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2013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一、概述
2013年,在商務部黨組和部政府信息公開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及各單位的積極配合下,我部緊緊圍繞商務中心工作,認真貫徹落實《條例》,積極拓寬信息公開內容,推動信息公開工作機制化,完善信息公開平台和渠道,轉變信息公開方式,有序推進依申請公開工作,積極拓展政務大廳功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一)信息公開內容進一步拓寬。
2013年,在通過政府網站、新聞發布等多種方式主動公開我部部門規章、規範性檔案、發展規劃、政策措施、行政許可事項、財政預決算、重要人事任命、公務員招聘等信息的同時,我部進一步拓寬政府信息公開內容。認真清理我部規章檔案,公布了商務部現行有效規章目錄及現行有效規範性檔案目錄。積極推進政府採購的信息公開,及時發布招標、競價、中標公告,全年共發布政府採購信息482條。延伸市場監測信息服務,每周公布中關村電子信息產品價格指數、盛澤絲綢化纖價格指數、柯橋紡織價格指數、成都中藥材價格指數、壽光蔬菜價格指數、義烏小商品價格指數等。及時公開餐飲、住宿、沐浴、人像攝影業等服務行業的管理辦法和行業標準。積極推動各地區和有關部門依法公開侵犯智慧財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行政處罰案件信息。加強農產品、能源化工類和礦產品進出口信息公開,完善現有出口配額、資質管理等重點項目信息公開。加強貿易救濟預警,發布國外對華貿易救濟調查信息296條。加強境外安全風險預警提示,全年發布相關信息243條。
(二)信息公開工作進一步機制化。
各司局政府信息公開意識不斷增強,逐步由“要我公開”向“我要公開”轉變,部分司局信息公開逐步定期化和機制化。綜合司每年兩次發布《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分春、秋季版)。財務司每年公布我部部門預算、決算和“三公經費”、行政經費決算。市場運行司每周發布所監測的上周全國36個大中城市食用農產品市場價格和流通環節生產資料價格漲落情況。反壟斷局按季度公布無條件批准案件的審查結果及相關信息,並及時公布禁止和附加限制性條件案件審查結果。2013年共審結公布經營者集中案件215件。外貿司每周發布重要商品國際市場價格監測報告。外資司、合作司每月中旬通過例行發布會公布利用外資、對外投資的統計和分析。各地區司在召開雙邊聯(混)委會前,均會通過我部政府網站公開徵求各有關部門、地方和企業對雙邊經貿合作的建議。駐外經商機構加強境外安全風險預警提示,全年發布相關信息243條。
(三)信息公開平台和渠道進一步完善。
一是全面提高政府網站公共服務水平。我部對政府網站進行了改版,重點關注“信息、查詢、互動、辦事”四個要素。我部網站連續第12次獲得部委網站績效評估第一名,其中“信息公開”單項評估指數高居首位。二是新聞主動發布機制不斷完善。在每月例行發布會、專題發布會上的基礎上,還積極策劃組織小型發布會、答記者問等。三是開展網路輿論引導取得積極成效。積極利用微博平台,及時發布商務有關政策信息,積極回應網友評論;開展商務工作系列網路訪談,來自20個司局的22位負責同志就網民關注的熱點問題,在人民網、新華網、新浪網等多家主流網站開展系列網路訪談,集中宣傳商務有關工作舉措和成效,並與網友進行交流互動。四是積極履行入世承諾,提高我國政策法規透明度,編好《中國對外經濟貿易文告》。五是開通商務執法業務管理系統。2013年共受理舉報投訴質詢10萬餘件。
(四)信息公開方式從簡單集成到便利化查詢轉變。
2013年,我部政府網站分別完善了投資項目信息庫、建立了行政事項結果查詢平台及貿易稅費查詢系統。其中,投資項目信息庫對來源於駐外經商機構、地方商務主管部門及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招商引資項目3萬餘項、對外投資項目1000餘項進行了整合,項目核心資料全面,查詢便捷。開通了行政事項結果查詢平台,提供對外貿易、國內貿易、利用外資、對外合作、服務貿易、發壟斷六大業務領域,共39項行政審批結果實時查詢。新建貿易稅費查詢系統,可查詢包括中國在內的84個國家和地區的進出口貿易稅費數據,內含稅種全面、稅率準確,為企業測算國際貿易到岸成本、最佳化物料採購來源、拓展海外市場提供支持和便利。
(五)配合行政審批改革做好線上辦事系統。
及時公布行政審批調整事項。在2013年國務院前3批取消和下放的221項行政審批項目中,我部進一步取消10項行政審批事項。對於已決定取消和下放的審批事項,我部堅決貫徹落實,通過新聞發布會和網站等及時向社會發布取消事項,做好後續銜接和監管服務工作。對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我部也按要求進行公示,進一步規範和簡化行政審批流程。
線上辦事系統。線上辦事是我部網站直接向公眾提供服務的視窗,不斷提高線上辦事效率和提升用戶體驗是最佳化線上辦事的宗旨,逐步實現一站式服務。根據《商務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完善我部網站線上辦事系統的通知》要求,2013年,我部各單位對本部門行政審批及線上上報事項進行了核對和梳理,辦事指南以使用者視角重新調整,細化了辦事指南,提高了用戶使用便捷度,並最佳化了場景式服務。
(六)依申請公開和公眾留言做到有問必答。
依申請公開是政府信息公開的一項重要內容。2013年,我部共收到依申請公開事項81件,在各單位協助和配合下,均在規定時間內答覆處理。申請人對答覆情況均表示滿意,並給予了肯定和好評。同時我部認真對待並做好政府網站公眾留言答覆工作,面向民眾答疑解惑。全年共答覆公眾中文留言2864件,答覆公眾英文留言273件。
(七)政務大廳整體運行情況良好。
2013年,我部行政事務服務中心(政務大廳)共接待辦理行政事項人員21974人次,日均89人次;受理或辦結各類行政許可證件79640份,日均321份。《國務院關於第六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國發〔2012〕52號)涉及我部27個項目,政務大廳積極努力配合相關司局做好溝通、協調和解釋工作,加強與地方商務主管部門的聯繫,確保銜接工作平穩順利。對已承接的委託事項,政務大廳主動與委託司局聯繫,了解相關政策變化,整理和規範工作流程,向相關司局提供受理數據,供其參考使用。在受理過程中遇到問題,及時與相關司局溝通並解決。
二、主動公開信息情況
(一)公開的內容。
2013年,我部網站政府信息公開專欄共主動公開信息1151條。其中,商務法律類信息5條,占公開信息總數的0.43%;計畫規劃類信息3條,占公開信息總數的0.26%;國內經貿與流通類信息82條,占公開信息總數的7.12%;進出口貿易類信息84條,占公開信息總數的7.30%;服務貿易類信息9條,占公開信息總數的0.78%;引進外資類信息200條,占公開信息總數的17.38%;國際經濟合作類信息15條,占公開信息總數的1.30%;對外援助類信息4條,占公開信息總數的0.35%;多雙邊經貿關係類信息8條,占公開信息總數的0.70%;公平貿易類信息49條,占公開信息總數的4.26%;反壟斷工作類信息4條,占公開信息總數的0.35%;市場秩序工作類信息27條,占公開信息總數的2.35%;商務信息化類信息18條,占公開信息總數的1.56%;人事工作類信息46條,占公開信息總數的4.00%;財務工作類信息533條,占公開信息總數的46.31%;黨務工作類信息2條,占公開信息總數的0.17%;其他類信息62條,占公開信息總數的5.39%。
(二)公開的形式。
1、政府網站。2013年,我部政府網站發布信息45.2萬條,日均發布信息1200多條,訪問量達133億次,日均訪問3000萬人次。我部網站信息公開專欄得到進一步完善,包括公開指南、公開規定、公開目錄、工作報告、目錄下載等子欄目。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通過專欄檢索查閱我部主動公開的信息內容,並線上或通過電子郵件方式提交信息公開申請。2013年信息公開專欄訪問量超過649萬人次。
2、新聞發布。2013年共發布新聞稿370篇;舉辦或出席各類新聞發布會和吹風會59場;安排正式採訪38次;發布微博2852條,冬粉達到660萬。
3、出版物。2013年,我部共發布《中國對外經濟貿易文告》80期,及時公開對外發布的政策、規章、行政命令、公告、通知等檔案。 編髮《中國商務年鑑》、《中國與非洲的經貿合作2013(白皮書)》、《2013外商投資報告》等出版物。
4、其他形式。我部政務大廳設立了政府信息公開諮詢視窗,開通了政府信息公開熱線,由專人接受社會公眾對政府信息公開的各類諮詢和申請,實現了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網上、網下“無縫連線”,提高了信息公開申請處理效率和服務質量。
三、依申請公開信息情況
(一)申請情況。
2013年,我部共收到信息公開申請117件,受理有效信息公開申請81件,未受理信息公開申請36件。申請內容涉及:流通業發展司17件;外資司14件;市場建設司和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各7件;合作司6件;市場秩序司4件;辦公廳、人事司、外貿司、反壟斷局和援外司各3件;條法司、財務司和產業司各2件;市場運行司、服貿司、公平貿易局、國際司和亞洲司各1件。受理的81件申請中,通過網際網路申請59件,占有效申請總數的72.8%;信函申請16件,占有效申請總數的19.8%;現場申請6件,占有效申請總數的7.4%。
(二)答覆情況。
受理的81件申請已全部答覆申請人,其中,通過電子郵件答覆29件,通過電話答覆26件,通過信函答覆22件,通過傳真答覆4件。未受理的36件無效申請也逐一向申請人作出解釋說明。
受理的81件申請中,同意公開的49件,占有效申請總數的60.5%;不予公開的14件,占有效申請總數的17.3%;不屬於我部公開或信息不存在的15件,占有效申請總數的18.5%;申請內容不明確的3件,占有效申請總數的3.7%。
四、收費及減免情況
2013年,商務部沒有因依申請公開信息收取費用。
五、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情況
2013年,申請人對商務部做出的政府信息公開答覆或者告知不滿意,提出行政複議的案件有2件,其中,第1件因申請人未按要求補正材料,視為申請人放棄申請。第2件經審查,商務部作出不予受理決定。
未發生因政府信息公開問題,相對人以商務部為被告,向法院提出行政訴訟的情況。
六、存在問題
(一)信息公開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部分司局對信息公開重視不夠,對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的職責不了解,對信息公開的原則、範圍、方式和目標不明確,造成有些信息發布不及時、不充分。
(二)信息發布內容、形式有待提高和創新。儘管我部信息發布取得較好成效,但如何更貼近企業和公眾需求,以及提高公眾對獲取政府信息公開渠道及內容的了解,減少重複申請和諮詢,仍需要進一步創新方式方法,加大信息發布和新聞宣傳力度。
(三)與有關部門學習交流有待推動。政府信息公開是一項系統性工作,通過與兄弟部門進行協作配合和取長補短,有助於提高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效率和質量。目前,我部在此方面有待積極推動。
七、2014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要點
2014年,我部將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有關精神,按照《條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回應社會關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見》等要求,進一步推進我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一)繼續加大主動公開力度。按照“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要求,圍繞商務中心工作,在做好業務工作的同時,繼續加大政府信息主動公開力度。重點公開行政審批、部門規章、規範性檔案、發展規劃、政策措施、統計數據、市場監測、行業管理、商品質量、重要商品進出口、對外投資合作、雙邊經貿、貿易摩擦案件等方面的信息。通過依法、及時、準確、全面的信息公開,方便民眾知情、參與和監督商務工作。
(二)完善信息公開制度機制。重點是在我部現有政務公開有關制度的基礎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抓緊制訂《商務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辦法》,完善信息公開工作考核、社會評議、責任追究等制度,形成目標明確、責任清晰、流程具體的工作機制,進一步明確各司局是本業務領域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第一責任人。
(三)加強信息公開平台建設。重點是繼續加強我部政府網站、新聞發布、新媒體“三位一體”的信息公開平台建設。發揮政府網站“信息公開第一平台”作用,進一步整合資源,強化網站信息查詢、搜尋功能,最佳化主動公開信息的欄目設定和表現形式。加強新聞宣傳的統籌協調和主動策劃,以主動做好重要政策法規解讀、回應公眾關切、及時澄清不實傳言、權威發布重大突發事件信息為重點,做好新聞發布工作。政務微博等新媒體更加貼近民眾、貼近網民,增強互動。
(四)組織信息公開工作培訓。有針對性、多形式地加強對不同層級工作人員的政府信息公開培訓,逐步擴大培訓範圍,普及政府信息公開理念及基本知識,增強政府信息公開責任意識,提高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能力。
(五)加強督促檢查和考核評估。繼續加強對我部各單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協調和組織,嚴格執行督查工作機制,切實加強對各責任單位上報信息時效性、規範性、完善性和連續性等情況的督促檢查,並對督查結果及時進行通報。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