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

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

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又譯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國際食品政策研究所。是由國際農業研究磋商組織(CGIAR)倡議贊助的非政府國際機構。1976年成立,總部設在華盛頓。於1996年開始中國戰略和支持項目,支持基於實證基礎上並且有利於窮人的決策,促進中國和其他開發中國家的政策對話和相互學習。

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 IFPRI

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
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 IFPRI
又譯: 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 
[簡介] 由國際農業研究磋商組織倡議贊助的非政府國際組織。成立於1975年,總部設在美國華盛頓。
該研究所的宗旨和任務是:客觀地分析世界糧食問題,制定可以被有關國家、地區或國際機構接受的糧食政策,以幫助各國特別是開發中國家提高糧食產量與質量;開拓糧食貿易的機會,促進糧食分配更加公平和富有效率;鼓勵並發起有關糧食生產和加工技術的研究活動及信息交流,努力改善人民的消費和營養結構等。 為了實現所有人都達到食品安全的目標,需要增加窮人對資源的可獲得性;改善食品生產和分配的技術;提高各國政府的效率和責任感;在食品生產、營養、科技、自然資源、市場和貿易等領域制定適時和適當的戰略、政策和制度。
IFPRI的研究重點是在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的主要利益方共同磋商後形成的。研究優先關注那些能夠對窮人產生最大積極影響的緊迫的食品政策問題。該所有著25年以上的研究經驗,同時與其他國家和國際農業研究中心進行合作,以實現協力優勢,取得可持續成果。
IFPRI的研究是多學科的,基於同開發中國家的住戶、地區和國家等機構合作而收集到的原始數據。該所的目標是提供研究成果,以便有利於在不同社會經濟、政治和地理範疇的決策過程中獲得國際利益。該所從事如下研究:多國間的全球及地區項目;參與及行為研究;多個主題問題的綜合研究等。
IFPRI在約50個開發中國家中有著越來越多的分散合作研究。在中國、哥斯達尼加、衣索比亞和印度等開發中國家設有辦事處,並派駐研究人員。
IFPRI的資金來源廣泛,同時它也是國際農業研究磋商組織的成員,該組織得到了來自50多個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私人基金會、雙邊及多邊援助機構的資助和支持。
主要機構有:理事會。
主要出版物:《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報告》(Insights Magazine)(每年3期)。
《全球糧食政策報告》(Global Food Policy Report)
關於全球各國飢餓狀況的《全球飢餓指數》(Global Hunger Index, GHI)(每年1期)
主要活動:
1997年2月12日,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發表報告說,中國對進口糧食的需求越來越大,但沒有對世界糧食供應或糧價構成威協。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