後他去打掃戰場,結果被敵人打了回頭炮。劉傻子就是《地道戰》中黨支部書記高老忠和民兵隊長高傳寶這兩個人物的原型。電影中,高老忠最後鳴鐘向鄉親們報警的時候,拉響手榴彈和敵人同歸於盡。而在實際中,劉傻子也的確犧牲了。

電影海報 電影海報

河北省正定縣高平村是“抗日先鋒村”,是故事的原型,但地道被洪水破壞後,不具備外景拍攝條件,因而選擇臨近的冉莊、李莊、唐莊進行拍攝的,導演將這三個村莊合而為一,影片中的高家莊實際上是這三個村莊的“合成”。

銀幕上所有地道內的鏡頭畫面都是在八一電源製片廠內搭景拍攝的。攝製組巧妙運用攝影鏡頭和剪輯,使得它看起來像是一個真正的地道戰鬥網。

影片評價

影片以冀中抗日根據地軍民開展的地道戰,顯示人民戰爭的無窮威力。它將豐富多彩的戰爭史實、形象鮮明的英雄人物和軍事教育的內容巧妙地融合為一體,生動地描述了由隱蔽地遭到戰鬥地道再到聯防地道這一特殊戰場中的發展過程,展現了抗日軍民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人民游擊戰爭恢宏瑰麗的場景。充滿機趣的細節構思和昂揚。樂觀的音樂基調,為影片增添了藝術感染力。( 1905電影網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