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溏鎮

嚴塘地肥水美,物阜民殷。 嚴塘鎮山清水秀,獨樹一幟。 旅遊資源白水洞風景名勝區位於湘中新邵縣境內,核心景區在嚴塘鎮白水村。

湖南省邵陽市新邵縣嚴溏鎮

簡介

嚴溏鎮緊鄰縣城,207國道穿鎮而過,資水繞境而流,即將動工興建的衡邵、安邵兩條高速公路在此交匯互通,縣、鄉、村道縱橫暢通,交通十分便利,區位優勢十分明顯。鎮域地形北高南低,丘陵為主,占44%,山地次之,占29%,平原崗地占28%,水域占3%,林地占全鎮面積的60%。鎮轄京果、綠楊2個居委會,大壩口、小源洞、郵亭、馬何、十字、湖城廟、塘里、嚴塘、綠楊、劉文橋、楊塘、岩門前、下漁溪、肖家沖、野豬沖、戴家、上石、下石、油匠、坳背、陡嶺、黃家、新塘沖、花亭子、煙竹、峽江、陽水、泉塘、曾家嘴、楊柳山、洞口、白水、高橋、夏家、龍塘、玳坪、樟木、園藝、石峽、灣里、溪口、江口、小廟頭、汪家沖、清溪、川岩、杞樹47個村,534個村民小組,總面積121.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2535畝,其中水田20590畝。2007年總人口53178人,黨員1244人,全鎮財政總收入891萬元,農民年人平純收入1418元。

資源

嚴溏石山綿延,礦藏豐富。境內礦藏有鎢、金、銀、銅、鐵、錫及石灰岩等,盛產建築用石米、碎石等,石灰岩儲量達1.1億噸,居全市之最,素有“石頭之都”美稱。立足資源優勢,嚴塘工業企業逐年發展壯大,現共有大小工業企業100餘家,實現年產值23730萬元,年稅收268萬元,其中上規模的企業有:固定資產投資達5000萬元的富沖多種金屬礦、固定資產投資達2000萬元的強力水泥廠、固定資產投資達1000萬元的嚴塘鎮礦產品集團公司、固定資產投資達1000萬元的亮西東煙花鞭炮廠、固定資產投資達500萬元的鑫發錳業有限公司。
嚴塘地肥水美,物阜民殷。這裡盛產烤菸、百合、西瓜、生薑、辣椒、水果和玉米等,其中陡嶺菸葉更是名滿天下,笑傲群雄,它是嚴塘傳統名產,明清宮廷貢品。這裡農業產業建設逐年推進,規模化、集約化發展路子不斷拓展,已建成優質甜玉米、無核椪柑、無公害蔬菜和生豬養殖四大特色基地,新發展了灣里無公害蔬菜基地、楊柳立體農業生態園、高橋苗圃三大農業生產園區。
嚴塘鎮山清水秀,獨樹一幟。這裡旅遊資源極其豐富,著名景觀達40餘處。白水洞景區更是譽冠邵陽,享譽湘中,屬寶慶十二大名景之一,曾被湖南省旅遊局評定為國家AA級旅遊區、被省國土資源廳批准為省級地質公園,是湘中著名的遊覽勝地、旅遊明珠,清鹹豐年間曾著刻有《白水洞遊記》、《白水洞碑記》、《白水洞集勝記》,世代文人均稱此處為風景之寶地、名勝之稀珍。景區內地貌美觀,千姿百態,變化多端,有幽深曲折的峽谷、陡峭如削的崖壁、千姿百態的山石、藏奧納奇的溶洞、高懸崖壁的飛瀑、潺潺流淌的溪流,可謂匯山、水、峽、洞、瀑於一身,融野、奇、秀、幽、險於一體,姿態萬千,風光無限。
嚴塘人傑地靈,英才輩出。有1911年追隨蔡鍔投身於辛亥革命的雲南重九起義少將副官長何嶷青,新邵縣第一個共產黨員、為革命事業英勇獻身的女烈士李芬,知名老紅軍、副省級幹部、列入邵陽名人的鄒畢兆,“全國十大傑出檢察官”孫孝思,曾任省政協常委、邵陽市政協主席的馬業棣,武漢海關關長何署坤,婁底市人大副主任何漢貴等。
嚴塘新農村建設日新月異,勢頭強勁。通村水泥公路建設如火如荼,43個村硬化了通村公路,總里程達70公里,通暢率達91.5%;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日漸完善,共修建安全飲水工程12處,全鎮35個村近4萬人喝上了乾淨的自來水;鄉風文明建設全面拓展,紅白喜事新辦“123”管理模式得到市級推介,厚養薄葬、勤儉節約等良好社會風尚在全鎮得到了廣泛張揚;農村文化生活不斷豐富充實,文藝隊、腰鼓隊等農村民間藝術團體蓬勃發展。

節約型農業

嚴溏鎮農民陸陸續續把農家肥弄到自家的田地里,這是鎮黨委、政府把節約理念滲透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積極 實施農業節能增效工程,切實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和農村生態效益,走節約型農業路子的又一實例。該鎮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以提高農田節水、保肥能力。該鎮以解決水渠“跑、早、滴、漏”現象為切入點,先後投資數百萬元,興修水利渠道300多公里、攔河壩4座、渡槽10座、田間路70公里,大大提升了農田保水、保肥、抗旱、排澇的能力。通過實施各種節水措施,農業灌溉用水率可由40%提高到90%以上,農田灌溉面積新增700畝、改善3800畝。
積極推行新型種養模式。該鎮積極引導農民發展農作物套種、輪番耕作等多位一體種養模式,實現節地增效。該鎮何惠生,2007年在自家2畝地里輪種番茄、豆角、黃瓜等幾個品種的蔬菜,年收入約2萬元。通過大力引導,該鎮蔬菜地70%以上實現輪番耕作,農民嘗到了節地增效所帶來的喜果。部分農民還充分用好用活村前屋後、岸邊塘里、樹下水上等“小”資源發展多位一體種養,實現“小土地”出“大效率”的節地生財目標,截至2008年,該鎮利用山地資源發展蔬菜種植2萬多畝,水果5萬畝,養魚3千畝。
大力推廣節能生態種養結合型農業。通過推廣沼氣,減少了農民煤、電支出,實現人畜糞便、廢棄稻草等生產生活廢棄物的“變廢為寶”,同時獲得農業生產的綠色、高效有機肥料,“豬—沼—果—燈—魚”新型生態鏈已在該鎮逐步推廣。該鎮累計建設沼氣池5千多座,每年可節約1萬噸左右的薪柴,生產10-20萬噸的高效農家肥。
此外,該鎮還推廣了增施農家肥、科學用藥、生物防治病蟲害等減少生產資料消耗的農業新技術,使不少土地的化肥用量每畝減少了35%,農藥用量減少了55%,每畝可節約生產成本30餘元。

旅遊資源

水洞風景名勝區位於湘中新邵縣境內,核心景區在嚴塘鎮白水村。早在明代,白水洞就是湘中的旅遊勝地,文人墨客紛來沓至,多有贊詠。清人楊太灝著有《白水洞遊記》、李厚培著有《白水洞紀勝集》。白水洞風景名勝區於1999年經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2年4月經國家旅遊局正式評定為2a級旅遊區。
白水洞風景名勝區以其山清水秀、洞幻石奇、人文攸豐而著稱於世。風景區現有景點480多處,一級景點30處,省、市重點保護文物8處。自然景觀有“高峽平湖”、“流泉飛瀑”、“地下溶洞群”、“一線天”、“洞天門”、“白龍洞”等,“白龍洞”以洞奇和石怪聞名世界,2002年12月中央電視台專題採訪此洞並稱譽之為世界奇景;人文景觀涵蓋了寺院、宗祠、牌坊、古墓葬、名人故居等,其中保存較為完好的太平天國古戰場遺址、抗日戰爭遺址和李臣典、劉策成、廖耀湘、李文、李公望等名人故居給白水洞風景名勝區增添了濃厚的歷史文化色彩。白水洞風景名勝區處於湘中城市群(邵陽、冷江、漣源、婁底)的懷抱之中,207國道、1821省道和資江穿境而過,湯(湯仁橋)白(白水洞)旅遊公路環繞而臥。地理交通位置得天獨厚。該景區是一個集觀賞、度假、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旅遊風景區,是全世界人民雙休日、節假日旅遊休閒的“後花園”。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縣嚴溏鎮

地處井岡山羅霄山脈中段,位於茶陵縣東南部,距縣城19公里,東與江西永新、寧崗兩縣接壤,總面積243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積24.8萬畝,耕地面積3.3萬畝。全鎮轄樟市、和呂、高星、灣里、井頭、壠里、中堡、甘棠、龍上、梅田、上灣、塘井、染楊、合心、坎下、田心、竹坪、猷最、沙溪、沙江、黃泉、長江22個村委會和嚴塘墟居委會,27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0752人。農作物種植以水稻為主,油菜、大豆、西瓜、柑桔等經濟作物種植面較廣。鎢、錫、鐵、螢石、大理石等多種礦藏儲量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8%。2006年財稅收入總量達1900餘萬元,位居全縣第二。嚴塘是歷史紅鎮,有6位共和國將軍,追認在冊烈士1044名。
1950年屬三區、四區,1956年設嚴塘鄉,1958年為蘇紅公社,1959年改名嚴堯公社,1961年分設嚴塘公社,1984年復置鄉,同年建鎮。
[中共茶陵縣委、茶陵縣蘇維埃政府舊址] 地處今茶陵縣嚴塘鎮灣里村。1930年9月至1932年,中共茶陵縣委、茶陵縣蘇維埃政府等機關根據形勢的需要,曾移駐到嚴塘灣里。並在此召開了縣蘇維埃第一次、第二次代表大會和中共茶陵縣黨員代表大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