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專辯論會

從1993年首屆舉行至今。每兩年舉行一屆。輪流在新加坡和北京舉行。 從普通的愛好者到專家學者,歷屆以來倍受矚目。逐漸成為華語辯論的最高舞台之一。

國際大專辯論會簡介
一、國際大專辯論會的由來
1986年,新加坡廣播局為推廣華語的影響和套用,增進本區域高校的交流和友誼,首創了一種新的電視遊戲模式——大專辯論會。當時稱為“亞洲大專辯論會”,兩年舉辦一次。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分別應邀參加了首屆和第二屆“亞洲大專辯論會”,均以優秀的表現奪得冠軍。
1992年,新加坡電視機構總裁訪華,提出與中國中央電視台共同主辦“亞洲大專辯論會”的構想,並很快達成合作意向。
中央電視台青少部主任負責就合作具體事宜與新加坡方面進行磋商,並提議將名稱改為“國際大專辯論會”,此提議得到新加坡方面的贊同。1993年1月,雙方正式簽訂了合作協定。協定規定:“國際大專辯論會”宗旨為:促進華語在國際上的普及和套用,展現華語的魅力;促進參賽國家或地區之間、大學之間、青年之間的思想溝通和情感、文化交流,增進彼此間的友誼;促進國際間電視同仁的合作,使電視具有更大的覆蓋性和代表性,提高電視節目的文化品位。“國際大專辯論會”仍兩年舉辦一次,雙方輪流承辦,節目著作權共享。
首屆國際大專辯論會在新加坡舉辦,中國派出復旦大學參賽。中央電視台播出全部比賽的七場實況錄像後,在全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並由此掀起了一股辯論熱潮,影響至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