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

簡要概況

2010年11月28日,以“天河一號”為計算設備的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在湖南大學正式奠基。“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是經科技部批准的信息化建設重大項目。超級計算機代表了當代信息技術的最高水平,是一個國家科技實力的重要標誌,也是服務於大系統、大工程、大科學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工具,廣泛套用於科學研究、工業創新、商業金融、社會公共服務和國家安全等方面。
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選址湖南大學校區內,採用國防科技大學“天河一號”高性能計算機,按每秒1000萬億次運算能力規劃建設,總投資7.2億元。
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一期工程規劃建築面積30000平方米,計畫於2011年底全部建成竣工,建成後運算能力將達每秒300萬億次,由湖南大學負責運營,國防科技大學提供計算設備和技術支持。
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的設計圖顯示,長沙中心由天河廣場、天算台和研發中心等三大主體建築構成,通過非傳統建築藝術形式,藉助“0”和“1”的造型語言來組構。
圓柱形的天算台是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的靈魂,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的建設,是湖南省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直接提升湖南科技創新水平,加快全省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和信息化步伐,推進“兩型社會”建設,為湖南“十二五”科學發展、富民強省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行業相關

目前,世界上具有千萬億次計算能力的超級計算中心和國家級實驗室共有7家,分別為美國的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美國能源研究科學計算中心、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中國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日本東京工業大學、法國原子能委員會和德國尤利西研究中心。目前,天津中心的計算能力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除天津中心外,科技部正式批准建立的國家超級計算中心還有2家,分別是深圳中心和長沙中心。

未來發展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超級計算機的需求也越來越旺盛。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建成後,將極大地提高中國華中地區的超級計算能力,顯著增強氣象預測、災害防治、環境保護等公共機構及高校、院所等科研部門的服務能力,為裝備製造、鋼鐵冶金、汽車工業、生物醫藥、動漫等產業提供公共超級計算平台。

行業套用

長沙超算中心將讓天氣預報更精細

“運行中尺度數值預報模式,區域範圍為272萬平方千米,格距為4千米,僅需50分鐘時間,這在過去運算能力為每秒2300萬次的計算機上,是完全不可能的。”在湖南省氣象防災減災預警中心的網路機房,省氣象台副台長尹新懷告訴記者,省氣象局已經將AREM、WRF兩個中尺度模式在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試運行。
7月10日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第一期百萬億次“天河一號”主機系統建成開通,正式面向社會提供計算服務。這是我國繼天津之後,第二個投入實際運行的國家級超算中心。省氣象局成為“天河一號”首批公共用戶,高性能計算機將提升數值預報模式計算能力,為湖南高分辨災害性天氣預報和精細化的“無縫隙”預報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