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稻1號

國稻1號

國稻1號(原名中優6號、中9優6號)是中國水稻研究所通過分子標記輔助育種選育而成(中9A×R8006),2004年通過國家和江西省審定,審定編號:國審稻2004032、贛審稻:2004009。該組合生育期適中,適應性強,在試種期間表現米質優、產量高、抗性強,適宜長江流域秈稻區作中、晚稻栽培,華南、閩南稻作區作晚稻種植。

基本信息

特徵

該品種屬秈型三系雜交水稻,在長江中下游作雙季晚稻種植全生育期平均120.6天,比對照汕優46遲熟2.6天。株高107.8厘米,莖稈粗壯,株型適中,長勢繁茂,劍葉較披。每畝有效穗數17.8萬穗,穗長25.6厘米,每穗總粒數142.0粒,結實率73.5%,千粒重27.9克。抗性:稻瘟病9級,白葉枯病7級,褐飛虱9級。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55.9%,長寬比3.4,堊白率21%,堊白度3.4%,膠稠度64毫米,直鏈澱粉含量21.2%。

產量表現

2002年參加長江中下游晚秈中遲熟優質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446.52公斤,比對照汕優46增產3.77%(極顯著);2003年續試,平均畝產469.91公斤,比對照汕優46減產0.92%(不顯著);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458.22公斤,比對照汕優46增產1.43%。2003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33.60公斤,比對照汕優46增產1.76%。

優點

國稻1號 國稻1號

米質優:該組合米粒外觀晶亮透明,2003年經農業部稻米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分析:粒長7.2mm,長/寬3.4,堊白度3.4,堊白米率21%,透明度2級,糙米率80.1%,精米率71.9%,整精米率55.9%,鹼消值6.3,膠稠度64,直鏈澱粉含量21.2%,米質指標達到國家優質米三級標準。

產量高:該組合2002年參加南方稻區晚秈中遲熟優質組區試,產量位居第一,比對照汕優46增產3.77%,達顯著水平,生育期比對照長3.2天;2003年續試,比對照減產0.92%,生育期比對照長2.0天,兩年平均畝產458.22公斤,比對照增產1.43%,全生育期兩年區試平均120.6天,比對照遲2.6天,但米質達國標3級,2003年同期參加生產試驗,比對照增產1.76%,生育期比對照長0.5天。2002年參加江西省單季稻區試,平均畝產502.17公斤,比對照汕優63增產2.27%,居第一位,2003年平均畝產485.56公斤,與對照平產,產量居第四位,生育期比對照短2天。2002年在浙江金華婺城區作連晚試種,平均畝產534.75公斤,比當地主栽組合協優46增產7.2%,同年在浙江溫州瑞安作連晚試種,平均畝產556.28公斤,比當地主栽組合協優46增產6.8%,2003年在湖南衡陽、郴州、益陽、邵陽等地試種,分別比對照增產7.1-20.8%,在江西省進賢安排的23.4畝晚稻生產試驗中,平均畝產503.6公斤,表現米質優,飯味可口,深受市場和農民的歡迎。

抗性好:該組合經浙江省“8812”協作組抗性鑑定,稻瘟病抗性為3級,白葉枯病抗性為5級,表現抗稻瘟病和中抗白葉枯病,江西省區試安排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鑑定:苗瘟4級、葉瘟3級,穗瘟0級。

栽培技術

國稻1號國稻1號

1、培育壯秧:作單季雜交稻,播種期為5月20-25日;作連晚栽培播種期為6月20—25日。秧田畝播種量12市斤,大田每畝用種1.2市斤,稀播勻播,秧齡掌握在30天內,移栽時帶櫱3—5個,做好秧田管理做到帶藥帶肥落田。

2、合理密植:要求畝叢數在l.3萬叢以上,落田苗數達6-7萬苗。

3、科學施肥:原則是增施有機肥,重施基肥,早施追肥,巧施穗肥,基肥用水稻專用肥每畝50公斤,追肥在移栽後10天內,畝施尿素7.5公斤。

4、水漿管理:原則上做到深水返青,淺水促櫱,及時擱田,多次輕擱,淺水養胎,保水養花,濕潤灌溉,切忌斷水過早,防止早衰。

5、病蟲防治:主要防治螟蟲、稻飛虱、卷葉蟲。根據優質無公害生產要求定農藥標準,根據病蟲測報及時定防治時間、防治對象、防治策略,做到統一防治,提高防效。

制種技術:國稻1號制種父母本播差第一期不育系比父本遲播37天,第二批不育系比父本遲播32天,父母本行比以1:10為宜,制種產量高的可達每畝200公斤,繁種產量可達每畝180公斤。

產量

中國超級稻研究與示範推廣領域又傳捷報:完全擁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優質超級雜交稻新組合“國稻1號”經測產平均畝產達685公斤,千粒重27.8克,結實率達90.91%,表現出良好的綜合優勢。

經檢測,“國稻1號”米質在優質米12項指標中,有10項在2級或2級以上,適口性好,是當前推廣的雜交稻中米質最好組合之一,非常符合農民和市場對米質逐年提高的要求,於2004年通過國家審定。

為進一步推動超級稻的發展,農業部確定了12個省、市率先啟動超級稻示範推廣項目,並推薦了包括“國稻1號”在內的28個超級稻主導品種,這將為我國的糧食安全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試種結果

種植種植

湖北省荊州市公安縣毛家港鎮浦田咀村五組的140餘畝優質超級雜交稻新組合"國稻1號"示範田裡彩旗飄揚,人聲鼎沸,來自湖北省農業廳、湖北省種子管理站的專家及各地的種子經銷商總計120餘人參加了此次超級雜交水稻現場觀摩會。

參加現場觀摩會的專家們認為,"國稻1號"植株繁茂性好,株高適中,莖稈粗壯,分櫱性好,劍葉挺拔,抗性強,生育期適中,基本穗數適宜,千粒重27.8克,結實率達90.91%,經測產平均畝產達685kg,表現出良好的綜合優勢。浦田咀村五組二隊隊長李國奎說:"農業高科技的發展讓我們農民嘗到了科學種田的甜頭。引種"國稻1號"新品種,種子經銷商採用統一供種、統一播種、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田間管理等措施,保證了"國稻1號"的長勢,以前從沒種過這么好的品種,明年還將擴大"國稻1號"的種植面積。"

"國稻1號"是中國水稻研究所選用新質源優質不育系中9A和套用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技術新選育的優質、多抗、恢復系R8006組配的一個米質量優、豐產性好、抗病性強、綜合農藝性狀優良的三系雜交稻新組合,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經農業部稻米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國稻1號"米質在優質米12項指標中,有10項在2級或2級以上,適口性好,是當前推廣的雜交稻中米質最好組合之一,非常符合農民和市場對米質逐年提高的要求,於2004年通過國家審定。2004年中國水稻研究所授權湖北富悅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獨家經營湖北、河南市場。

農業部"超級稻研究與示範推廣專家組"執行組長、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程式華博士在現場會上指出,中央把推廣超級稻寫進了中央一號檔案,是全面提高水稻綜合生產能力的重大舉措。為進一步推動超級稻的發展,農業部確定了12個省(市)率先啟動超級稻示範推廣項目,並推薦了28個超級稻主導品種,"國稻1號"名列其中。湖北是中國農業大省,水稻生產在該省具有十分重要地位和較高的技術水平。湖北地區"國稻1號"的總經銷商在百畝示範田現場召開區域分銷商現場觀摩會,並簽訂種子購銷契約,大大地縮短了種子推廣中的中間環節,在超級稻新品種推廣形式上是一種創舉。通過推廣"國稻1號"等一批優質、高產、抗性好、廣適性強的超級稻新品種,能大大提高湖北省水稻產量及製品的附加值,通過各方面的合作,湖北省必將成為中國超級稻推廣的主戰場,為進一步提高稻農的收入,為我國糧食安全作貢獻。

審定意見

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國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熟期適中,產量中等,高感稻瘟病,感白葉枯病,米質優。適宜在廣西中北部、福建中北部、江西中南部、湖南中南部以及浙江南部的稻瘟病、白葉枯病輕發區作雙季晚稻種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