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災後重建與管理學院

為此,我校與香港理工大學合作成立了“四川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災後重建與管理學院”(以下簡稱“學院”)。 2010年5月,“學院”項目正式被納入了“香港支援四川災後重建項目-香港賽馬會第二批援助項目”。 2010年8月20日,“香港賽馬會支持四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四川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災後重建與管理學院項目合作安排”的正式簽約儀式在北京舉行。

建設背景

“5.12”汶川地震發生後,社會各界紛紛伸出援手,對四川的抗震救災給予了巨大的支持和無私的幫助!四川大學作為國家布局在西部的綜合性研究型重點大學,更充分地意識到在這一歷史性悲劇面前所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和所肩負的歷史使命,理當充分發揮“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的三大功能,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發揮作用。正是基於這樣的共識,我校與香港理工大學於2008年6月20日聯合成立了“四川地震災後重建支援及研究中心”, 為汶川地震災區重建提供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技術援助、社會管理服務、傷員身體及心理康復等工作。在此合作過程中,雙方都深切感到,重建災區美好家園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持續的關注和投入,有必要成立一個高水平、可持續的災後重建科研、教學及服務機構。為此,我校與香港理工大學合作成立了“四川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災後重建與管理學院”(以下簡稱“學院”)
“學院”自2008年12月開始籌建,得到了四川省委省政府、四川省港澳援助協調機制、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教育部、民政部、香港賽馬會的大力支持和鼎力協助,四川省港澳援助協調機制多次進行專題研究和討論。2010年5月,“學院”項目正式被納入了“香港支援四川災後重建項目-香港賽馬會第二批援助項目”。2010年8月20日,“香港賽馬會支持四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四川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災後重建與管理學院項目合作安排”的正式簽約儀式在北京舉行。教育部副部長郝平應邀出席。2010年12月30日,“學院”大樓奠基儀式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舉行。之後,“學院”的各項建設工作全面展開。

辦學宗旨

致力於災後重建與管理領域高端人才培養,致力於災害科學技術研究,致力於災後重建與管理領域的學科建設與創新,致力於社會防災減災能力建設與服務,努力提高人類抵禦各類災害的科學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促進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

建設目標



創建以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工程技術中心為依託的防災減災領域理論創新中心和技術創新高地,凝聚一支院士領銜、英才薈萃的教學科研團隊,建成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防災減災學科體系,打造全方位、多層次災後重建與管理領域高水平人才培養能力,躋身有重要影響力的公共政策智庫行列,建成全球一流的災後重建與管理領域的學術文獻和情報信息中心,成為普及推廣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的社會服務中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