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氣候

東部盆地全年日照900~1600小時,是全國日照最少的地區。 西南山地全年日照時數1200~2700小時,較東部盆地多一倍。 東部盆地大部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

四川氣候

氣候特點

 四川氣候總的特點是:區域表現差異顯著,東部冬暖、春早、夏熱、秋雨、多雲霧、少日照、生長季長,西部則寒冷、冬長、基本無夏、日照充足、降水集中、乾雨季分明;氣候垂直變化大,氣候類型多,有利於農、林、牧綜合發展;氣象災害種類多,發生頻率高,範圍大,主要是乾旱,暴雨、洪澇和低溫等也經常發生。
由於受地理緯度和地貌的影響,氣候的地帶性和垂直方向變化十分明顯,東部和西部的差異很大,高原山地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並存。根據水、熱和光照條件的差異,大致可分為三大氣候區:
一、四川盆地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即四川盆地及周圍山地。該區全年溫暖濕潤,年均溫16~18℃,日溫≥10℃的持續期240~280天,積溫達到4000~6000℃,氣溫日較差小,年較差大,冬暖夏熱,無霜期230~340天。盆地雲量多,晴天少,全年日照時間較短,僅為1000~1400小時,比同緯度的長江流域下游地區少600~800小時。雨量充沛,年降水量達1000~1200毫米。
二、川西南山地亞熱帶半濕潤氣候區。該區全年氣溫較高,年均溫12~20℃,年較差小,日較差大,早寒午暖,四季不明顯,但乾濕季分明。降水量較少,全年有7個月為旱季,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90%集中在5~10月。雲量少,晴天多,日照時間長,年日照多為2000~2600小時。其河谷地區受焚風影響形成典型的乾熱河谷氣候,山地形成顯著的立體氣候。
三、川西北高山高原高寒氣候區。該區海拔高差大,氣候立體變化明顯,從河谷到山脊依次出現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亞寒帶、寒帶和永凍帶。總體上以寒溫帶氣候為主,河谷乾暖,山地冷濕,冬寒夏涼,水熱不足,年均溫4~12℃,年降水量500~900毫米。天氣晴朗,日照充足,年日照1600~2600小時。

四川日照

東部盆地全年日照900~1600小時,是全國日照最少的地區。在地域上由西向東遞增:盆西900~1200小時,盆中1200~1400小時,盆東1400 ~1600小時。在時間上,春夏多於秋冬,盛夏最多。全年太陽總輻射量3100~4200兆焦爾/平方米,其時空分布與日照類似。 西部高原全年日照數為2000~2500小時,地區差異不大,僅龍門山區相對少,為1600~2000小時。全年太陽總輻射量多為5000~6800兆焦爾/平方米,屬全國光能豐富區之列。 西南山地全年日照時數1200~2700小時,較東部盆地多一倍。空間上,由東北向西南部遞增;時間上,乾季多於雨季。全年太陽總輻射量4000~6200兆焦爾/平方米,除小涼山東側外,光能資源大於東部盆地。

四川降水量

東部盆地大部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但在地域上,盆周多於盆底,盆西緣山地是全省降雨最多之地,為1300~1800毫米;次為盆東北和東南緣山地,為1200~1400毫米;盆中丘陵區降雨最少,為800~1000毫米。在季節上,冬季(12月~2月)降水最少,占全年總雨量的3~5%,夏季(5月~10月)降水最多,占全年總雨量的80%,冬乾夏雨,雨熱同期。川西高原降雨少,年降水量大部為600~700毫米,金沙江河谷<400毫米。乾雨季分明,6月~9月為雨季,降雨占全年總雨量的70~90%;11月~4月為乾季,各月降水量小於10毫米。
川西南山地降水地區差異大,乾濕季節分明。大部年降水800~1200毫米。木里以北與川西北高原接壤,年降水小於800毫米;安寧河東側與東部盆地相當,年降水1000毫米左右。雨季(6月~9月)降水占全年總降水量的85~9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