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可西里回頭

他說,雖然我們幹的事情很簡單,但總是莫名其妙地被彼此感動。 文段的理解,要扣關鍵句來進行。 這裡所指的信息,一是定位信息。

在可可西里回頭 駱非翔

原文

去年,我們從格爾木順著青藏公路去那曲,到楚瑪爾河附近時,由於前方公路坍塌,只好到護站里休息,在這裡遇到了思賢。思賢17歲,是保護站里年齡最小的以為志願者。
在保護站里休息的時候,思賢看到了我胸前掛的單眼相機,於是過來找我照相。他告訴我,他的那部老鳳凰相機途中摔壞了,於是每天只能望景興嘆了。我們坐在一起攀談起來,他似乎對我有格外的親切感,他告訴我他在這裡的生活,他說在這裡當志願者的生活就是每天和其他朋友們,扯著橫幅在黝黑的青藏公路上,為試圖越過青藏公路向西遷徙的藏羚羊“開路”,因為這些藏羚羊每年的初夏都要趕往水草豐美的卓乃湖、太陽湖去產崽。每一天,他們都在藏羚羊經常出現的地方靜靜守候,如果這些可愛的藏羚羊機警地來到了馬路旁,他們就和朋友遠遠地站起來,在馬路上扯一條橫幅提示來往的車輛,橫幅上面寫著“藏羚羊過公路,請停車熄火”,然後人們就停下車、熄火,安靜地等待著那被藏人稱為神物的藏羚羊慢慢地猶豫著走過公路,去那可可西里的西部腹地繁衍後代。
他說,雖然我們幹的事情很簡單,但總是莫名其妙地被彼此感動。
我問他:“你這么小,怎么就想到來這裡當志願者呢?你的父母不擔心嗎?”
他聽後,頭一低,然後淡然地笑道:“我其實是離家出走的。”
他開始給我講開了他的生活。原來,他是一名高中學生,他對高中學習一點兒興趣都沒有,他的愛好是攝影,每天都沉迷於攝影當中,學習成績非常差,而他的父母對他的“不務正業”極為不滿,經常指責他,父親氣得抽他耳光,他從來都沒有反抗過。但是就在兩個月前,他最心愛的老相機被憤怒的父親給摔了,他一氣之下離家出走了。他修好了相機,便和一夥網上認識的志願者來到了這裡,這裡曾是他夢想了好久的目的地。這裡有世間最壯美的風景,他想一一拍下,有一天,能交到自己父母的手中,告訴他們,自己的兒子不是一個不務正業的人,只是有著更確切的人生目標而已。可惜的是,途中,他的相機又摔了一下,徹底報廢了。他想不到能交一份怎樣的答卷給自己,也不知道該拿什麼去反抗父親對他夢想的“壓迫”。同時,他也在為藏羚羊開路的過程中產生了更深的使命感,於是他便決定再留一段時間,留到9月,藏羚羊遷徙期過去為止。
他說完他的故事,我不便相勸,只好拉著他拍照去了,並約好了,以後從網路上傳給他。
第二天,公路通了,我們離開保護站,驅車去那曲。
他把我們送到路上,然後親切地和我擁抱、揮手。我和他揮手時,眼睛竟然有些濕潤。我不知道這是為什麼,大概是為他那年少執著的夢想吧。我路上一直在想,這個堅強的孩子應該回家,家長應該接納他,認可並鼓勵他。或許這樣,他才能活得快樂,才能走向夢想。
半個月後,我們從那曲回格爾木,又途經了那個保護站。車還沒有到的時候,就遠遠地看到保護站有個人在揮手。他不是別人,就是思賢。
思賢看上去神情有些傷感,眼睛像是哭過般又紅又腫。他要我們帶他回格爾木。我們帶上他就上路了。
我問他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他告訴我說,發生了一件不好的事情。原來,三天前,他們在路上為藏羚羊開路的時候,有一個魯莽的司機為了趕路,居然不顧他們的阻攔,闖關而過,直接撞飛了一隻可憐小羊羔,羊群被切割成兩半散去了。他們為此悲憤不已。然後,捧著那幼小的羊羔埋在了保護站特意為羊羔挖的墳墓里。他們葬了羊羔之後,正心意難平時,卻看到有一隻母羊在公路旁徘徊哀號,整整一個下午都在呼喚。他們知道那是羊羔的母親,於是,又含淚把羊羔給挖出來,放到母羊的面前。母羊悲傷的神情令每一個人心碎。直到母羊絕望地離開,他們才再次埋葬了羊羔。
說完後,思賢的眼中有淚光泛起,年輕的臉上悲憤交集。我們聽了也義憤填膺,卻沒有人多語。
我試圖轉移一下話題,來驅散一下悲傷的氣氛,於是摟著思賢的肩膀問:“你接下來準備去哪裡?”
思賢忽然淚水直冒,然後握住我的手哭道:“大哥,我要回家!我媽媽一定找我找瘋了!”
我一把抱住他,將他的哭聲捂在懷裡。我的眼淚忽然也涌了出來。這個迷失在世界邊緣的少年,在見證了真正的憂傷之後,深深地明白了一種愛,終於在美麗的可可西里回頭了。

中考現代文閱讀題《在可可西里回頭》解析

2009年上海中考試題,依據《上海市中國小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遵循學生學習語文的發展要求和語文學習規律,全面考查學生的語文素養,著重考查學生的語文積累,理解和運用能力、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探索新知識的能力。堅持以人為本,體現“二期”課改的教學思想、理念和方法,把考查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滲透在試卷中。
【試題特點】
現代文閱讀選文二 《在可可西里回頭》關注學生成長,貼近學生內心世界。合乎學生情感和成長實際,從親情、人性入手,引發處在青春叛逆期的考生感情的共鳴和心靈的震撼。選文主要講述了主人公思賢離家出走後到可可西里做志願者的過程中,他看到一個魯莽的司機撞飛了一隻小羊羔後,小羊羔的母親在公路旁徘徊哀號。思賢從藏羚羊的母愛中觸景生情,想到了自己的出走一定會帶給母親無限的苦痛與悲傷,因此他頓悟了,在“我”從那曲返回格爾木時,他決定回頭,喊出了“我要回家!”的心聲。正是這種志願者經歷使得思賢這個迷失在世界邊緣的少年,在見證了真正的憂傷之後,重新理解了母親對自己的愛。
22題“第③段中‘大家總是莫名其 妙 地 被 彼 此 感 動 的 原 因 是________”,考查學生在讀懂文章的基礎上的探究能力,注重思維訓練;23題檢測指示代詞的含義;24題考查修辭手法的鑑別及表達效果,這是連續多年必考的老題;25題是一道選擇題;第26題是片段寫作,縮寫“思賢的故事”。綜合運用語文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以激發考生的探究意識和創新思維,這對日常語文教學具有積極的導向作用。
中考記敘文閱讀測試在命題材料的選擇上較重視人文精神的挖掘,注重其內容所蘊含的教育意義,與學生的內心世界相貼近。從閱讀題看,一是重基礎知識。這體現了中考對語文教學的一個導向,就是要關注適用的語文知識,而不是把語文知識整個丟棄。二是重理解體驗。設題直接指向考生對文本、對自己的人生的體驗與感悟。這也是一個命題導向。
【考點梳理】
解答記敘文的閱讀題,可以從這裡人手。
理清思路和把握主旨
思路,指的是寫作時作者思維發展的線索,在文本中體現為各部分之間的內在的邏輯聯繫。追尋文本自身的語言邏輯,理清行文思路。比如說,你在閱讀過程中,如能注意到文本中暗示結構的語言標誌、過渡語,作者的行文思路往往也就比較清楚了;因為語言表達是作者語言思維的具體呈現,行文中的記敘線索和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內在聯繫,如能及時發現和把握,則作者思路也會明晰起來。追尋文本自身的文體特徵,理清行文思路。記敘文中的情節發展,人物的情感變化,時空的交替,描寫景物的角度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著作者行文的思路。
理清了行文思路,才有可能整體把握全文內容,領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意圖,即把握主旨。把握文本主旨,就局部而言,最重要的是能扣住關鍵語句和語段。記敘文中的議論、抒情句;關鍵語段應著眼於開頭、結尾兩段,以及行文中表達方式突然發生變化的段落。當然,我們不能忽略作者的人生經歷和文本的寫作背景。
文段理解和段意概括
文段的理解,要扣關鍵句來進行。比如一個段落或幾個段落中的中心句、總領句、總結句、問句、順序句、線索句等,找到以後,再進行段意理解和功能分析,這樣就會綱舉目張。
信息篩選和含義分析
這裡所指的信息,一是定位信息。閱讀文本之時,讀者就應該及時掃描、捕捉那些為我所用,利我所用的訊息,包括能提示或可能暗示作者思路、文本主旨、文段甚至關鍵語句表達功能的有效信息。二是歸位信息。任何閱讀文本的專題設計,無論是客觀的摘引,主觀的理解,拓展性的評判,答案都來自或源出於文本中,而非學生的頭腦中,這就要求在讀懂題意後快速回歸文本,尋找相關信息區間,找準有價信息點,然後思考成熟,再作表達。
詞句含義的分析要做到:一是歸位,即詞不離句,句不離段,首先將其回歸文本之中;二是聯繫,即聯繫上下文,聯繫文章主旨、作者情感態度或事物特點;三是避免詞語和語句含義的理解望文生義,先入為主,唯我獨尊,一定要放置於文本的整體語言環境中,仔細體味它們表情達義的功能。這類題主要是對文章中耐人尋味、寓意較深的語句的理解。對文中語句的理解,必須扣緊語句的關鍵字。這些關鍵字,有些含義較深,要用直白的話把它說出來,有些用比喻句的,要用淺顯的話把喻義說出來。
【試題回放】
21.根據拼音寫漢字(2分)
水草豐mào
【解題指導】
根據拼音寫漢字材料多取自教材基本篇目或課外讀本。要重視積累,平時要養成勤查字典的習慣,有意識地收集一些多音字、形似字、生活中誤讀的字、異讀字等,建立錯題本,及時進行梳理整理。注意“茂”的正確寫法。
22.第③段中“大家總是莫名其妙地被彼此感動”的原因是
。 (3分)
【解題指導】
這道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整體感知及概括提煉的能力,注重思維訓練。
考生在閱讀文本後,要能以最簡潔的語句反映出文本主要敘述的內容,這樣就會對文本有一個正確的總體印象。把握這個內容後,對具體的題目進行分析。 “莫名其妙”在這裡指被感動的原因很多,也很模糊,說不清。“大家”既指志願者,也指為藏羚羊停車的司機們。 “此”所指的就比較豐富了,有志願者的付出,也有司機們的付出,還有藏羚羊的母愛,更有我對自己所做事情意義的認識。可以抓住要點:(1)志願者和司機們對自己及別人為保護藏羚羊的付出而感動;(2)感覺到自己所做的事情很有意義。
23.第⑧段中的“這樣”指的是
。 (3分)
【解題指導】
此題檢測指示代詞的含義,這是一道考查學生理解篩選與提煉文本信息能力的典型試題。“這”是一個代詞,一般來說,代詞的指代對象會在前面出現,聯繫上下文,正確回答這道題是不難的。是指:這個孩子應該回家,家長應該接納他,認可並鼓勵他。
24.第⒂段“思賢忽然淚如泉湧”這句話運用了 修辭方法,其表達效果是。 (4分)
【解題指導】
24題考查修辭手法的鑑別及表達效果,這是連續多年必考的老題。眼淚象泉水一樣直往外涌。形容悲痛或害怕之極。比喻的作用:一是使深奧的事物淺顯化,幫人加深體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叫人便於接受;三是使概括的東西形象化,給人鮮明的印象。本題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把思賢內心的感動和震撼,更具體、形象地展現在讀者面前,給人以鮮明的印象。
25.對第⒃段畫線句理解最恰當的一項是( )(4分)
A。思賢終於在可可西里懂得了生活的道理。
B。思賢終於在可可西里決定回家完成學業。
C。思賢終於在可可西里理解了父母,決定回家。
D。思賢終於在可可西里覺得無能為力,決定返鄉。
【解題指導】
這是一道選擇題,是結合語境選擇畫線句理解最恰當的一項。劃線句在文章結尾,結構上,收束全文;內容上,點明文章中心,升華文章主題。“C”能滿足要求。
26.請將上文縮寫成 “思賢的故事”。 (80字左右)(8分)
【解題指導】
本題是片段寫作,縮寫“思賢的故事”,是綜合運用語文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以激發考生的探究意識和創新思維。
縮寫是在中心思想和主要內容不變的前提下,把長文章縮成短文章的一種寫作形式。要把記敘的要素交代清楚,保持原文中心不變,故事情節相對完整,保持人物原有特點。縮寫作文雖篇幅比原文短小,但一定要連綴成篇、結構完整、中心明確,使全文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做到小而不亂。縮寫後要保持原文的體裁和中心,文字應該連貫、完整。縮寫時可以把原文中的長句化為短句、對話化為直接轉述、幾句話概括為一句話。可以這樣概括:思賢離家出走在可可西里做志願者,他看到一個司機撞飛了小羊羔後,它的母親在公路旁徘徊哀號。思賢觸景生情,想到了自己母親無限的苦痛與悲傷,他頓悟了,決定回頭。
【解題啟示】
解答現代文閱讀題,要整體把握文章主旨,體會作者的觀點態度。弄清文章的主要表現手法是什麼,是怎樣圍繞中心表達觀點的。設題往往以整體理解文章內容為主軸,有層次地展開詞語理解、關鍵句子理解、修辭手法及其作用、探求作者的觀點態度、根據相關連結材料拓展延伸等題目。看清試題要求,根據題意去找答案,不要憑著自己的感覺去理解,去作答。回答要抓住重點,語言簡明,條理清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