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反應模量

地基反應模量,是一種建築物理學名詞。

概念

土基回彈模量是表征彈性半空間體地基荷載與變形的關係,地基反應模量是表徵文克勒地基的變形特性。文克勒地基模型是原捷克斯洛伐克工程師文克勒(WINKLER)1876年提出的,其基本假定是地基上任一點的彎沉L,僅與作用於該點的壓力P成正比,而與相鄰點處的壓力無關,反映壓力與彎沉值關係的比例常數K稱為地基反應模量,即:

K=P/L (4-9)

式中 K——地基的反應模量(MPA/M或MN/M3);

P——單位壓力(MPA);

L——彎沉值(M)。

公式說明

根據上述假定,可以把地基看作是無數彼此分開的小土柱組成的體系,或者是無數互不相聯的彈簧體系,文克勒地基又可稱為稠密液體地基,地基反應模量K相當於液體的密度,地基反力相當於液體的浮力。

文克勒地基模型由於假設簡單,K值測試方便,被廣泛採用,但這種地基模型有明顯的缺點,它忽略了地基中剪應力的存在,與實際情況出入較大。

地基反應模量K值,用剛性承載板試驗測定,通過一次載入到位的方式測定相應的總彎沉值,得到荷載-彎沉曲線,如圖4-5所示。由於土基變形的非線性特性,K值隨所了的壓力(或彎沉)而變化。為了使所確定的地基反應模量值有代表性,通常有兩種作法:當地基較軟弱時,取L=0.127CM時相對應的壓力P計算地基反應模量;當地基較為堅硬時,取單位壓力P=0.07MPA時相對應的彎沉值L計算地基反應模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