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世明[昆蟲視覺神經機制研究]

唐世明[昆蟲視覺神經機制研究]
唐世明[昆蟲視覺神經機制研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1998年進入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工作,1999年調入神經科學研究所,2001年12月回生物物理所工作。副研究員。1998年在生物物理所郭愛克研究組工作的一年時間中,設計了一種新的實驗泛式,將顏色和形狀這兩種正交的視覺信息,同時呈現給果蠅,發現果蠅可以同時獲得這兩種信息並且可以分開來使用。當這兩種信息提供的線索相互矛盾時,果蠅有類似決策的選擇行為。在神經科學研究所工作期間,對這一問題繼續進行深入的研究。

基本信息

個人信息

唐世明,男,1970年生於四川。1990-1998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習,1998年獲機器人控制專業博士學位。在處理視覺信息的機制上,昆蟲竟然和高等動物類似,這在科學史上還是第一次得到證明。唐世明說,他們的發現在認識動物的視覺機制上走出了“一小步”。“人的神經細胞實在太多了,粗略估計,有100億個,目前還找不到一種可行的方法同時監測這么多神經細胞的活動。”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唐世明研究員說。

主要成就

但是,他最近對果蠅視覺的一個重要發現,可能為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啟示。2004年8月,美國《科學》雜誌發表了以唐世明為第一作者的論文:《果蠅的視覺模式識別具有視網膜位置不變性》。年僅33歲的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唐世明等人發現和證明了果蠅的視覺具有位置不變性,這一研究成果改變了人們以往對昆蟲視覺的理解,表明果蠅的腦具有複雜的視覺信息處理機制,使昆蟲視覺與脊椎動物視覺在認知層面上統一起來。這一成果對於視覺神經機制研究及進化論哲學認識都有重要的啟示。國外專家對這一研究成果評論說,“這一發現,使昆蟲視覺與脊椎動物視覺在認知層面上統一起來,是昆蟲視覺神經機制研究取得的一個重大突破”。

“土生土長的博士也可做出一流成果”——2004年8月13日,就在他的研究成果發表在《Science》雜誌的當天,中科院院長路甬祥致信祝賀唐世明。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