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語言資源檢測與研究中心少數民族語言分中心

授中央民族大學 少數民族語言研究所邱莉榕副教授博士中央民大 少數民族語言研究所王志娟副教授博士中央民大

第一部分:中心介紹

一、中心簡介

語言資源是一種重要的國家資源,新中國成立以來,語言文字套用研究、語言文字信息處理技術等都取得了長足進展,但其中定性研究的成分居多。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展,要求我們對中國的語言國情有更多定量的分析與了解,掌握大量的數據信息;需要對語言資源實施動態統計分析研究,逐步加強動態管理,進而進行開發利用。
為此,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陸續和有關高校和主管部門合作共建了以語言監測和研究為主要職能的平面媒體語言(北京語言大學)、網路媒體語言(華中師範大學)、有聲媒體語言(中國傳媒大學)、教育教材語言(廈門大學)及海外華語研究(暨南大學)等分中心;另外,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還分別與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大學簽署了共建中國語言戰略研究中心、中國文字整理與規範研究中心、中國文字字型設計與研究中心,有規劃、有步驟地開展了一系列的漢語言動態研究,定期向社會公布他們的研究成果。
中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這塊約1000萬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分布著56個民族,其中主體民族—--漢族,人口數為115,940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91.59%,其他55個少數民族人口數為10,643萬人,占總人口的8.41%。長期以來,漢族和少數民族相互取長補短,互通有無,構成了今天共同團結髮展,共同繁榮進步的統一多民族國家。
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信息化,是國家語言文字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與規範少數民族語言信息處理進程,建設與共享少數民族語言信息資源,推進少數民族語言信息處理研究成果的技術轉化及套用,使其更好地服務於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教育及經濟建設,是本中心所倡導的創建目標和研究任務。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知識更新換代頻繁,有必要對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生活狀況進行較大規模調查,實施動態語言資源監測與發布,並在此基礎上開展民族語言本體研究、民族語言和諧研究和民族語言信息處理研究,為相關的語言文字規範及民族語言政策的制定和調整提供參考和依據。為此,四方協商決定共同創建“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少數民族語言分中心”。

二、中心性質:

“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少數民族語言分中心”是在國家教育部語信司的倡議下,商請國家民委教科司、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報刊司及中央民族大學共同創建,機構設立在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信息化工程研究中心。
其主要任務是對少數民族語言實行動態監測與研究,並將監測研究結果提交國家語言文字工作部門發布,為國家民族語言政策的制定和調整提供參考;同時開展民族語言和諧研究及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信息處理和規範標準建設,為民族語言文字的信息化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撐。中心具有以下特性:
(1). 共建、共管性:機構、人員設立在中央民族大學,國家教育部語信司、國家民委教科司、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報刊司及中央民族大學四方共建共管。
(2). 持續、公開性:對少數民族語言資源進行長期、持續、動態地收集、整理、監測與考察,並將監測和研究結果定期向社會公開發布。
(3). 統一、規範性:中心以項目形式完成國家及國家教育部語信司、國家民委教科司、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報刊司及中央民族大學下達的收集、管理、建設國家少數民族語言資源的動態監測與語言和諧研究任務,以及與少數民族語言信息化建設相關的科研任務;項目實行統一立項論證、招標、管理、和驗收,有規劃、有步驟推進民族語言信息化進程。
(4). 聯合、共享性:鼓勵及推進全國各地區相關研究單位的少數民族語言信息化研究聯盟體系的形成;各部署委鼓勵其下達的項目任務由聯盟體系單位聯合承擔;統一規劃、統一標準;資源共享、技術共享。

三、中心任務:

(1)、對少數民族語言資源進行收集、整理、建庫、加工和處理;(2)、對少數民族語言資源的語言文字套用情況進行調研、統計、監測和客觀的描述;(3)、研究民族語言關係,構建和諧語言生活;對有關民族語言的輿情進行分析研究;(4)、對動態語言監測及語言和諧等相關研究結果進行公開發布;(5)、為其制定少數民族語言信息處理的相關標準和規範及民族政策提供參考和依據;為少數民族語言的信息化建設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撐和服務。

四、領導小組:
組長 李宇明 教育部 語信司 司長
俸 蘭 國家民委 教科司 司長
王國慶 國家出版總署 新聞報刊司 司長
陳 理 中央民族大學 常務副校長
成員 戴慶 中央民族大學“985工程”基地主任
王鐵琨 教育部 語信司 副司長
張京澤 國家民委 教科司 副司長
朱偉峰 國家出版總署 新聞報刊司 副司長
張澤清 國家出版總署 新聞報刊司 副司長
陳 敏 教育部 語信司 規劃協調處 處長
賈三陵 國家出版總署 報刊司 副司級調研員
覃曉 中央民族大學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研究所副所長
王守利 國家民委 教科司 科技處 副處長
文日煥 中央民族大學 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學院 院長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研究所 所長
楊國勝 中央民族大學 信息工程學院 院長
余梓東 中央民族大學 科研處 處長
五、學術委員
主任 倪光南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 院士
戴慶廈 教 授 中央民族大學“985工程”基地主任
委員 曹右琦 研究員 《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常務副理事長 
大羅桑朗傑 教 授 西藏大學 副校長西藏大學 藏文信息中心 主任 
馮志偉 教 授 教育部 語言套用研究所 
呼格吉勒 教 授 內蒙古大學 副校長 
黃昌寧 教 授 微軟亞洲研究院 
黃 行 研究員 中國社科院 民族研究所 副所長《民族語文》主編 
陸儉明 教 授 北京大學教授《世界漢語教學學會》理事長 
沙馬拉毅 教 授 西南民族大學 副校長 
史忠植 研究員 中科院 計算技術研究所 
孫茂松 教 授 《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副理事長清華大學 
王 寧 教 授 北京師範大學 
王鐵琨 教 授 教育部 語信司 副司長 
吾守爾 教 授 新疆大學 計算機學院《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常務理事 
於洪志 教 授 西北民族大學 
俞士汶 教 授 北京大學 計算語言學研究所 
張 普 教 授 北京語言大學《中文現代化教學學會》理事長 
秘書長: 趙小兵 教 授 中央民族大學 信息工程學院 
七、人才隊伍
主任 戴慶廈 教 授 博十 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學院
副主任 趙小兵 教 授 博士 少數民族語言信息化研究中心
成員 寶玉柱(蒙) 教 授 博士 中央民大 少數民族語言研究所
高娃(蒙) 副教授 博士 中央民大 少數民族語言研究所
郭慧瑩(土) 講 師 學士 中央民大 信息工程學院
胡素華(彝) 教 授 博士 中央民大 少數民族語言研究所
蔣 穎 講 師 博士 中央民大 少數民族語言研究所
李葉青(蒙) 副教授 學士 中央民大 少數民族語言信息化研究中心
劉 岩 教 授 博士 中央民大 少數民族語言研究所
羅自群 教 授 博士 中央民大 少數民族語言研究所
覃曉航(壯) 教 授 博士 中央民大 少數民族語言研究所
邱莉 副教授 博士 中央民大 信息工程學院
孫 昉 講 師 碩士 中央民大 少數民族語言研究所
孫 媛 副教授 博士 中央民大 信息工程學院
田 靜 講 師 博士 中央民大 少數民族語言研究所
王志娟 副教授 博士 中央民大 信息工程學院
胥桂仙 講 師 碩士 中央民大 信息工程學院
閆曉東 副教授 博士 中央民大 信息工程學院
楊國勝 教 授 博士 中央民大 信息工程學院
於紹娜 講 師 碩士 中央民大 信息工程學院

第二部分:研究部門介紹

一、套用開發部

【部門簡介
套用開發部以少數民族語言信息處理研究成果的轉化和新技術的推廣為主要任務,旨在提高我國少數民族語言信息化處理的質量和效率,增強少數民族語言信息技術與產品的自主創新能力,使其更好地服務於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教育及經濟建設。
【部門任務】
(1).促進少數民族語言信息處理化研究成果轉化與套用:
在少數民族語言的本體研究的基礎上,促進與加速少數民族語言信息化處理研究成果的轉化及套用,提高我國少數民族語言信息化處理的質量和效率,增強少數民族語言信息技術與產品的自主創新能力,使其更好地服務於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教育及經濟建設。
主要任務包括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辦公軟體的推廣套用,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識別系統,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語料庫標註、測評標準化系統研製與推廣,建立少數民族語言資源數位化系統等,根據少數民族語言信息化處理的特點,形成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標準和系統。
(2).搭建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的遠程文化教育平台:
隨著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在少數民族網路教育環境下開展教與學,提高少數民族網路教育的教學質量,促進少數民族網路教育的發展,建立基於計算機網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的遠程文化教育平台成為目前少數民族網路教育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但由於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種類眾多,發展不均衡的特點,使得搭建少數民族語言的遠程文化教育平台比起漢語具有更大的難度和複雜性。如何在目前網路教育資源的基礎上,利用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處理軟體,建立適合少數民族網路教育的平台系統是該部門的主要工作任務,這包括少數民族語言教育資源的整合、網路教育模式、網路教學平台建設、多種作業系統平台及個性化設計等一些網路教育軟體的設計與開發,教學資源的管理和重用等問題的解決方案等。

二、技術支撐部

【部門簡介】
技術支撐部負責解決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信息化處理過程中遇到的專業技術問題,目前主要致力於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語料資源管理系統的研究和開發。
【部門任務】
(1)、基於語義Web服務的民族異構資源整合技術:
套用語義Web技術規範,採用基於語義Web的異構數據源集成技術,開發可視化的異構數據集成平台有利於更好地實現資源共享,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減少重複建設過程中造成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極大浪費。在保持現有資源更新和維護機制不變的前提下,為解決資源條塊分割情況下,資源使用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和衝突提供便捷可行的解決途徑。
(2)、面向服務的少數民族語言資源提取:
隨著技術的發展,當今的組織機構(如企業、政府等)都越來越倚重於信息技術支撐下的各種套用系統(如管理信息系統、電子政府系統等)。同時,隨著全球化業務協作需求的加強,要求傳統的局限於單一組織的套用向跨越多個協作組織的、集成化的網路協同套用轉變。我們將以面向服務的體系架構為基礎,從方便用戶使用的角度考慮上述問題,研究當用戶需求隨著套用構造過程的演進而變化時,如何以“隨需而現”的方式主動的向用戶推薦那些符合其當前需求及個性化特點的服務。
(3)、工程實驗中心網站兼網管
負責工程中心網路建設;負責語言資源備份和網路數據備份;負責計算機網路資料的整理和歸檔。負責伺服器和網路軟體的安裝、維護、調整及更新。

三、資源建設部

【部門簡介】
資源建設部主要負責少數民族“語料庫”建設,少數民族語言報紙雜誌資料庫建設以及少數民族語言教材庫的建設工作。
【部門任務】
(1)、建設少數民族語言的語料庫
少數民族“語料庫”能夠保存少數民族語言資源,為民族語言文字信息處理提供語料資源;為規範標準的制定和翻譯軟體的設計提供依據;為研究、開發、利用民族語言文化信息提供技術保障。資源建設部將套用計算機、掃瞄器、錄音筆等設備建設一個集文字、圖片和聲音的語料庫,為語料的深加工和語言標準的建設奠定基礎。
(2)、建設少數民族語言報刊信息庫
報紙雜誌是傳播政策、文化、經濟等信息的重要載體,通過蒐集、整理所有少數民族語言報刊信息,如刊物內容、發行區域、發行量等方面的信息,及時、準確把握各個少數民族區域關心的問題,為國家制定相關民族政策提供依據。
(3)、建設少數民族語言教材庫
少數民族地區義務教育階段一般分為漢語授課、漢民雙語授課和民語授課三種,在有本民族語言文字的民族,教材多為民族文字。通過建設少數民族語言教材庫,不僅可為少數民族語言教材的規範化、統一化提供依據,而且可為建設少數民族語言的遠程教育提供資源支持。

四、公共事業部

【部門簡介】
公共事業部主要負責中心各種辦公、財務等相關管理工作。
【部門任務】
1. 負責協調中心內部事務,制定並檢查落實中心內部管理的規章制度;
2. 負責中心的外事管理;
3. 負責中心各種會議的組織安排;
4. 負責中心印鑑、檔案、檔案的管理;
5. 負責中心財務管理;
6. 負責中心辦公設備、辦公用品的管理;
7. 負責中心資料、圖書和通訊的管理;
8. 負責中心衛生工作 ;
9. 負責在中心勤工儉學學生的管理工作;
10. 負責中心有關活動的組織;
11. 負責完成中心領導交付的其他工作。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