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哥哥

這是一首不盡的歌,既沒有前奏,也沒有結尾。 因此,在鄂爾多斯無數悽美動人的故事中,總有喇嘛的影子出現,也總是和召廟文化有關。 高原上另外一則關於唐公塔喇嘛的愛情傳說,就沒有王愛召喇嘛那樣的幸運了。

中文名:喇嘛哥哥
拼音:lamagege
類別:傳說、民歌

簡介

多少年來,在內蒙古西部遼闊的草原上,浩瀚的沙漠裡,漫布的羊群旁,收穫的田野邊,喜慶的灑席上,人們一直傳唱著一首歌――《喇嘛哥哥》。那首歌的旋律優美動聽,內容樸實無華。時而像原野上的小溪流,彎彎曲曲,平平緩緩,滋潤著你的心田。時而又像波濤洶湧的江河,銀浪翻滾,咆哮千里,震撼著你的心靈。它唱出了一位年輕寡婦的孤獨與渴望,歡樂與傷感,還有綿綿情意,切切思念。

歌詞

房瞭一瞭,瞭見了王愛召,二小妹妹捎了話話喲,要和喇嘛哥哥交。
喇嘛哥哥好人才,花眉生眼禿腦袋,騎上白馬打遠來,腰裡繫上紅腰帶。
喇嘛哥哥心眼好,喇嘛哥哥嘴又牢,來得遲呀走得早,為三十年朋友誰也不知道。
喇嘛哥哥好心腸,半夜三更送冰糖,冰糖放在枕頭上,紫紅袍袍咱們兩個伙蓋上。
喇嘛哥哥真不賴,紫紅袍袍伙伙蓋,雞叫頭遍他要走,摸一摸他光溜溜的禿腦袋。
順水漂下來一呀一隻船,為朋友容易回二營盤難……”

相關

這首歌,是一杯濃烈的美酒,醉得你對愛情像醉漢一樣痴迷。
這首歌,是一碗甘甜的乳汁,喝得你對祖國像赤子一般效忠。
這是一首戰士的出征歌。激勵著熱血男兒和巾幗豪傑,為祖國的安寧、民族的前途,不吝惜血肉,不輕彈淚水。
這是一首不盡的歌,既沒有前奏,也沒有結尾。它像陽光和月色,像高山和河流,在人世間代代傳唱,給真誠相愛和熱愛和平的人們帶來歡樂。
這首膾炙人口的民歌,是在哪個年代由誰唱出來的,它的背後又隱藏著什麼酸甜苦辣的故事?都無法得到準確而又具體的考證。

傳承與發展

高原鄂爾多斯曾經有過大大小小千餘座寺廟,當地人稱之為“召”。頗為壯觀也最具有傳奇色彩的,當數已付之一炬的王愛召、殘存半壁的烏審召和保存尚算完整的準格爾召。
北地遊牧民族素來向善向佛,虔誠質樸。這一方面是因為身處塞外高原,生活之艱辛生命之艱苦所致,那些召廟暫存著遊牧民族浸滿血淚的靈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宗教勢力對鄂爾多斯人民統治之深影響之大。據說在宗教勢力比較集中的地區,當地的牧民有兩個兒子,便有其中一人要去廟上當喇嘛,於是就有了“光楚楚後生當喇嘛”的唱詞,也就有了“遠liao準格爾召紫敖包/幾百年沒見過天火燒/近看準格爾召蠻架鍋/一千人吃飯兩爐火”的佛教盛景。
鄂爾多斯宗教文化經過歲月的沉澱,已是底蘊豐厚,淵遠流長。
但高原上的召廟不似關內的寺廟那般單調虛無,而是在莊嚴肅穆之餘,還塗抹上了另外一層獨特的色彩,那就是愛情。使鄂爾多斯的宗教文化多了幾分輕鬆和幾許調侃的意味。
是的,北地民族對宗教充滿著無法言說的膜拜。但他們往往是將人當作了佛,把神視為人來平等對視的。他們似乎認為無論是神佛還是人,只要有血有肉,就不能夠拒絕情感!就不能沒有愛情。何況那些“光楚楚後生”的喇嘛們,他們年輕的心更有理由去追求生命所必須擁有的情感世界。
因此,在鄂爾多斯無數悽美動人的故事中,總有喇嘛的影子出現,也總是和召廟文化有關。這裡的喇嘛沒有內地和尚的虛偽,他們追求愛情的作為,人們也不以為有悖倫理。他們有著正常人的率直與真實,他們侍奉著佛祖,同時也不能放棄自己內心的欲求。有詞為證: “上房liao一 liao ,liao見個王愛召,二呀妹子捎信來,要和喇嘛哥哥交。”喇嘛而被稱之為“哥哥”,這是一種怎樣的愛戀和戲謔呀!
王愛召的愛情故事,充滿了傳奇和浪漫色彩,在民間廣為流傳四處傳唱,以至於隨著召廟的灰飛煙滅,隨著那些宗教成份的消失,漸漸就只有愛情色彩縈繞其間了。
高原上另外一則關於唐公塔喇嘛的愛情傳說,就沒有王愛召喇嘛那樣的幸運了。哀婉和悲涼始終籠罩在這齣愛情故事中。據說清代準格爾王爺扎那格爾迪之妹廣浩萊面容嬌美,性情不羈,與唐公塔喇嘛沙木騰兩情相許,相愛至深。不幸的是廣浩萊迫於地方勢力嫁給了西協理。但與沙木騰的愛情火焰不滅,邪惡壓不倒他們對美好情感的嚮往。最終,沙木騰被行五馬分屍之刑,而廣浩萊被禁,斷食七日不死,又游鄉示於眾數日,但終難摧垮其意志,因而被稱為“妖精太太”。至今,人們還在傳唱著這樣一首民歌: “美貌的喇嘛打人地獄深層,漂亮的太太鎖進大鏈牢籠”。這一出愛情悲劇,真可謂千古絕唱,痛徹天地,以至於百年過去了,仍是那樣的淒艷、揪心。
當然無論是可笑的抑或是悲慘的,把愛情溶入宗教,其實都是北地民族對生命的追求和渴望,寄託著他們對美好情感的嚮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