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症

本病是由DNA病毒的單純皰疹病毒所致。 3.孕母感染單純皰疹病毒可導致胎兒小頭畸形。 原發性單純皰疹感染均因接觸了單純皰疹患者引起。

基本信息

疾病介紹

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症簡稱單純皰疹,是由單純疤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種急性皰疹性皮膚病,臨床以簇集性水皰為特徵,有自限性,但易復發。


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症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本病是由DNA病毒的單純皰疹病毒所致。人類單純皰疹病毒分為兩型,即單純皰疹病毒I型(HSV-I)和單純皰疹病毒II型(HSV- II)。I型主要引起生殖器以外的皮膚、黏膜(口腔黏膜)和器官(腦)的感染。II型主要引起生殖器部位皮膚黏膜感染。病毒經呼吸道、口腔、生殖器黏膜以及破損皮膚進入體內,潛居於人體正常黏膜、血液、唾液及感覺神經節細胞內。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時,如發熱、胃腸功能紊亂、月經、妊娠、病灶感染和情緒改變時,體內潛伏的HSV被激活而發病。


人是單純疤疹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此病毒存在於病人、恢復者或者是健康帶菌者的水皰疤液、唾液及糞便中。傳播方式主要是直接接觸傳染,亦可通過被唾液污染的餐具而間接傳染。


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症有哪些表現及如何診斷?

臨床症狀


可分為原髮型和繼髮型單純皰疹


1.原髮型 指首次感染HSV者。一般潛伏期為2~12天,平均6天。臨床可有以下幾種類型:


(1)隱性或亞臨床感染


(2)皰疹性齦口炎:本型最常見,多見於1~5歲兒童。好發於口腔、牙齦、舌、硬齶、軟齶、咽等部位。皮損表現為迅速發生的群集性小水皰,很快破潰形成淺表潰瘍,也可開始即表現為紅斑、淺潰瘍。口腔疼痛較明顯,可伴有發熱、咽痛及局部淋巴結腫痛。病程約2周。


(3)新生兒單純皰疹


(4)皰疹性濕疹


(5)接種性單純皰疹


2.復發性 指部分患者原發感染消退後受到誘發因素刺激而在同一部位反覆發作。


HSV亦可引起生殖器皰疹,屬性傳播疾病。


診斷


根據簇集性水皰、好發於皮膚—黏膜交界處及易復發等特點,一般可作出診斷。


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症應該做哪些檢查?

皮膚處刮片作細胞學檢查,如見到多核巨細胞和核內嗜酸性包涵體,或用PCR檢測皰液中HSV—DNA有助於本病的診斷;病毒培養鑑定是確診HSV感染的金標準;血清HSV—IgM型抗體檢測有輔助診斷價值,尤其是新生兒HSV感染,而IgM型抗體對診斷價值不大,可用於流行病學調查。


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症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本病應與帶狀皰疹、膿皰瘡、手足口病等進行鑑別。


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症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常見的併發症有:


1.水皰破潰後可並發感染;


2.新生兒單純皰疹,嚴重者可並發發熱、呼吸困難、黃疸、肝脾腫大、意識障礙等;


3.孕母感染單純皰疹病毒可導致胎兒小頭畸形。


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症應該如何治療?

單純皰疹的病程一般為1周,即使不治療,只要沒有繼發細菌感染,1周以後也會痊癒。但此病極易復發,重的可引起鄰近淋巴結腫大。


1.局部治療:


(1)3%硼酸溶液或生理鹽水:用於水皰或局部紅腫明顯者,濕敷至損害消退。


(2)1%-2%龍膽紫藥液:用於潰破者,外塗患處,一日2次。


(3)3%阿昔洛韋軟膏:局部塗敷,一日數次。


(4)0.5%新黴素軟膏:局部塗擦。


2.全身治療:


(1)丙種球蛋白,每次3ml,肌肉注射,隔日1次,共3-4次。


(2)西咪替丁:每次口服0.2g,一日3-4次,連用5天。


(3)口服維生素C、維生素B2或複合維生索B。


(4)阿昔洛韋:每次口服0.2g,一日5次。嚴重病例可靜脈注射給藥,將阿昔洛韋0.2-0.3g加入5%葡萄糖注射波中靜脈滴注,一日2-3次,連用5天。


(5)繼發感染者用抗菌素(青黴素,先鋒黴素)。


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症應該如何預防?

原發性單純皰疹感染均因接觸了單純皰疹患者引起。單純皰疹病毒可經口—呼吸傳播,也可通過皮膚、黏膜、眼角膜等皰疹病灶處傳染。單純皰疹病毒的活動感染患者與無症狀的排毒者,他們的唾液、糞便中皆有病毒存在,故本病患者應避免接觸其他兒童與幼嬰。復發性單純皰疹感染的發生是由於體內潛伏的單純皰疹病毒被激活以後引起的,目前尚無理想的預防復發的方法,主要應消除誘使復發的刺激因素。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