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回營清真寺

回回營清真寺

回回營清真寺這個建築比較特殊,坐南朝北,不同於普通清真寺的坐西朝東.該寺始建自乾隆二十七年(西曆1762年)春,至二十九年夏始竣工。占地面積約二十五畝有餘,其地址即昔紫禁城西苑門南牆外,寺正門直對寶月摟。就正門上建望月樓,北望中南海,可一覽無遺。

基本信息

清真寺布局

回回營清真寺這個建築比較特殊,坐南朝北,不同於普通清真寺的坐西朝東。
該寺始建自乾隆二十七年(西曆1762年)春,至二十九年夏始竣工。占地面積約二十五畝有餘,其地址即昔紫禁城西苑門南牆外,寺正門直對寶月摟。就正門上建望月樓,北望中南海,可一覽無遺。而此摟又作“喚拜樓”,深夜“邦塔”時登樓高聲誦念“班克”,聲借海音,遠播數里。附近教外人俗呼此摟為“望兒樓”,謂香妃父母思女來京,不能入宮,藉登此樓,北望寶月樓,可與香妃晤面,故又呼寶月樓為“望家摟”。總之,事屬民間所傳,究否無從考證也。而大殿建築,亦頗費匠心。明九暗七,四面皆走廊,周配角亭四座。殿中央起作為亭式,金頂火檐,高起雲涌,有如天壇之欽年殿然,碧色之琉璃瓦與米色盲柱相映壯麗,極盡輝煌之能事。此外浴室及講堂等建築布置,無特殊異,故從簡記述。寺外周遍植柏柳百餘株,每至夏季綠色蒼蔭,幽靜莊嚴,昔日之景色,可想概見。聞此寺建築時,建期約四年之久,費用官銀至一帑之巨,亦可雲偉觀也。
其大門,建築奇古,下為巨石壘成,儼如城門。雉堞環拱,倍極莊嚴。其上為小屋,朱壁輝煌,如廟宇。再上為有窗之屋。頂端仍為小室,四壁軒敞,無戶無牖。統計上下共四層,高逾二丈以上,人過其下,仿佛身到西域也。香妃晏居,每憶家則登樓南望,以慰幽思。故民俗呼為“望家樓”雲。辦事處之南部,為禮拜寺。系同時建,有碑記事。
可見回回營清真寺規模和規制都非比尋常,不是一般小寺可比的。可惜現在僅有寺門舊照留存,通過照片對比,寺門是兩種民族建築風格融合的產物,應該是孤品。清真寺內部通過文章了解,似乎是一座三開間三連脊的九建大殿,正中有重檐圓頂的拜月樓,四角各有一個同大殿連脊的角亭四周通體遊廊相連,通體綠瓦,雖然景象現在已經無從考證,但有理由相信內部同樣是大量使用了兩種民族建築元素,絕不同於其它清真寺。

清真寺被拆

順寶月樓南面原有長牆一段,民初將接近樓南之一段拆去,現出該樓之全部,改名新華門。項域當政,辟中南海為總統府,是門即為政府之大門也。與此門遙遙相對者,即回回營清真寺之喚拜樓也。洪憲稱帝後,袁氏每於深夜尚留“居仁堂”府邸辦之公,時間遠處有高聲誦經者,留意細聆其聲乃發自南方。袁每聞此似歌非歌之悲壯音調毛髮豎立,競不寒而粟,後始知為回回營清真寺教師晨禮高聲誦念邦歌也。袁世凱遂下令拆毀清真寺。
該寺之經濟狀況,更屬今非昔比。滿清時旗籍人向依國家薪俸而生活,故寺務之進行,均仰仗此輩回族旗籍之纏回加以維持。改建民國後,旗人之錢糧即不按時發給。至民國四年時,此項旗款,即完全取消矣。彼時袁氏拆毀該寺,因回教訊息,不似今時之發達,故知者甚少;又以該寺之性質上,一般均目之為回教旗人所據,援助無人,觀望殊多,致使如此巍峨壯麗之回回營寺終成一片荒涼。拆後,教民因無處禮拜,遂就寺之東部配房二間暫為禮拜之用。未幾,有教中名宿楊仲仙等發起重建小房數間,於舊大殿之原基,暫充小規模之大殿。袁氏拆寺後,遂將寺北部接近馬路處建築長牆一段,使該寺無門可走,故今已改北而南向,行走於文昌閣胡同。連年寺內,均由馬氏家族教長勉強維持,然觀其主麻日教長尚在就他寺聚禮,故稱回回營基礎之回民宗教興衰情形更可概見矣。

古蹟遺存

山門卷拱石

東安福胡同內還殘存著一塊完整的清真寺南面的寺門卷拱石,上面雕的是皇家寺廟卷拱石常有的“不斷蓮”圖案。卷拱石雕工異常精細,按重建時清真寺的實力,恐怕沒有條件雕刻那么精美的卷拱石的。對比老照片,原來北向大門的卷拱也是這種花紋,這應該是當年把北門拆下的卷拱石移到了南門,重新利用。南門是一個單開間歇山頂的小寺門,不出意外的話,南門就是現在卷拱石的位置。

清真普寧寺碑

乾隆御製“清真普寧寺碑”,新中國成立後一度被埋於地下,後來被文物部門收藏,現存於歷代帝王廟東側。由皇帝親自題額、撰文的清真寺碑僅此一塊。碑文附於之後:
“為天下共主,俾阻退逖聽,壹票我約束,而後戎索所屆,風氣莫敢以自私、尚已。顧在昔寄象鞮譯之掌,必與之達志通欲,其教不易其宜,厥旨豈相戾哉?蓋惟極天下之不齊以致其大齊,而觀化者益臻於無外。考前史,回紇自隋開皇時始入於中國,至唐元和初,偕摩尼進貢,請置寺太原,額日大雲光明,實為禮拜寺所由來。然其致之也,或以假師以通市,於納土服屬我甿我隸之義故無當焉。朕寅承天地祖宗鴻庥,平準噶爾,遂定回部各城。其伯克霍集斯、霍什克等並賜爵王公,賜居邸舍。而餘眾之不令回其故地者,成居之長安門之西,俾服官執役,受旅處,都人因號稱回子營。夫齒繁則見龐,類辨則情渙,思所以統同合異,使瞻聽無奇袤,初不在辟其教而揉矯之也。且準部四衛拉特內附,若普寧寺,若固爾札廟,既為次第創構,用是寵綏,回人亦吾人也,若之何望有缺耶!爰命將作支內帑羨金,就所居適中之地,為建斯寺。穹門塏殿,翊廡周阿,具中程度。經始以乾隆癸未清和吉月,浹歲落成。回眾以時會聚其下,輪年入覲之眾伯克等無不歡欣瞻拜。詫西域所未曾睹,問有叨近日之榮,而兼擅土風之美,如是舉者乎?成鞠虞挊曰:然。復重諗之曰:爾回之俗,向惟知有魯斯訥墨,今則朔奉朝正矣。向惟知有騰格,今則鑄頒泉府矣。越及屯賦覲饗令典,其大者靡弗同我聲教,而國家推以人治人之則,更為之因其教以和其眾,揆諸萬舞備銅繩之技,九賓綴頭之班,此物此志云爾。其誰日不宜!乃為之記而系以銘。孰為天方?孰為天堂?花門秘剎,依我雲闖。厥城默伽,厥宗墨克,派哈帕爾,傳依鐵勒。經藏三十,咨之阿渾,西向北向,同歸一尊。珉城柟梁,司工所作,會極歸極,萬邦是若。
乾隆二十有九年,歲在甲中仲夏之吉,御製並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