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常森

喻常森,男,中山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系主任、副教授、碩導。

人物信息

姓名:喻常森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61年7月

出生地:江西省武寧縣

最高學歷、學位:博士

畢業學校、時間:廈門大學,1992年7月

從事專業:國際關係

現職位:系主任、副教授、碩導

學習簡歷

1980年9月--1984年7月江西師範大學歷史系本科學習

1984年9月--1987年7月廈門大學南洋研究所中外關係史專業碩士

1989年9月--1992年7月廈門大學南洋研究所中外關係史專業博士

工作經歷

1987年8月—1989年8月江西師範大學歷史系助教

1992年8月—1994年12月中山大學東南亞研究所講師

1994年12月晉升副教授(2001年轉制中山大學政務學院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

1995年4-7月泰國法政大學東亞研究所訪問學者

1998年5月—1999年4月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現代亞洲系訪問學者

2004年7月美國東西方中心訪問學者

2008年9月至今中山大學亞太研究院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2012年5月至今教育部區域和國別研究培育基地—中山大學大洋洲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

學術榮譽及社會兼職

中國華僑歷史研究會理事

中國國際關係研究會會員

中國亞太學會會員

教學工作

教學課程名稱

1、亞太國際關係(研究生課程)

2、東協組織研究(研究生課程)

3、澳大利亞對外關係(研究生課程)

4、國際戰略學(本科課程)

5、西方外交思想史(本科課程)

6、澳大利亞外交政策(本科雙語教學課程)

7、外交決策學(本科課程)

主要研究領域

1、國際戰略文化

2、亞太地區合作

3、東協組織研究

4、澳大利亞外交政策與中澳關係

5、大洋洲區域合作

主持科研項目

1、《亞太區域合作組織研究》,廣東省高校社會科學項目,,2001年

2、《中國與東南亞區域合作與治理》,“985”重點項目子項目,2003年

3、《亞太國家對中國崛起的認知與反應》,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2010年度一般項目

4、《廣東海防史研究》,廣東省人民政府委託項目,2010年

5、《澳大利亞海洋管理體制研究》,農業部南海區漁政局委託項目,2013年

6、《大洋洲發展報告》,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項目,2013年

主要研究成果

(一)、著作

1、《元代海外貿易》(專著),西北大學出版社/1994

2、《近代中國與東南亞國家關係》(第二作者),中山大學出版社/1999年

3、《9.11與中國加入WTO之後的亞太地區國際關係》(副主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4、《國際反恐與亞太安全》(副主編),香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2003年

5、《亞太地區合作的理論與實踐》(專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6、《中國與東南亞區域合作與公共治理》(副主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7、《當代亞太國際關係與地區合作》(主編),中山大學出版社/2008年

8、《廣東海防史》(主編),中山大學出版社/2010年

9、《中澳關係大趨勢:利益共同體的構建與展望:紀念中澳建交40周年》(第二主編),中山大學出版社/2012年

10、《大洋洲藍皮書》(副主編),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

11、《中澳關係的歷史經驗與發展現狀》(主編),中山大學出版社/2013年

12、《亞太國家對中國崛起的認知與反應》,北京時事出版社/2013年

(二)、論文

1、《從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到蘇加諾的“五民主義”》,《南洋學報》2000年12月(新加坡南洋學會主辦1940年創刊,國際權威學術雜誌)

2、《東協地區論壇的目標及大國的立場》,《東南亞研究》2000年第4期

3、《試論朝貢制度的演變》,《南洋問題研究》,2000年第1期

4、《非政府組織與東南亞國家政治發展》,《南洋問題研究》2003年第3期

5、《亞太地區合作與國際新秩序的建構》,《中山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

6、《“第二軌道”外交與亞太地區安全合作》,《東南亞研究》2003年第5期

7、《東南亞和平自由中立區構想探析》,《南洋問題研究》2005年第2期

8、《東協安全共同體構想與現實挑戰》,北京大學《大國》第三期(2005年4月出版)

9、《東協地區論壇的發展方向》,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變化中的中國與東協戰略關係》(2005年出版)

10、《東南亞恐怖主義的根源與特點》,《東南亞》2006年第4期

11、《中美關係正常化後東協國家對華外交戰略的調整》,《中山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

12、《東協在亞太多邊安全合作進程中的角色分析》,《外交評論》,2007年第4期

13、《轉型時期泰國政治力量的結構分析》,《東南亞研究》,2007年第5期

14、《認知共同體與亞太地區第二軌道外交》,《世界經濟與政治》,2007年第11期

15、《試析東協高度一體化及其對中國的影響》(第二作者),《南洋問題研究》,2008年第2期

16、《中國—日本—東協三角關係結構變化與東亞一體化前景》,《東南亞研究》,2008年第5期

17、《試析中國—日本—東協戰略互動關係》,《南洋問題研究》,2009年第2期

18、《澳大利亞對中國崛起的認知與反應》,《當代亞太》,2010年第4期

19、《從“懸空議會”看澳大利亞政治的變化》,《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10月

20、《智者不惑,強者必趨:簡評國際政治中弱者的邏輯—東協與亞太地區大國關 系》。《南洋問題研究》2011年2期

21、《20世紀70年代中馬建交的背景與意義》(第二作者),《東南亞研究》,2011年第4期

22、《日本知識界對中國崛起的認知》(第二作者),《國際論壇》,2012年第4期

23、“Thedilemmaofinterdependence:currentfeaturesandtrendsinSino-Australianrelations”,AustralianJournalofInternationalAffairsVol.66,No.5,pp.579-591,November2012.

24、“Sino-AustralianEconomicRelations:AGeneralReview”,inJamesReillyandJingdongYuanedited,AustraliaChinaatforty,UniversityofNewSouthwalesPress,2012

25、《東協國家對中國崛起的認知與政策反應》,《當代亞太》,2013年3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