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山集村

土山集村位於山東省曹縣閆店樓鎮,村北有塗山,而塗山是夏、商、周三代華夏民族融合盛會之地。

土山集村位於山東省曹縣閆店樓鎮政府西4公里,因村北有塗山,也稱“土山”,故村名稱“土山集”。塗山是夏、商、周三代華夏民族融合盛會之地。
唐堯時期,塗山北鄰濟水,洪水泛濫,人們被洪水淹死的不計其數,活下來的人流離失所。堯命鯀治水,鯀率人到處築堤,前後九年,沒能治住洪水,被堯流放到羽山。虞舜時期,啟用鯀的兒子夏禹治水。夏禹與伯益、后稷一起,命令百官動用服役的罪人分治九州。一次夏禹外出治水路過塗山,看見塗山氏女,沒顧上說話就忙著去南方察看水情。塗山氏女知道禹回來時還要從此經過,就派仆女在塗山南邊的路旁守候。夏禹歸來走到塗山時,塗山女用歌聲呼喚:“我在這兒等你好久啦!”時年夏禹三十歲,想到自己不能因治水終生不娶,於是便娶了塗山女“女嬌”為妻。禹娶妻四日,就受命外出,夫妻臨別,塗山女教禹:“水性陰,故趨下,宜順其性分流,疏浚入漕,不可一味築堤。”禹聽從了妻子的意見,治水以疏浚為主,在外治水13年,多次路過家門而不入,生了兒子也顧不得撫育。經過艱苦努力,終於治水成功。夏禹由此成為華夏民族的偉大聖賢,受到萬民愛戴。《左傳?哀公七年》記載“禹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因此,塗山就成為夏朝最初的都城。
土山集村西還有商湯陵墓,村西南1.5公里處,是商朝建立的第一個都城亳。公元前16世紀,商湯以亳為根據地,選用薛人奚仲的後人仲虺(萊朱)為左相,又與有莘國聯姻,有莘國伊尹為男僕,為湯講解“治大國如烹小鮮”之理。成湯想啟用伊尹,但宥於其奴隸身份,臣子都不同意。伊尹回到莘國從事農耕生活後,成湯又親自駕車聘請伊尹到亳,拜他為右相。伊尹讓商湯不再向夏朝納貢,夏王桀讓九夷出兵問責,伊尹看到夏桀還能領率九夷,就暫時妥協,同意納貢。一次,商湯外出,看見捕鳥者在四個方向都張著網。商湯讓他撤去三面,並祝禱“想左就左,想右就右,不聽命令,入我網中。”諸侯聽後感動地說:“商湯德行,恩及禽獸。”是為“網開三面”的成語典故。翌年伊尹獲悉九夷中多數並不願出兵伐商,報與商湯,商湯認為時機成熟,又不向夏桀納貢了。夏桀再次讓九夷出兵時,九夷都不聽了。伊尹說:“可伐夏了。”於是商湯就率領諸侯興師伐夏。夏桀敗於有娀之墟,退保三鬷(今曹縣西北),湯遂伐三鬷,獲夏國寶玉,湯即代夏。伊尹報天下已定,諸侯歸服,商湯即天子位,統領天下。
商湯回亳,改服色,定年號,崇尚白色。以亳(今曹縣邵莊鎮鹼劉莊村東)為都,建立商朝。商湯死後,葬於亳之東北郊(今土山集村西)。後代商王武丁等曾來此修葺湯王陵廟,並多次祭祀商湯。春秋末期,宋國仍把湯王陵廟當作祖先宗邑。湯陵歷代都有守冢戶百家,官府都在春秋二季舉辦祭祀活動。商湯後裔有宋、孔、戴、莊、湯、商、殷數十姓
抗日戰爭中,湯陵大殿被毀,以後未再修葺,數百通古碑倒地。
1994年12月,湯陵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今湯陵現仍高出周圍地面約5米,舊碑尚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