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少女時代

判逆者注定是孤獨的,在她少女時代的日記里反覆出現這樣的語句,“我很孤獨,我無時無刻不感到孤獨”。 在以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都認為我的自由是以她的生命為代價換來的。 本書中值得一提的是另一為女性,斯特法,她似乎是書中唯一一位與西蒙娜一樣,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的女人。

作者介紹

《第二性》的作者在本書中娓娓講述了她生命中最初的二十年的故事.篤信天主教,嚴守傳統道德規範的母親,持無神論者的父親,以及與生俱來的強烈的求知慾、頑強而執著的個性,獨立思考的習慣,使她從一個模範孩子變成一個判逆者。
判逆者注定是孤獨的,在她少女時代的日記里反覆出現這樣的語句,“我很孤獨,我無時無刻不感到孤獨”。也許這種孤獨一直持續到薩特的出現,他恰恰正那個能滿足她十五歲是對理想伴侶的期望的人,他令她崇拜,與她極為相似,在他身上可以發現自己所有的愛好,近於狂熱的愛好,因此,她熱愛他的研究,一生中追隨他、輔助他。
書中提及的其餘幾位人物的命運也令人深思。
佳佳是西蒙娜少女時代崇拜、熱愛的對象。她的母親堅持要按照傳統習俗,把她嫁到“好人家”里,佳佳為了自由,歷盡磨難,終於不堪重負,心力交瘁,被一場突發的疾奪去生命。西蒙娜對她的死悲憤萬分:”我們曾經為反抗平庸的命運而並肩地鬥爭。在以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都認為我的自由是以她的生命為代價換來的。“可是普拉代兒的軟弱和搖擺才是她的致命傷,他讓她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又無情地以烏雲遮蓋。。。
曾經愛慕的遠房表兄雅克的坎坷,不幸使我們從側面了解了當時知識青年對社會的判逆心態,可他最終還是回到了他的階層,做著屬於他那個階層的人該做的事情,娶了能夠提供體面嫁妝的妻子,卻不幸破產,以至窮困潦倒。西蒙娜對他始終給予同情和理解,”他慘重的失敗絕非偶然,他不甘於一般的失敗。人們可以在許多事情上指責他,但他至少不是平庸之輩“。
本書中值得一提的是另一為女性,斯特法,她似乎是書中唯一一位與西蒙娜一樣,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的女人。雖然作者對她著墨不多,且在她與西班牙畫家費爾南多結婚後就不再提起,雖然在傳統的眼光看來,她似乎不大檢點,但與其他女性相比,無疑是最出彩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