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陸相三疊系與侏羅系

四川盆地陸相三疊系與侏羅系

2.侏羅紀沉積地層 2.侏羅系 2.侏羅紀

基本信息

書名:四川盆地陸三疊系與羅系(漢英對照) [平裝]

本書圖片本書圖片
叢 書: 第八屆國際侏羅系大會地層叢書
作 者: 王永棟,付碧宏,謝小平,黃其勝,李奎
書 號: 9787312025426
出 版 社: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0-8-1
定 價: 258.0 元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在前人工作基礎上,結合我們近年來在該地區的考察和研究工作,對四川盆地中生代地層的地質背景與地層分區、代表性的陸相三疊系-侏羅系地層剖面、生物化石組合及其多樣性、區域對比與主要地層界線以及古地理與沉積環境的演化等進行較為全面的總結和介紹。編寫本書的目的,一是重點向國外的同行和專家學者介紹四川盆地陸相三疊系-侏羅系的概況和最新研究進展,二是海陸相三疊系-侏羅系之間的大區域性和國際問的對比。

本書目錄

第一章 緒言
第二章 研究簡史
第三章 地質背景與構造特徵
一、區域地質背景
二、地質構造概況
1.四川盆地基底
2.周緣造山帶特徵
3.盆地二級構造單元基本特徵
4.中、新生代盆-山構造體系演化特徵
第四章 地層序列與岩石地層單元
一、地層分區
二、陸相三疊系-侏羅系地層序列
三、岩石地層單元
1.須家河組、小塘子組
2.馬鞍塘組
3.珍珠沖組、自流井組白田壩組
4.新田溝組和千佛岩組
5.下沙溪廟組和上沙溪廟組
6.遂寧組
7.蓬萊鎮組
第五章 主要地層剖面
一、上三疊統
1.典型地層剖面列述
2.岩性與古生物特徵
二、侏羅系
1.珍珠沖組、自流井組以及新田溝組剖面
2.中侏羅統下沙溪廟組及上沙溪廟組
3.遂寧組
4.蓬萊鎮組
第六章 古生物組合
一、植物
1.晚三疊世植物群
2.早侏羅世珍珠沖組植物群
3.早侏羅世自流井組植物群
4.中侏羅世植物群
二、木化石
1.中侏羅統下沙溪廟組
2.上侏羅統蓬萊鎮組
3.射洪木化石的保存與埋藏
三、孢粉組合
1.晚三疊世孢粉組合(簡稱DKOR)組合
2.侏羅紀孢粉組合
3.三疊系侏羅系界線附近孢粉化石的變化
四、葉肢介
1.葉肢介動物群序列
2.含葉肢介化石地層的對比及時代
五、介形類
1.晚三疊世早、中期(匈牙利介-深海金星介-土菱介)組合
2.晚三疊世晚期組合
3.早侏羅世早、中期(馬氏圓星介-達爾文介)組合
4.早侏羅世晚期(單結節圓星介-達爾文介)組合
5.中侏羅世早期(卵花介-圓星介-達爾文介)組合
6.中侏羅世中晚期(薩雷提緬達爾文介-圓星介)組合
7.晚侏羅世(達爾文介-小怪介準噶爾介始湖花介)組合
8.晚侏羅世組合
六、雙殼類
1.晚三疊世雙殼動物群
2.侏羅紀雙殼動物群
七、腹足類和輪藻等化石
1.腹足類
2.輪藻
3.其他化石
八、脊椎動物化石
1.晚三疊世脊椎動物化石
2.侏羅紀脊椎動物化石
3.四川盆地陸相中生代脊椎動物化石特徵
第七章 重要地層界線
一、中三疊統-上三疊統界線
二、三疊系-侏羅系界線
1.三疊系-侏羅系界線岩性特徵
2.三疊系-侏羅系界線的古生物標誌
3.三疊系-侏羅系界線的沉積層序
三、侏羅系內部界線
1.下侏羅統-中侏羅統界線
2.中侏羅統-上侏羅統界線
四、侏羅系白堊系界線
第八章 沉積環境與古地理演化
一、沉積地層特徵
1.晚三疊世沉積地層
2.侏羅紀沉積地層
二、主要沉積體系
1.洪積扇沉積體系
2.河流沉積體系
3.三角洲沉積體系
4.湖泊沉積體系
三、沉積記錄與古氣候、古生態特徵
1.上三疊統
2.侏羅系
四、盆地演化及古地理特徵
1.晚三疊世
2.侏羅紀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