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差異

地球不同空間內在的自然、經濟、人文、社會等諸方面差別的綜合反映。

地域差異是地球不同空間內在的自然經濟人文社會等諸方面差別的綜合反映。為地理學研究的主要方面之一。1925年, 索爾在詳述赫特納的觀點時,首先引入 了“地域差異”這一術語。其內容主要包 括:①自然資源、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等 方面的差別;②經濟、社會條件等方面 的差別;③科技水平、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別。但從廣義的概念出發,地理學中的“地域差異”,實質上是“地域差異研究”的省略,地域相似性研究也是地域差異研究的主要內容和比較方法之一。儘管地域相似性的研究並不顯示地域差異特點,但從大範圍看,在對地區某個要素或幾個要素的相似程度研究後,即能據此劃分出不同類型的地區。“地域相似”並不是地域差異的對立,而只是一種將次要差異加以忽略,將主要差異予以強調的概括;地域的相似和差異研究是地域差異研究的兩個重要方面。1953年,美國地理學家厄爾曼(Edward L.Ul-man)在對地域多種要素差異性和相似性研究後,過分誇大地域內各要素、要素間的關聯性特殊作用,而忽視地域差異的傾向,提出將“地域差異”作為“空間相互作用”的衍生概念。哈特向抨擊了這一觀點,認為:“空間相互作用只能意味著不同地方現象的關聯”,“靜態特性或形式的變異以及動態特性或作用的變異都包括在地域變異(areal variation)和地域差異這個概念之中”。在中國現代地理學發展時期,套用廣義的地域差異概念,充分研究地域開發優勢條件和地域差異特徵,對於指導因地制宜,發揮地區優勢,加快區域經濟開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