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槐

唐槐

蓬萊唐槐與 “八仙”有關,據稱,此樹自長成後就沒有任何變化。因是仙人施法生成,所以不再繼續長,也死不了,總是這副模樣。蓬萊境內關於八仙的傳說還有很多,不過大多跟風物地名來歷有關,如“銅井”、“南天門”、“太和廟”、“耍祖廟”、“仙人洞”、“扁擔石”、“四眼井”等等,篇幅所限,不能一一細述,倒不如深入蓬萊民間聽一聽,老百姓講述的民間故事或許遠比紙面上的生動。鐵拐李遂從他的葫蘆里倒出一粒種子埋在地下,施展法術,念動咒語,轉眼間地面發出綠芽,很快長成一棵大槐樹,枝葉繁茂,樹冠如傘。《南柯太守傳》中記載:淮南節度史門下小官淳于棼宅前有棵古槐,遮天蔽日,淳于棼常與朋友槐下酣飲。

蓬萊唐槐

據稱,此樹自長成後就沒有任何變化。因是仙人施法生成,所以不再繼續長,也死不了,總是這副模樣。清道光年間天后宮失火,一夜之間燒毀廟觀三十餘間,而這棵唐槐幸免於難,不免讓人浮想聯翩:莫非這棵槐樹真是八仙所栽?

蓬萊境內關於八仙的傳說還有很多,不過大多跟風物地名來歷有關,如“銅井”、“南天門”、“太和廟”、“耍祖廟”、“仙人洞”、“扁擔石”、“四眼井”等等,篇幅所限,不能一一細述,倒不如深入蓬萊民間聽一聽,老百姓講述的民間故事或許遠比紙面上的生動。

現存唐槐

蓬萊唐槐

唐槐唐槐

蓬萊丹崖山天后宮院內有棵唐代的槐樹,但相傳很早以前並沒有這棵“唐槐”。八仙到了蓬萊後,鐵拐李和張果老(一說呂洞賓)在這個院內下棋,烈日當頭,無以遮蔽。鐵拐李遂從他的葫蘆里倒出一粒種子埋在地下,施展法術,念動咒語,轉眼間地面發出綠芽,很快長成一棵大槐樹,枝葉繁茂,樹冠如傘。二仙就在此樹下繼續下棋。據稱,此樹自長成後就沒有任何變化。因是仙人施法生成,所以不再繼續長,也死不了,總是這副模樣。清道光年間天后宮失火,一夜之間燒毀廟觀三十餘間,而這棵唐槐幸免於難,不免讓人浮想聯翩:莫非這棵槐樹真是八仙所栽?

靈台唐槐

唐槐唐槐

靈台唐槐,也叫百里唐槐。出靈台縣城沿川道西行20餘公里,有一鄉鎮叫百里鄉,它是靈台縣西南部最偏遠閉塞的地區。在商周時期,靈台百里一帶曾建立過密須國。在百里中學校院內,生長著一棵神奇的古槐樹。據縣誌記載,這顆古槐樹為唐代著名征蕃武康郡王李元諒所栽。李元諒本為伊朗人,隨父入中國,姓“安”,後因拒敵有功,賜李姓。此樹樹高10餘米,根部和樹身已朽空,中部枯節似牛頭,樹冠很小,雖歷時久遠,卻枝繁葉茂,鬱鬱蒼蒼,十分罕見,1981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揚州唐槐

唐槐唐槐

在揚州老城駝嶺巷深處,有一株歷盡滄桑的古樹,雖然樹幹顯得有些憔悴,但樹冠仍然亭亭如蓋,挺拔佇立在小巷旁的一個居民院落里。一年四季都有揚州市民和外地遊客慕名而來,參觀這棵古樹。古樹的魅力從何而來?原來,它和婦孺皆知的成語故事“南柯一夢”有著緊密聯繫。《南柯太守傳》中記載:淮南節度史門下小官淳于棼宅前有棵古槐,遮天蔽日,淳于棼常與朋友槐下酣飲。一日,他酒醉入夢,被兩個使臣邀去,進入一個樹洞,洞內晴天麗日,別有世界,號稱大槐國。淳于棼無意中被大槐安國國王招為駙馬,婚後,夫妻琴瑟協調。不久,淳于棼又被皇帝派往南柯郡任太守,權勢越來越大,享盡榮華富貴,最終引起大槐安國國王的疑懼,被遣而歸,夢醒大槐樹下。淳于棼有感於此,遂杜絕酒色,出家為道士。最後,在大槐樹旁建立了槐古道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